蒼茫關山有一處鮮為人知的秘境,被譽為華夏祭祖第一台

2019-07-13     秦玉龍

縱觀甘肅平涼旅遊產業發展的軌跡和趨勢,除了崆峒山、王母宮等熱門景點,其他自然景觀、人造景點、鄉村游等等,不要說外地遊客不甚了解,就連本地人也不大清楚。

有一外地朋友問筆者:千里迢迢來到平涼,除了崆峒山,還有哪些地方值得一游? 我告訴他,除了崆峒山,平涼值得一游的地方有很多,如號稱「天下第一真宮」的涇川王母宮,三次出土佛舍利的大雲寺,堪比莫高窟的南石窟及雲崖寺。當然,平涼還有「人類開元第一城」伏羲誕生地靜寧古成紀遺址、女媧降生地莊浪朝那湫、秦皇祭天的華亭蓮花台、唐肅宗避難的崆峒龍隱寺……

在這裡,我要著重介紹一下華亭蓮花台。

在國務院發布的第九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里,平涼華亭關山蓮花颱風景名勝區榜上有名,成為了甘肅省繼崆峒山、麥積山、敦煌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後,第四家獲此殊榮的旅遊景區。

在漫長的歷史更迭之中,蓮花台更是歷經千年,繁盛不息。始建於秦漢,興盛於唐代,佛道儒三教並存。也成為了蓮花台一直屹立於甘肅旅遊景點榜單前列的原因。

不過說起蓮花台,有一個字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這就是畤。

畤,是古代帝王專門用來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地方,指神到此止之意,「當建在大山之下,小山之上,於澤之中園丘上。」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建畤十分講究,須建在四面高山環繞的高爽之丘,並且要溪環水潤。

據史料記載,秦人建五畤,分別是鄜畤、密畤、上畤、下畤、畦畤。上畤、下畤就建在蓮花台,是首次把黃帝作為中華民族共同祖先而供奉祭奠的秦靈公,公元前422年建起的。秦靈公下畤祭炎帝,上畤祭黃帝,開創帝王將相在蓮花台修建祭壇並封禪祭祖之先河。由此,蓮花台成了中華大地首座祭祀黃帝的軒轅廟,史稱「華夏祭祖第一廟」。

除了蓮花台古老的傳說與悠久的歷史。如今的蓮花台,更是因為風景秀美而聞名。在華亭西邊,有一道山脈連綿起伏,如無邊的屏障,靜默地守護著這片土地,這就是關山山脈。蒼茫關山令多少人心馳神往。然而在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沒到過蓮花台,就不知道關山的美有多觸目難忘。如同上天遺落在煤城的一顆明珠,蓮花台散發著璀璨悠遠的光芒。

蓮花台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華亭縣城西部的關山莽莽林海當中,東南與陝西省隴縣關山草原交界,西南與天水張家川接壤,西北與莊浪縣雲崖寺相鄰,景區內群山巍峨,森林茂盛,物種繁多,既有北方名山之雄奇,又有江南水鄉之柔美,是一處集奇、險、峻、秀、妙等於一身的獨特的自然景觀。

蓮花颱風景名勝區景點遍及全部關山林區。順北線從華亭縣馬峽鎮燕麥河村穿大、小窯溝到蓮花台,沿崎嶇的山路盤旋而上,登上關山頂峰,遠望群山聳立,莽莽蒼蒼,藍天白雲,碧草連天,駿馬奔馳,氂牛成群。順林區小路西行,四面高山環繞,山坡較平緩。在燕麥河村,有零星的茅屋掩映在山林當中,林海莽莽,炊煙裊裊,山民在一片片蒼翠的藥田裡耕耘,呈現出一派原始古樸的田園風光。

走進大牛窯溝,置身蜿蜒曲折的谷底小道,猶如進入幽邃的迷宮。仰視左右群峰,突兀險峻的石崖猶如變化無常的怪獸,隨著遊人視角的轉換而變幻出不同的形態,有老虎崖、大象觀天、佛手崖、林海金字塔、雙塔競秀等迷人景觀。在接近蓮花台的小牛窯,有一處古碾台遺址和古房屋遺址。在離碾台不遠處,遠遠望見有兩棵大樹,分明比周圍的樹木高出許多。奇妙的是去蓮花台的路恰好從兩樹中間穿過,人們形象地稱為山門。穿過山門,中心風景區蓮花台就到了。

在青龍山兩邊圍繞如箕的山彎里,右邊有一座孤峰兀立於深壑當中,高聳如塔,在小石山頂的石柱上,矗立著一個兩米多高的小石柱,上面偏放著一個巨大的石塊,石柱邊長著兩棵蒼勁的松樹,這就是蓮花台。全部石台在陽光下形似蓮花盛開,蓮花石則被當地人傳為「挺拔頂天堂,夜間發毫光」,賦予了她奇異的色彩。如果你從平台沿木梯攀上石頂,只見遠山如黛,雲纏霧繞,陣陣松濤不絕於耳,滔滔水聲出自谷底,使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千佛洞是蓮花台又一迷人的景點。洞內雕塑歷經滄桑,殘缺不全,但依稀可見雕像之生動,雕塑之精美。最使人驚奇的是,千佛洞鄰近有一高大的石崖,崖下有一石洞,洞內石縫中流出一股清澈甘美的泉水。聽說此泉十二三人注水水不漲,千百人用水水不減,飲用此泉水有祛病延年之效,故而被人們稱為神泉。

沿石峰峭岩登梯直上,仿佛登天。這裡有靈官台、八仙台、玉皇台、三清台和老君台,散布各台的原寺廟遺址有二十幾座。在玉皇殿前,度仙橋南,有一平台,上有一座十幾米高的圓錐形石塔拔地而起,頂端的兩棵松樹蒼勁挺拔,似在探問蒼天。 如果從側面看,整個石塔五官俱全,仿佛人頭,這就是蓮花台的著名景點佛爺頭。遠望,在西南石崖深澗當中,又有一巨大的八角形石柱從谷底突出,高二三十米,這就是蓮花台的又一奇景八仙台。

沿南線下山,沿途又可觀賞到蓮花台景區許多魅力無窮的景觀。一面是望不到頂的石崖峭壁,一面是看不見底的深谷迷澗,懸崖上有眾多的小石窟,有保存較完好的佛像和石灶等文物。怪石嶙峋、險要非常的鬼門關好似山鬼把關,使人毛骨悚然。神仙橋、大象吸水景觀則別有一番情趣。

在老廟溝景區,有雙雙配對的形象石、飛來石,有迷人的仙人洞。蘑菇岩牢牢相依的兩塊石頭狀如蘑菇,菩薩頭是兩塊巨石狀如菩薩的面孔,形象逼真,猶如人工雕鑿的一樣。在這兩座拔地而起的山崖上,各凸出一塊活靈活現的獸形岩石,一塊活生生像一隻烏龜被壓在山下,伸長脖子想從山峰下掙脫出來,這就是鎮龜峰。另一座山崖前突出一塊岩石,如一隻猛虎藏在那裡窺視著谷底行人,名曰藏虎崖。

天王塔與青龍潭,當地大眾叫拴馬樁和飲馬池,傳說它們與唐朝大將敬德有關。懸崖上聳立一個高大的石筍,頂端長著蒼松,由於風雨剝蝕,遠望猶如三層寶塔。石筍西側崖下有一潭水,清澈見底,崖上「澤潤秦隴」的摩崖石刻清晰可見。

另外,麻庵古銅礦遺址、普陀窄石棧道遺址、三角城古棧道、棧橋遺址,更有奇樹異草,溪流飛瀑,百鳥鳴囀、山泉叮咚,為蓮花台增添了詩情畫意般的內容和情趣。

炎炎夏日,邀三五好友,來一趟說走就走的自駕游,攀登平涼華亭蓮花台,領略黃土高原上的絕世美景,一定讓你不虛此行。

陳旭晟/攝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h4EGwBmyVoG_1Zh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