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花葉病毒病爆發!要如何進行預防

2020-01-23     陶老師說農業

煙草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廣泛種植於全國各地區。近年來,煙草花葉病毒病的發生程度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了煙葉的產質量,給煙農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本文描述了煙草花葉病毒病的發病機理以及流行規律,病提出了有效的綜合防治措施,供農戶們參考。

病害種類、病原及症狀

引起煙草花葉病毒病的病毒主要有普通花葉病毒(TMV)、黃瓜花葉病毒(CMV)、馬鈴薯Y病毒(PMV),屬於RNA病毒,可侵染38科268種植物,有極強的生存能力和傳染性等特徵。當煙株被煙草花葉病毒侵染後,幼嫩葉片側脈及支脈組織結構會遭到強力破壞,呈現出半透明狀態,葉脈兩側逐漸轉變為淡綠色。當病毒在葉肉組織內繁殖,會使葉肉細胞進一步增大,出現葉肉細胞裂變,導致葉片厚薄不均、顏色黃綠相間,葉片出現斑點,呈花葉狀。隨著病情的發展,葉片會出現大面積褐色壞死斑,嚴重的會出現葉片扭曲、皺縮。早期發病的煙株節間短縮、矮化、生長緩慢,無法開花結實,抵抗力差,容易脫落,種子量很少,一般情況下不能正常發芽。煙草花葉病毒病防治較為困難,能給煙草生產、煙農增收、國家稅收造成巨大的損失。當煙株受到煙草花葉病毒病侵染後,病毒會破壞煙株體內的營養疏導,掠奪營養成分,在這種情況下會導致煙株產生畸形病變、矮化,甚至死亡。

病害發生規律

煙草花葉病毒種類很多,不同的花葉病毒初侵染方式也不相同。TMV可通過相鄰葉面輕微摩擦產生的微傷口入侵,主要侵染源是被煙草花葉病毒侵染後的種子、帶毒葉片等。煙株苗期抵抗煙草花葉病的能力最弱,最易患病。主要發生階段是苗期至現蕾期,此期的溫濕度最適於病毒的流行和擴散。TMV發病最適溫度為25~27 ℃,當溫度高於38 ℃後,病毒會受到高溫的抑制。光照強度是影響TMV病毒傳播的重要因素,強光能縮短病毒的潛伏期,影響該病的蔓延。CMV主要靠蚜蟲傳播。通過傷口入侵的CMV在煙草組織內比TMV增殖、移動速度快,溫度低於24 ℃時,2 d內即可見病斑,3 d可發生再次侵染,7 d左右會形成系統病狀。CMV不能單獨存在,只能寄生在活性細胞內。

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是通過改善煙株生長環境抵禦病原物入侵的一種綜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選擇抗病品種,合理施用有機肥,調整田間生長布局,掌握科學合理的灌溉時間與方法,定期進行土地輪作,調整播種和采烤時間。農業防治必須通過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在煙草生產中,應選育優良抗病品種,合理調整種植密度,在移栽和大田管理過程中注意個人衛生和田間衛生,避免因局部摩擦在田間煙株間傳播的病毒,減少受侵染的可能性。注意及時消滅蚜蟲,防止蚜蟲大面積傳播病毒。及時提溝培土,排水防澇,消除有害微生物的生存條件。農業防治是最環保、最經濟的手段,可以從源頭上切斷煙草花葉病產生與傳播的途徑,以有效防控煙草花葉病毒,促進煙草的健壯生長。

化學防治

化學藥劑見效快、方便快捷、效果好,在生產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在實踐中也取得了不錯的防治效果。但化學防治農藥殘留嚴重,易引起人畜中毒,而且容易引起基因突變,產生超強的抗藥性,使防治工作難度越來越大。對煙草花葉病毒病的化學防治有研究表明,使用2%寧南黴素AS對TMV有較強的防治效果,可引發一系列防禦抗病反應,達到抗病作用;4%新奧黴素水劑、植物源病毒抑制劑VFB、10 mmol/L β-氨基丁酸[9]同樣對煙草花葉病毒具有較好的防效,其中植物源病毒抑制劑的預防效果較好。

生物防治

隨著科技的進步,從微生物體中提取有效成分、構建RNA沉默表達載體逐漸成為防治煙草花葉病的方法之一。有學者發現,從3種食用菌中提取出的酵母菌初提物、香菇初提物和平菇初提物中,酵母菌初提物對TMV的鈍化效果及抑制效果最佳,當濃度達到5 mg/mL以上時,TMV抑制率與鈍化率達到100%;而平菇粗提物和香菇粗提物的抑制效果及鈍化效果較為接近,但沒有酵母菌初提物效果好。

植物組織提取物的提取難度比微生物提取物小,其中又以樟樹周皮組織的提取物較為常用,防治效果是植物提取物中最好的。從樟樹周皮組織中分離提取的內生菌EBS05,對TMV有較強的拮抗性和鈍化作用,能抑制TMV在寄主體內的增殖,降低煙草花葉病毒的表面活性,進一步抑制煙草花葉病毒的擴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rwDkXABjYh_GJGV1Dl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