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國際助產士日,記者走近烏魯木齊助產士們
在自治區人民醫院產房,助產士白治愛指導待產婦體驗導樂器械。 (受訪者供圖)
新疆網訊(記者劉薇 李曉青)如果說產房是生命的起點,助產士則是托起新生命的第一人。5月5日是國際助產士日,記者來到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自治區人民醫院等醫院的產科,走近這群守望生命花開的人。
助產士,不是護士也有別於醫生
聽胎心、測血壓、做記錄,不時查看宮縮和宮口擴張情況,時刻注意各種監測儀器的異常報警,正確評估胎兒是否有缺氧的狀況……5日上午,在新醫大二附院產房裡,醫護人員時刻準備著迎接新生命。產房門口,「准爸爸」們焦急地來回踱步,不時望一望掛在牆上的鐘表。
32歲的楊洋在新醫大二附院產科工作了10年,當助產士5年。她告訴記者,產婦從入院到生產到出院,助產士都要全程參與:在待產室,助產士要做好產前檢查及評估。當產婦分娩時,助產士在監測母胎狀況的同時,還要給產婦加油鼓勁。除了有異常情況需要醫生介入,大多自然分娩的產婦,都是助產士全程把控。
「我們與醫生不同,也有別於護士。」楊洋說,助產士必須是在產科有著3-5年的臨床經驗後,再經過嚴格的系統專業學習獲取相關資格證,才可以上崗的。
事實上,產房是一個24小時的急診室。生產時間不分早晚,看似自然而然的分娩有時也伴有風險。助產士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能,熟悉每一位產婦產程進展變化,應對產程突變的各種情況。
自治區人民醫院產科助產士白治愛有著14年的助產經驗,她曾接診過一個胎膜早破、臀位伴有臍帶脫垂的胎兒。
白治愛爭分奪秒為剖宮產手術做準備,用手將臍帶還納子宮並一直托舉著先露部,跟隨產婦轉平車、上手術台,一直堅持到胎兒順利娩出,轉危為安。
「在我看來,寶寶鏗鏘有力的胎心音和清脆的啼哭聲就是最動聽的聲音。」白治愛說。
走出產房,將服務延伸至孕產全周期
為緩解產婦分娩恐懼心理,去年開始自治區人民醫院開設分娩預演門診。孕36周以上的孕婦可預約「彩排」分娩過程。分娩預演門診布置得很溫馨,播放著舒緩的音樂。導樂器械、產床俱全,完全是按照產房實景還原的。讓孕婦更直觀、全面地了解分娩過程,消除產婦分娩緊張情緒。
5日,在新醫大五附院產科門診孕婦學校,助產士張慧現場示範呼吸技巧和對肌肉控制運用,來幫助「准媽媽」們學習呼吸減痛法,為後期分娩減輕疼痛。
今年33歲的張慧從事助產工作13年了,近年來,隨著助產士服務內容的不斷延伸,她的日常工作已經由單純的「接生」擴展到走出產房提前服務,從孕婦學校便開始與准媽媽「面對面」,提供孕期保健知識諮詢、宣講自然分娩、母乳喂養技巧,讓孕婦提前認識、接觸助產士,減少對分娩的恐懼,減輕心理壓力,以便在生產過程中更好地相互配合,使分娩更加順利。
「不僅是產前,我們還計劃助產士的專業服務逐步延伸至產後催乳、盆底修復等產後母乳喂養指導、康復階段,讓孕產婦從懷孕到產後都感受到充分的人文關懷。」新醫大五附院產科護士長於姍姍說,助產士是保證母嬰健康的中堅力量,專業的助產服務是降低孕產婦和新生兒患病率、死亡率最有效的干預措施,他們定期組織培訓、考核,逐步拓展特色服務,為母嬰健康「保駕護航」的同時,提高孕產婦的就醫感受和滿意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wSVQnkB9wjdwRpvJ6e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