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康皇貴妃(1873年-1924年),即瑾妃,他他拉氏,原任戶部右侍郎長敘之女,滿洲鑲紅旗人,是光緒帝僅有的三位后妃之一。
光緒十四年(1888年),在光緒帝的選後大典, 15歲的瑾妃和13歲的妹妹珍妃同時入選,同選為嬪,由於慈禧太后怕光緒皇帝妃子多了,影響侄女隆裕受寵,成為光緒皇帝的僅有的兩個妃嬪之一,並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禮,之後分別以瑾嬪和珍嬪的身份入宮。
瑾妃
在入宮之後,瑾嬪住在東六宮之一的永和宮,妹妹也同樣的住在同為東六宮之一的景仁宮。瑾嬪在宮中並未如妹妹珍嬪一樣,獲得光緒帝之寵幸,相反的,她和隆裕皇后一樣受到冷落,但瑾嬪並不介意。
六年之後,兩人被晉升為瑾妃和珍妃。光緒二十年(1894年),珍妃因故得罪慈禧太后,姐姐瑾妃也受到牽連而一同被降為貴人,但在隔年兩人又恢復了原本的妃位號。
瑾妃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八國聯軍攻入京師,慈禧太后攜宮眷出逃紫禁城,瑾妃便是其中一員,而珍妃卻被投入到井中淹死。
在宣統皇帝溥儀登基之後,瑾妃繼續住在永和宮,並被尊為兼祧皇考瑾貴妃。在宣統遜位後,上徽號為端康皇太妃,她和溥儀的關係似乎不壞,溥儀稱她為皇額娘,每遇年節還會請她一同歡慶。
溥儀退位後的次年,隆裕太后崩逝,瑾妃在四大太妃的地位中有所提高,她在四大太妃中年齡最輕,思想也較開通。民國十一年,在遜清朝廷為溥儀議婚時,瑾妃支持以婉容為皇后。
崇妃園寢
民國十三年的中秋節,溥儀到永和宮請安,並請「皇阿娘」到養心殿賞月度節。這晚瑾妃坐在養心殿首座,和溥儀及婉容、文繡、格格王孫們共度良宵,夜過子時才返回永和宮。但不幸夜涼受寒,一病不起,五天後就死在了永和宮,終年51歲。這一年是1924年(民國十三年)10月20日。
崇妃園寢緊鄰崇陵
雖然此時溥儀已遜位,天下是中華民國了,可辦個體面的皇家喪禮是沒有問題的。但在"金棺"還擺在慈寧宮的時候,便出了天大的事情,就是馮玉祥將溥儀小皇帝趕出了紫禁城,瑾妃棺材也只得移出,送到地安門外鴉兒胡同的廣化寺內暫厝。
崇妃園寢
崇妃園寢——隆恩門
崇妃園寢享殿
光緒死後入葬崇陵,依大清喪俗,又在陵東大約五百米的地方營造了妃子墓園。之前,墓園已有珍妃入葬。瑾妃死後,朝廷在珍妃墓的東側給她造了墓穴。實際上,當時朝廷根本沒有錢,原有的墓穴很寒酸,瑾妃父親看不過去,拿出錢來,對妃園進行了重新改造,將磚石墓(磚券),改成了石室墓(石券),將墓圍加高加大。
瑾妃墓
1925年(民國十四年)12月13日,一支隊伍從西直門火車站,用火車將瑾妃的棺材拉到清西陵,葬入崇陵妃墓園內,瑾妃也因此成為清西陵內最後一位入葬的皇妃。
但誰也沒想到,僅僅13年後,瑾妃的墓便讓當地的盜墓賊鄂士臣、關友仁領人盜掘了,盜墓賊從棺材的前頭打了一個盜洞,發現瑾妃的屍體還好好的,未見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