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浙江寧海人,明朝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後,即遵照太祖遺訓,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後讓他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
方孝孺
方孝孺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滅十族,共被殺873人,被施以腰斬之刑殺害於江蘇南京聚寶門外,時年四十六歲。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朱棣燕王大軍到達長江北岸。乙丑日(六月十三日是),金川門大開,燕軍入城,建文帝朱允炆自焚。這一天,方孝孺也被抓進了監獄。
明成祖朱棣
當初,朱棣率軍從北平出發時,姚廣孝把方孝孺託付給朱棣,說;"南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殺他。殺了方孝孺,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滅絕了。朱棣點頭應承。
朱棣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詔書。方孝孺被召到朝廷,悲切哀慟的聲息響遍大殿的台上台下 。朱棣走下臥榻慰問他說:"先生不要自取憂苦,我的打算只是想要仿效周公輔佐成王的方式。"方孝孺問:"周成王在哪裡?"朱棣答:"他自焚而死。"方孝孺又問:"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兒子?"朱棣說:"國家有賴於成年的君王。"
明建文帝
方孝孺說:"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答道:"這是我們朱家的事。"回頭示意左右侍者授予方孝孺紙筆,說道:"詔示天下,非得由先生您來起草不可。"方孝孺飛草四字:「燕賊篡位。」然後擲筆於地,邊哭邊罵道:「死即死耳,詔不可草!」
朱棣見方孝孺寧死不屈,威脅他說:「你不怕被誅九族嗎?」方孝孺義無反顧地回答:「即使誅我十族又怎樣!」朱棣怒不可遏,命人把方孝孺從嘴角直割到耳朵,方孝孺滿臉是血,仍忍痛怒罵不絕。
明南京城中華門(聚寶門)
方孝孺的妻子鄭氏和兩個兒子方中憲、方中愈上弔死了,兩個女兒投秦淮河而死。家人之後,他的親戚朋友也都遭了殃。每抓到一個,都帶到方孝孺的面前,讓他看看,再行千刀萬剮,一共殺了七天,八百七十三人。
八百多人殺完了,輪到方孝孺了,明成祖下令腰斬方孝孺。建文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1402年7月25日),方孝孺慷慨赴死。傳說一刀下去之後,方孝孺還以肘撐地爬行,以手沾血連書「篡」字,一共寫了二十四個半才斷氣。
方孝孺的學生德慶侯、廖永忠的兩個孫子廖鏞、廖銘,偷偷撿拾他的骨骸葬於聚寶門外山上,隨後這兩個仗義的學生隨即被殺。
方孝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被誅十族的人。
明南京城(金川門的位置)
除去被殺的人,此案還入獄、充軍、流放一千多人。方孝孺的著作從此也被列為禁書,永樂年間凡藏書者皆為死罪。但是,仍有人冒死藏之,如《侯城集》等,使方孝孺的文章得以傳世。
屠殺讓方孝孺一家死絕,無後代,只有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之弟方克家有兒子名孝復因在被貶謫戍守慶遠衛,編入軍籍,在誅滅方孝孺"十族"時得以免死。
朱棣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後,將方孝孺案充軍發配者都釋放為民,發還田產。到了萬曆十三年三月,也就是方孝孺死一百八十三年後,方孝孺案得到徹底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