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垮都市小白領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
熬了無數個通宵的方案又被打回重做?甲方要求的「五彩斑斕黑」?或是成績被搶了頭功?
不,大家都是成年人,工作上的壓力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職場人只有一個過不去的坎——團建。
職場人都經歷過哪些奇葩團建?
脈脈上有一個熱度持久不衰的話題,「你經歷過什麼樣的奇葩團建?」,不少公(受)司(害)人(者)聚集在這裡,傾訴自己的悲慘遭遇。我們挑了幾個典型代表,來一睹當代職場人的團建風采。
被吐槽頻率最高的,當屬KTV。很多公司團建的必選項是唱K,但就怕遇上個愛唱歌還總跑調的麥霸領導。
有人被喊去領導老家幫忙掰玉米、種麥子,體驗一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嚮往的生活
在脈脈上爭議最大的還是這條
躲過了大學軍訓,沒想到團建補上了
現在的公司團建,到底都做些什麼?小編搜集了大眾點評一線城市和准一線城市的團建店鋪數據,發現其實除了KTV、農家樂,現在的公司團建還有很多選擇,比如素質拓展、組團做個DIY手工等等。
在大眾點評上,有許多專門為公司團建而生的俱樂部或拓展基地,它們通常集蹦床、攀岩、真人CS、野營等活動於一體。
聽著還挺有意思的?我們給店鋪名做了個詞頻分析,揭開了它的真面目——在這裡搞團建,可能等於一次軍訓。統計結果顯示,店鋪名字的高頻詞里出現了「野戰」「戰地」「戰火」,還有一些指向身份的詞「老兵」「特種兵」。果真是職場如戰場,從團建上更能有所體現。
這不,有位公司人就在脈脈里實名diss了戶外拓展。以為畢業了就能躲過軍訓了?公司團建在後面等著呢。
攜程在《我國企業團建定製旅行指數報告》中提到,2018年企業的團建新玩法就包含特種兵軍事荒島生存、軍備競爭真人版吃雞、沙漠徒步走等等。
這些活動運動強度比較大,員工們可能需要在上百畝的叢林裡跑一整天,或者是扛住三天兩夜的飢餓和寒冷,在荒島求生。
看來,熱衷於軍事化團建的企業,還真不少。
以上都屬於目前已經比較常見的團建玩法,除此之外,我們還發現了一些新的趨勢。在大眾點評App搜索「團建」,還會出來不少其他項目,而且每個城市的推薦結果都不太一樣。例如上海人被推薦的團建項目是「大保健」,廣州人則被「分配」了更多的「棋牌室」。雖然這些項目並非團建專屬,但是從相關推薦也能看出一些正在流行的趨勢。
為了讓你「難受」,公司花了多少錢?
雖然團建活動越來越多,但員工們其實並不太滿意。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在一項針對員工對企業福利滿意度的調查中發現,10.2%的員工對團建不滿,認為活動組織太粗糙。
但其實,公司在團建上的開銷也不少。我們統計了大眾點評這上萬家店鋪,數據顯示,超過半數團建活動人均消費在100元到200元之間,還有1%的人均消費大於1000元。
在每個不同價位段里,行政們似乎總能挑中你最不感興趣的那項活動。
CBNData的調研顯示,90後希望團建中能多一些遊玩類和時尚類項目。比如當人均經費超過1000元,去東南亞玩一圈可能比坐在畫室里聽大師講課要有吸引力得多。
最後,小編要給行政們送上一個同等價位團建活動替代品。
你經歷過什麼奇葩團建嗎?
本文數據支持: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