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2# 原創 作者:56團幹事 孫劍銳 鐵道兵戰友網 2019.12.06
很多人的名字蘊含和寄託了上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夢想。
我伯父叫孫傳道,父親叫孫傳學,二十世紀初先後生於陝西漢中鎮巴縣過街樓鄉。紅軍創建川陝根據地的初期,伯父和父親於1933年參加了蘇維埃,伯父任鄉蘇糧食委員;父親因讀過一些私塾而任鄉蘇文化委員、主席,後來調任陝南縣蘇維埃文化委員會主席。陝南處於蘇區與白區交界地,敵我雙方爭奪十分激烈。
有一天晚上,反動大本團襲擊修建在四面都是山崖之上的蘇維埃機關,大肆燒殺。蘇維埃損失慘重,倖存的幹部和赤衛隊員有的跑了,有的跳崖。父親跳崖後,萬幸被半山一個樹樁掛住了腰帶,撿回一條命。
1935年,父親跟隨紅四方面軍撤離川陝根據地參加長征。白軍攻占根據地後,製造了殘酷的白色恐怖。伯父被捕後,被吊在大樹上燒死;奶奶被迫逃往外地,客死異鄉;父親髮妻被迫改嫁,幾歲的兒子割愛送人。真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紅軍長征中擊潰數十萬敵人的圍追堵截,層層封鎖,翻雪山、過草地,前赴後繼,奮勇跋涉兩萬五千里,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奠定了基礎。「長征前紅軍三十萬。到陝北剩下二萬五千人。」平均每一里倒下數名幹部戰士。「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遍布祖國大地的烈士英靈化為了一顆顆火種,點燃了億萬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獲得翻身解放的夢想!
母親叫霍先橘,1911年生於山西臨汾西村,是漢代愛國名將霍去病家族後裔。三十年代,她和同為教師的前夫喬天榜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中共中央轉移到陝北根據地後,喬天榜秘密奔赴延安,改名喬理清(上下求索,弄清真理,理清世濁之意),在李克農的領導下,長期在上海、香港等地進行秘密情報工作,實行單線聯繫。母親於1937年參加了山西抗日犧牲同盟會。她多方打聽前夫的下落,整整八年,片紙未見,音訊渺無。
後來,領導對母親講,喬天榜已經犧牲,並介紹與我父親結婚。哥哥(即喬天榜之子)和我生於抗戰時期,起名劍鋒、劍銳,蘊含著寶劍鋒銳,消滅日寇、光復祖國的夢想;兩個弟弟生於解放戰爭時期,取名劍光、劍明,蘊含著人民翻身解放、國家獲得光明的夢想;兩個妹妹生於解放初期,取名劍平、劍寧,蘊含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和平安寧的夢想。父母懷揣著這些夢想,含辛茹苦、孜孜不倦,把我們養育成人,期望我們為實現這些夢想作出一些貢獻。
取名傳道、傳學,原意也許是私塾先生指教的,比較籠統、古樸,大致是傳承民族道學文化,追求美好世界夢想之意。而在伯父和父親參加蘇維埃後,伯父用鮮血詮釋了自己追求的道,用生命進行了傳道殉道;隨著時代滄桑,父母傳承道學的理念就越來越升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具體,就蘊含和寄托在子女們的名字之中了,這就是解放、光明、和平、安寧。
1968年劍明參軍,從成都來到四川省渡口市(現攀枝花市),編入鐵道兵五師二十五團五營二十二連,參加了建筑西南經濟戰略大動脈——成昆鐵路的大會戰。短短兩年內,劍明先後被評為五好戰士、光榮加入共產黨、擔任副班長、評為了團標兵,出席了師代表大會。
1970年4月,為執行毛澤東主席「成昆線要快修」的命令,劍明16日帶領班組幹完前夜班;17日上午又主動為連隊辦牆報;在前幾天隧道落石砸傷兩名戰友和班長不帶班的情況下,劍明為了不耽誤工程進展,又毅然主動帶領班組趕至隧道制立模板。不幸,發生大塌方,劍明被砸在巨石下犧牲,與他同行的還有2名戰友。
成昆鐵路蜿蜒穿行在地質大斷裂帶。沿線山勢陡峭、溝壑縱橫,地形和地質極為複雜,號稱"地質博物館",曾被外國專家斷定為"修路禁區"。全線有500多公里位於地震烈度7至9度地區,山體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岩爆等等地質災害頻頻發生。成昆鐵路的修築通車,堪稱世界築路史上的輝煌奇蹟。1984年,它與美國的阿波羅宇宙飛船登月球、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一起被聯合國並稱為「象徵二十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蹟」!
然而,實現這一奇蹟的鐵道兵和地方工程技術人員、工人、民工,使用的機械設備既少又差,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很多施工還是靠八磅錘、小推車。奇蹟的實現,靠的是廣大軍民盼望家庭過好日子、祖國日益強盛的夢想,靠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成昆鐵路全長1083公里,犧牲軍民2100名,平均每里一名。劍明也魂在其中。他們大多數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然而,烈士們用他們的夢想鋪就了一根根枕木,用他們的靈魂托起了一條條鋼軌;一輛輛呼嘯而過的列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礦山、工廠,一片片日新月異的城市、鄉村,就是發給他們的一枚枚金燦燦的軍功章。他們的英靈已經安葬在中國精神中國夢之中啦!
當部隊處理後事的領導來到成都,向我父母表示歉意,並徵詢有什麼要求時,他們強忍悲痛說:「當兵就要有犧牲的準備……我們再送兩個兒子到鐵道兵」。於是,我和大弟弟來到劍明生前連隊接槍當兵,繼續修建鐵路,繼續把夢鋪向遠方。
不久之後,我父母對外孫女說:「咱們家第三代當兵的就是你了,到部隊去鍛鍊吧」。於是,16歲的海燕來到鐵道兵第五師當兵。後來,海燕隨軍開拔到新疆阿拉溝,開始在飛沙走石、高寒缺氧、天上無飛鳥、地上無寸草的戈壁沙海上翱翔,為修建南疆鐵路在鐵道兵奮戰了14年。
我們為夢想奮鬥了幾十年!
我們的孩子中,一個叫任重,一個叫路路——實現幾代人的夢想,任重道遠,路漫漫兮其修遠,……「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現在,我們的孩子們和同代人,正在為他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而求索,而闖蕩,而奮鬥!他們的夢想將匯聚成浩浩蕩蕩的中國夢,沖向中華民族實現百年夢的勝利彼岸!
從我們的父輩開始,夢想連續了三代、四代,時光連續了上百年;而我們民族近代以來的夢想,已連續了五代、六代、七代,一百七十多年啦!
我們還要奮鬥幾十年、上百年,才能夠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
我們的前方還會有很多急流險灘、污泥濁水,我們在前行中難免一些曲折跌宕和污泥濺身,我們還會受各種困難和矛盾的「圍追堵截」;人們還會產生一些詰問或疑惑甚至彷徨。但是,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中,我們的決策和管理越來越民主、科學,我們的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進步,我們越來越重視民生、敬重生命;同時,我們把傳承好包括不畏險阻、堅毅勇敢、自強不息、前赴後繼的民族精神,同弘揚和培育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結合——堅持和弘揚中國精神,我們就將會用越來越小的犧牲和代價,去獲取更好更快地發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兵網責編:圓圓)
(頭條編髮:雪山飛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