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高血壓發病已變得很高,而且不斷呈上升趨勢。
引發心腦血管最危險的因素,就是高血壓。
很多人都覺得高血壓也不是什麼大病,因此不用注意,這個不僅錯誤還很危險。
心腦血管疾病一旦"發作",幾分鐘就可能沒命,因此控制血壓你還覺得不重要嗎?
廣州某中心醫院,晚上12點就會車飛奔在路上。
原來車上載一位重度昏迷男子,偶爾還會出現心臟驟停現象,可把醫生嚇壞了。
到醫院後,醫生趕忙幫他做了腦部CT,最終確診為腦出血,儘管緊急調動了5名醫生對其搶救,但10個小時候還是不幸離世。
妻子接到消息後大哭:都是我的錯,是我害了你啊。
原來,男子姓劉今年雖然才38歲,但是卻有5年的高血壓病史,醫生也明確的告誡過,藥要按時吃,不嚴後果嚴重。
但妻子覺得,高血壓而已,身體又沒有不良反應,因此總是隔三差五的讓他吃藥。
這天是結婚紀念日,丈夫回家後就顯得不高興,妻子詢問原因,原來這次正值公司調動期,有一個總裁的崗位要在內部進行選拔。同事都覺得肯定是劉先生無疑,知道總裁的位置卻落到的小李身上。
劉先生不服,當即就寫了辭職報告,回家後又戒酒消愁,本就憋著一肚子的氣的他,竟然把妻子當成了出氣筒,誰曾想本就高血壓的他一下子血壓報表,還沒等妻子反應過來,就倒在了地上。
妻子趕緊撥打120,結果還是沒能挽救他的命。
醫生聽後搖頭說:高血壓患者,睡前生氣是大忌啊。
血壓會隨情緒變化而變化。
生氣或者激動時都會使血壓升高,嚴重時還會危害生命。
而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血管長期處於緊繃狀態,彈性減弱,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很容易血管破裂,引發腦出血。
長期不按時吃降壓藥,也是導致男子死亡的因素。
降血壓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吃藥只是緩解,無法根治,而且血壓的起伏,對心血管也危害很大。
不是血壓穩定就能不吃,也不是嚴重時就要加大劑量。
否則,血管就會受損,腦出血幾率就大大增加。
高血壓有3大併發症,需警惕。
併發症1:心肌梗塞
高血壓不好控制,長期如此影響心肌供血。
患者發生冠脈痙攣的風險較大,且如果出現血壓驟然升高。
不穩定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也可能脫落,血栓形成,造成冠狀動脈阻塞,增加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
併發症2:心絞痛
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徵。
其特點為陣發性的前胸壓榨性疼痛感覺,主要位於胸骨後部,可放射至心前區和左上肢,常發生於勞動或情緒激動時。
一般病人在停止活動後症狀即可消除,也可安排適宜的運動鍛鍊。
併發症3:心力衰竭
心一直不停的向外輸血,已滿足機體需求。
血壓升高時,心臟輸血是受到的壓力和阻力也會加大,於是就要消耗更多能量。
心臟在長期超負荷運轉下,會影響心臟收縮功能,而高血壓患者本身血管硬化,血管狹窄,最後就導致了心力衰竭的發生。
日常降血壓,注意飲食調理和生活習慣改變同時進行。
飲食調理
1、控制鹽分攝入
吃鹽越多,高血壓的發病率也就越高。
法國每年有7.5萬人因食鹽過多導致心血管疾病,至少有2.5萬人因病情嚴重去世。
死亡人數,是交通事故的4倍。
可見,鹽雖是百味之首仍不可多吃。
每日6克就足以滿足,除了食用鹽,生活中還有一些"隱藏的鹽分"也要注意。
如:腌漬品、加工肉類、高鹽調料等,長期食用也會造成血壓不穩定。
生活習慣改變
1、戒煙限酒
吸煙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並增加血液凝塊的風險。
而且抽煙以後,血液的粘稠度,再加上血管內壁的損傷,很容易引起血栓,導致心肌梗死的發生。
過量飲酒容易引起心肌脂肪的沉積,使心臟擴大,引起高血壓和冠心病。
議高血壓患者要儘早戒煙,少量飲酒,喝酒也最好換成紅酒,但不要過量。
2、保證睡眠質量
最近研究表明,長期睡眠不足也是也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
血壓有正常的晝夜節律,不能按時作息。也會使血壓高波動不穩。
長期如此,就會加重心臟負擔。
建議熬夜一族要加強運動,最好的措施是"把失去的睡眠補回來", 午間休息十分鐘就十分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