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人比作一台車,那麼,心臟就像是發動機。
好車離不開一個好的發動機,同理,健康的身體離不開一個好的心臟。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各個器官的性能難免會有所下降,心臟也不例外。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發生近70萬例的心梗,但是,僅有3.5萬人獲得了及時準確規範的治療。
現如今,心梗已經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許多年輕人,會因為某些行為習慣,導致心梗的出現。
心臟最怕2件事,做太多,心臟"很受傷"
1、常油膩
現如今,許多人喜歡吃一些高油脂的食物。
如:炸雞、漢堡、紅燒肉等等……
體內攝入過多的高脂肪食物,有可能會導致血液粘稠,長此以往,血栓就會隨之而來,從而誘發心梗,
除此之外,長期攝入過多的高脂肪食物,會導致肥胖。研究表明,胖人患上心梗的幾率比正常人高出10倍左右。
並且,油膩食物還會導致血脂升高,血液粘稠,血栓形成的幾率大大的增加。
2、常生氣
人生氣的時候,心臟很是脆弱,經不起刺激。
因為人在生氣時,血壓會飆升,心臟迸發血液時需要"加壓",從而加重了心臟的負擔。
此外,肥胖患者的心功能較差,心肌細胞長時間過勞,可能無法耐受這種負擔,也就引起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引起心肌梗死。
提醒:身體3處疼痛,及時就醫!
1、牙痛
若無口腔疾病的前提下,突然出現牙痛的現象。
並且說不清楚是因為那顆牙的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心梗要來。
從醫學角度來說,心梗引起的牙疼,通常稱之為''心源性''牙疼。
這種疼痛往往是不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並且吃藥也無法減輕疼痛。
2、胸痛
心梗最典型的症狀之一,就是出現胸痛的現象。
發作時,持續的時間在5-15分鐘以上,同時伴有出汗、噁心的情況。
發作的位置在胸骨的正中間,或中間偏左一點,會出現疼痛,並且伴有壓迫感,瀕死感。
3、嗓子痛
心梗來臨前,還有可能會出現嗓子疼的現象。
其實這是一種心臟放射痛的一種,但並不是很典型。
若在沒有上火,也沒有在外界的刺激下出現嗓子疼,很有可能是心梗發作的前兆,需警惕。
預防心梗,謹記"二多、二少"!
二多:
1、多吃抗氧化劑
氧化過程是損傷血管的重要因素。體內有機物氧化過程中會產生自由的原子碎片(自由基),就好比機械加工過程產生的碎屑,對血管有很強的破壞作用。而一旦血管有損傷,就更容易沉積膽固醇,就好比坑窪的路面容易積水一樣。抗氧化劑,說白了就是具有抑制體內氧化過程的物質。
抗氧化劑含量豐富的食物有:油脂類(橄欖油、向日葵油、油菜籽油)、綠葉蔬菜、西紅柿、柑橘類水果、堅果等。
除了吃以外,還有一些富含抗氧化劑的食材,我們可以泡水喝,像各種白茶、石斛、懷菊花等,堅持飲用,也能降低血脂、軟化血管。
2、多吃水果
曾有研究發現,維生素C可以降低體內壞膽固醇的水平,幫你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而維生素E可以抑制血小板凝聚,使患心肌梗死的幾率降低。
食物來源:獼猴桃、草莓、柚子等食物維生素C含量較豐富;
芒果、堅果等食物含維生素E,常吃這食物可保護心臟。
二少做:
1、少悲傷
要想預防心臟疾病,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減少悲傷、抑鬱等不良情緒,它們對於心臟的危害巨大。
悲傷時,人體的交感神經系統,會分泌出大量的壓力激素,使心跳加速、動脈收縮,導致心痛、氣短、休克等,誘發心臟病。
此外,大喜大悲,過於激動的心情,也會誘發心臟疾病。
建議日常情緒起伏不要過大,努力保持心態平和,切勿大喜大悲。
2、少煙酒
煙酒均為心臟的大敵,吸煙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會增加患癌機率。戒煙一年後,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會降低50%。
而喝酒過多,則會誘發心臟疾病,導致酒精性心肌病。
《柳葉刀》雜質上一項研究稱,成年男性和女性每周攝入酒精不得高於100克。相當於5瓶酒精濃度為4%的啤酒,一旦過量就會增加患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