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開年季,顯得頗為不順,因為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人民不得不在家宅了兩個來月,大部分的生活用度都要通過網購來解決。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每天在密切關注疫情動態的同時就是不斷得去小區門口拿快遞,所以家中要用到的想到想不到的我的妻子都早早得安排妥當了;她買回家的東西不僅質量上乘而且價格還不高,我真的不得不感慨,如果沒有這個女人在身邊我一個人要如何度過這場疫情。
這樣的現象似乎不是我家庭的單獨現狀,在當今社會中國的女性對於社會和家庭的貢獻已經不能單純的用數據來形容,就拿疫情期間來說,抗疫一線孫春蘭副總理身先士卒,李蘭娟院士以及廣大的女性醫護工作者都是傑出的抗疫英雄,著名歌手韓紅的基金會也為抗疫做出了有影響力的貢獻。拋開疫情展開來看,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走進國家重要工作崗位,越來越多的女性登上福布斯排行榜,越來越多的女性在頂級企業擔任重要管理工作;我國已不再是解放前那個女性社會地位不高的國家,如今的中國女性已經越來越普遍的擁有經濟獨立權,並直接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積極貢獻。
根據某電商網站的大數據報告顯示,女性消費者的購物訂單超過一半是買給家人的,平均每五筆下單有三筆是為丈夫或孩子進行消費,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中國家庭女性的主導地位不言而喻。就我本人所涉足的房地產行業來說,女性更是對於房地產的置業消費有著直接的推動作用。
首先,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婚前獨立買房。從網際網路興起到如今自媒體普及,結婚買房離婚分房那點事一直以來就是男女互相指責的焦點,實際上不論是男方出錢買房還是女方共同出資買房供貸,本質上還是丈母娘和婆婆這兩位女性之間在婚前博弈的產物。年輕人有時候是拗不過她們的,但隨著2016年的全國房價大幅度上漲開始,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走上了單身獨立買房的道路。這樣的女性,通常的情況有兩種,一是原生家庭條件較好,父母有理財觀念通過女兒的名義買房投資,不僅投資房產也算是對孩子的投資,二是自身經濟獨立有不錯收入的女性,這樣的女性大部分自主意識強,對於人生有明確的規劃,對於投資理財有濃厚的興趣,不會把擁有住房的期望放在未來的婚姻上,如果你也遇到一個早早獨立買房的女性,你一定也會覺得她自信且充滿魅力。
關於女性婚前獨立購房的好有不少專家認為,它合理的管理和投資了自己單身時期的經濟收入並有一定的可能性產生一定水準的收益,如果女性最終選擇和某個男性結婚,這套婚前房產可以成為家庭靈活支配的資產,出租,出售都是對家庭的一種增量支撐,而即便不做打理,也為女性未來婚姻可能存在的變數留下了退路。
房子歸根到底的一個關於安全感和歸屬感的象徵,而這份安全感和歸屬感過去人們認為女性需要找男性要,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自己先準備好。根據近兩年的數據顯示,無論是60平米以下的小戶型,還是144平米以上的大戶型,女性單獨持有的比例都高於男性,當代的中國女性,相比男人更早的涉足置業投資,一套獨立的房產讓她們能夠在家庭以外依舊物質獨立,也許一套獨立購買的房產能夠讓越來越多的女性不必承擔婚姻關係中複雜的經濟帳和人情債,自信得參與到家庭生活中,我不靠任何人,我自己就可以。
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女性走上單獨持有房產的道路,相信不遠的將來,我們再談到結婚買房時,不必再為加不加名字而爭論,不必再因「這點搞錯了房子會變成別人的」話題而高強度網絡對線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VHuKHEBnkjnB-0znJB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