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趣文,來自一位德系母親 「無才姐」。
無才姐, 資深留德華,淡定倆娃媽。她在自己的原創公眾號 「女子無才便留德」上發表了許多生動的育兒故事和生活百味。
她的文風幽默風趣,內容卻嚴謹有深度,她寫教育、談時事總是視角獨特,其中一篇「 詩與遠方 」刷屏朋友圈,獲得百萬級的閱讀量。
育兒 、 生活 、 視界 。
無才姐作品雖然相對比較長,但是 一氣呵成,是碎片閱讀的時代中,能夠靜下心來 細細品讀的好文章。
當你感到煩躁、焦慮、挫敗的時候,不妨用一杯下午茶的時間,看一看無才姐的爆笑故事,聽一聽無才姐的歪理邪說,看看這個「才華有限」而「熱情有餘」的女子,是 如何把一地雞毛的生活過成了科學段子。
本篇文章描繪的是面對興風作浪的熊孩子,老母親打與不打的內心糾結。文風生動有趣,內容驚心動魄,更重要的是,關於 打孩子和親子關係的深刻探討。
文 | 無才姐
來源 | 女子無才便留德
養娃十年,我還 從沒打過小孩。
因為打小孩這個事吧,想想都 很分裂。
前一刻還心肝寶貝小天使,後一刻就揍死你個兔崽子,怎麼都像是神經不好了。
而且吧,我這人 偶像包袱還特別重。
扯嗓門甩巴掌,那絕壁是中年大嬸才會做的事。
不好意思,我們美麗優雅的中年少女做不出來。
所以每次有人要打小孩的時候我都會 好言相勸:
消消氣,想想別的辦法。
打不是教育,只是在發泄我們自己的情緒罷了。
通常對方都會表示懂了懂了豁然開朗,從此洗心革面重新做媽。。。
好吧,這是不可能的。
這只是我的美好想像。
真實情況是,通常對方都會 痛心疾首地對我說:
不是,你只是還沒氣到那個份上!
要是沒瘋,誰會打自己的小孩啊!
不發泄情緒,我怕我活不長!
然後就聊不下去了,只能一別兩寬,各養各娃。
人類的媽的悲歡不能相通,除非遇到同一款娃。
這個道理我直到 最近才懂,代價簡直慘痛。
幾天前大麥和小米去上鋼琴課,天氣很好,她們騎上自行車就出發了。
我忙完手頭的事也出發了,學校很近,幾分鐘就到。
車還沒停好,手機就響了。
居然是鋼琴老師打來的!
我愣了一秒,這位德國老太太是智慧型手機恐懼症患者,平時很少打電話給我。
而且此時已經是大麥的上課時間,小米應該在門口座椅上等著,會有什麼事?
按了接聽,老太太 劈頭就問我 有沒有看到小米。
我懵了。
老太太說小米不願意坐在門口等,執意要在操場 騎一會兒車,但是後來 人就不見了。
我向操場狂奔而去,看到那裡 空無一人,只有兩輛自行車,分別是大麥和老太太的。
學校很小,疫情期間只上半天課,下午除了個別辦公室開著,教學樓幾乎處於封閉狀態。
小米騎著車應該不會去樓里,也沒理由放著操場這麼空曠的地方去其它地方騎,難道回家找我去了?
這個可能性很小,因為上課的東西已經帶全了,吃的喝的都在大麥的包里。
但我還是 回家找了一遍,不在。
難道是路上走岔了沒看到?
我再次回到學校,直奔操場,希望她從哪個角落裡嘿嘿嘿笑著鑽出來,故意嚇我一跳。
可惜沒有。
操場上還是那兩輛自行車。
這時一位相識的老師從辦公樓走了出來,我趕緊迎了上去,問她有沒有見到小米。
她搖搖頭說沒有,之前都在辦公室備課, 沒有見到別人。
看著她離開的背影,我腿腳有些發軟,燦爛的陽光下寧靜的校園越看越覺得瘮人。
折回到停車場,突然發現多了一輛 波蘭牌照的廂式貨車。
正尋思著,一個身形高大、滿臉絡腮鬍子的男人從遠處走來。
我問他有沒有看到一個騎車的小姑娘,他說他剛來,一個人都沒有碰到,就準備開車離開。
忽然之間,我的腦海里閃過一個可怕的念頭。
去年這個城市一度流傳著 廂式貨車拐騙小孩的故事,各種目擊證人說得繪聲繪色,雖然最後警方出面闢謠,但一時間人心惶惶,滿城風雨。
又是廂式貨車!又是外國車牌!
我暗叫不好,趕緊掏出手機對著車尾亂拍一氣,然後跳上自己的車,一踩油門追了出去。
一邊追,我一邊後悔在司機回來之前沒有朝車裡多看兩眼。
那時候車廂里沒有任何動靜,裡面到底會是什麼?
想到這裡, 渾身汗毛都豎了起來!
貨車在30碼居民區開得飛快,簡直就是大寫的做賊心虛。
我猛轟油門緊追不捨,幾次接近的時候都恨不得把這輛破車直接撞停。
狂追幾公里後來到一個三岔路口,一轉彎,我傻眼了!
每一條路都空空蕩蕩。
急忙盲選一條開到頭,又是一個三岔路口,貨車早已無影無蹤。
跟丟了,我只覺得喉嚨發緊,全身血液都凝固了。
急急打開手機查看剛才拍下的照片,發現正好逆光,車牌模糊一片。
完了,我腦袋轟地一響, 癱坐在駕駛座上。
好容易讓自己 鎮定下來,我單方面宣布那只是誤會一場,決定再回家碰碰運氣。
鄰居正在整理花園,揮揮手朝我打招呼。
路上行人三三兩兩,有相約出門跑步的,有全家出來遛彎的,有獨自匆匆趕路的。
一眼望去, 誰都形跡可疑,誰都不懷好意。
就連那位鄰居也不能排除嫌疑,畢竟我還沒有去過他家地下室。
我打量著這個世界,覺得危機四伏,暗潮洶湧,充滿變態。
家裡還是沒人。
學校是最後的希望,希望她已經回去。
第三次 狂奔到操場,我一個踉蹌,差點跪倒。
空無一人的操場上, 仍然只有兩輛自行車!
我不知道自己衝進教室的時候臉色有多蒼白,老太太聽聞用手緊緊捂住了嘴巴,大喊:
哦不!
這是她的招牌動作,表示無與倫比的 驚訝和恐懼。
上回小米宣布要參加鋼琴比賽的時候,她也是這種反應。
大麥已經急哭, 語無倫次地重複著:
她答應我不會離開操場的啊!她答應的啊!
我在腦海里拚命搜索其它的可能性,終於想起她最近很愛去閨蜜家玩,會不會在那兒?
因為手抖得厲害,幾次都沒有撥通電話。
終於撥通的時候,我帶著哭腔發出了 絕望的靈魂之問:
我娃在你家嗎???
在的。
。。。
元神終於一點一點,慢慢歸位。
這才發現朋友其實早已在群里留言,只不過信息太多,幾次匆匆翻看的時候都錯過了。
我捧著胸口坐在教室門外,心臟依然狂跳不止。
中年少女也到底是中年人了,這麼搞是 會出人命的。
老太太出來安慰我,說著說著,也不知道是不是安慰了。
她說小米這孩子啊,主意很大,和她姐完全不一樣。
比如你讓她彈慢一點吧,她說她就喜歡彈那麼快。
你說這裡要彈輕一點吧,她說她就覺得重一點好聽。
反正就是, 不怎麼滴好教。
當然了,這也不是壞事,這就是一種,哈,一種性格哈!
我同情地看著老太太,內心 充滿了歉意。
大麥生氣地說:
這就是一種很壞的性格!打一頓就好了!
我說好, 我們去把她捉回來打一頓,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當然我們是用中文說的,不然老太太肯定會報警的。
在去朋友家的路上我心裡 一直在彩排怎麼打這個小孩。
我已經氣到那個份上了,我已經瘋了,如果不發泄情緒我怕我活不長了!
這一刻我和所有痛心疾首的老母親們悲歡相通了,靈魂共振了, 完全理解了!
少女都給我閃開,大嬸袖子已經卷了起來!
車一停,大麥第一個沖了下去。
小米一臉壞笑地站在門口。
大麥對著她屁股就是 咣咣兩巴掌:
你這個小壞蛋!你把我們都要急死了啊!
我驚呆了!
這是要扭轉歷史了嗎?
歷史也就扭轉了一秒鐘, 小米立即反應過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打回去五巴掌。
大麥再次順應歷史,嗷嗷直叫。
一場混戰打亂了我的思路,想像中打小孩的動作無法一氣呵成,只得先把她倆 拎回車裡,等候發落。
此時 大兄弟已經到家,聽完我的血淚控訴, 沉吟道:
這樣吧,要麼打一頓,要麼罰零花錢, 選一樣吧。
我嘆了口氣,到底是親生的,知道給娃留一條活路。
小米在猶豫。
這貨居然在猶豫!
她居然在認真考慮怎樣 用一頓毒打去保住她的錢!
這是怎樣一種精神啊!
果然,想了半天之後她問道:
罰錢的話要罰多少錢?打一頓的話要怎麼打,打幾下?
大麥瞬間找出一根巨長的棍子,說:
你給我跪下!杖刑!就像虛竹那樣受罰!
不用說,她最近又在看《天龍八部》了。
小米覺得人格受到了侮辱,但在這個時候又不好發作,恨恨地嘀咕:
什麼虛豬,你才是豬,你才是豬!
這時一家之主 大兄弟發話了:
罰錢的話罰一個月零花錢,打的話就打一百下!
真是一道送分題啊,一個月零花錢也就十幾歐,打一百下動手的人也會很累的好嗎?
可是小米 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打一百下,誓死保衛零花錢。
大兄弟眼裡流露出一絲驚訝,一絲心痛,還特麼帶著一絲欣賞,對我說:
你來打吧,我下手太重,會打出問題來的。
我???
敢情打小孩還成了煎牛排,你烈火烹油一下就熟過頭了,只有我能完美煎成七分熟?
兩個不會打小孩的人這麼相互謙讓有意思嗎?
我拿起棍子,覺得很不順手,舉起巴掌,又想起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內心十分糾結。
要論舒適性、靈活性和可控性,雞毛撣子才是打小孩的獨門利器,可惜德國沒有。
「你給我好好反省,一會兒再來收拾你!」
我撂下一句狠話,就上樓歇著去了。
躺到床上,心有餘悸,渾身 像是虛脫了一樣,半天也沒緩過來。
小米一扭一扭進了房間,蹭到我身邊,又撲在我身上:
媽媽對不起,我錯了,下次再也不這樣了。
說著又撅起屁股:
你打,你打,一百下!
我深深嘆了口氣。
如果只有 大麥,我將是一位多麼成功的育兒博主啊!
大麥的一切都長在老母親的希望上,懂事,勤奮,乖巧,各種靠譜,所有老師都對她讚不絕口。
她的存在令我自信,篤定,體面, 充滿成就感。
而 小米似乎生來就是 啪啪打臉的,讓我不停體驗失控和挫敗。
她是與生俱來的 「規則破壞者」。
從她會開口說話的那一天起, 「不要,不要」、「寄幾,寄幾」就如魔音繞耳,再大一點 「這是我的生活不是你的」更是掛在嘴邊,令人又好氣,又好笑,又無可奈何。
她在牆上亂畫,把褲子剪出一個個破洞,把頭髮鉸得像狗啃一樣,永遠不穿我給她搭配好的衣服,永遠試圖去做大麥沒有做過的事情。
她在音樂早教課上脫了衣服嘎嘎嘎笑著裸奔,在芭蕾彙報演出中往地上一躺自顧自地摳腳,在中文聽寫的時候想出各種辦法打小抄,上網課的時候把聲音關掉不理老師,還假裝網絡不好什麼都聽不清。。。
就連騎個自行車,也是 這種畫風的:
我騎了一輩子自行車也沒想過要擺這個造型。
大麥如果不戴頭盔根本連自行車都不會碰一下。
所以這是魔童轉世嗎?
我從來沒有打過小孩,雖然有時候急火攻心也會有 瞬間的疑惑:
是不是有的小孩就是不打不行?
可每次慢慢消化掉自己的情緒之後, 又會心軟,總是想:
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嗎?再試試看吧。
至少她現在不會亂塗亂畫了,也不會搞破壞了,上課能好好坐著,表演能盡力配合,也知道作弊的嚴重性了,犯過的錯誤後來也都改正了。
雖然費了老鼻子勁,過程漫長得簡直能要人命,但是畢竟, 必要的規則感還是在她內心 慢慢建立起來了。
不算是多麼成功的教育,可好像也沒有多麼失敗。
想了想,我在她屁股上 拍了一百下。
她一邊笑著說舒服,舒服,還要,還要,一邊使勁往我懷裡鑽。
我問她,為什麼要選打一頓,是捨不得錢嗎?
她眼珠骨碌碌一轉,說,也不全是,我就是 想知道你們到底會怎麼打我。
我突然明白了,這貨是 想要證明我們到底有多愛她。
我抱了抱她說:
爸爸媽媽還有姐姐都很愛你,所以才會這麼著急。
上次姐姐按錯電梯不見了,你是不是也急哭了?
這次姐姐也急哭了,連媽媽都快哭了。
你已經八歲了,要有點責任感了,答應別人的事要做到,不能想起一出就是一出。
以後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要想想後果,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不能只顧自己。
如果說好的事情要改變,一定要事先交代好,讓大家放心。
她若有所思,點頭表示同意。
這時大麥跑了進來,興致勃勃地問:
打了嗎打了嗎?怎麼打的啊?
我說打過了打了一百下,你得保密,不能報警。
大麥班上有個小男孩經常被他爸一言不合一通暴揍,以至於到後來考得不好老師都不敢髮捲子。
這個男孩孤僻,暴戾,打架鬥毆,破壞公物,成績一塌糊塗。
也許就是傳說中那種 「不打不行」的孩子吧。
可是小學四年,情況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糟。
從一年級的稍顯調皮,到四年級的自暴自棄,似乎進入了一個 「越打越不行」的死循環。
要知道,德國孩子剛進小學老師就會告訴他們,任何大人都沒有權力打小孩,父母也不能,如果有人打你,可以報警。
然而,哪怕全世界都知道他經常挨打,這個孩子始終 沒有報警。
孩子對父母的 愛和依戀,往往比我們想像的 多得多。
當最愛的人對自己拳腳相加時,世界是崩塌的,情感是分裂的。
而報警這種大義滅親的舉動,從根本上是違反人性的。
孩子內心的 痛苦和糾結,成年人 很難體會。
其實有時候我們比孩子更任性,仗著他們的愛肆意妄為罷了。
我常常想,生孩子也許就像買樂透,遇到天使型的孩子就好好珍惜吧。
萬一遇到魔童型的,那就要做好準備面對一場修行。
沒有修行的艱苦,哪來緣分的深厚。
我們 擔的驚受的怕,還有那一地 操碎的心,也許就是將來他們飛走後,還會 回來的理由吧。
END
還有更多見面禮—— 無才姐原創兒童習慣養成口訣及家庭積分表(電子版)及超多經典絕版繪本故事、最新識字視頻教程等;記得關注公眾號 「女子無才便留德」(wucai6de),回復 「無才姐」領取哦~
女子無才便留德
(ID:wucai6de)
資深留德華,淡定倆娃媽
手把手教你把生活過成段子
賣雞湯送酸辣湯,保證給勺子
好奇的朋友們
請去她的號里圍觀吧~
我是牛媽彭小蹦,畫漫畫的心理諮詢師,出版書籍《成長,不慌張》,阿德勒學派心理諮詢師,8年專注家庭關係成長路,2年心理諮詢,1000多篇文章,和幾十萬媽媽的成長故事,歡迎關注!
推薦給更多人,來個三連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LXVI3cBubk3rjNbhTv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