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點小事你還生氣?!」正視孩子的痛苦,父母需要做什麼?

2019-07-24     牛媽彭小蹦

原創:牛媽彭小蹦

【牛媽心語】

我們總要求孩子好好說話,有沒有反思過自己跟他們講話的時候,到底有沒有好好說話、走心說話呢?

面對孩子的情緒、孩子的痛苦,如果沒有做到真正地共情、接納,而是以不當回事、不值一提的語氣對待:

「沒什麼大不了的」、「他不跟你玩,你找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了」、「沒關係,重新來一次就好了」……

這樣無形中加劇了孩子的痛苦,不被理解的孩子會離家長越來越遠,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離。在大人眼中,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叛逆。

小潘潘正好處於第二次叛逆期的敏感階段(9-10歲)。暑假在家,跟爺爺奶奶起爭執明顯多了……面對叛逆期的孩子,理解他們的訴求,尊重他們的痛苦,接納他們的情緒,是剛需。而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從好好說話開始。

面對孩子的痛苦,你是怎麼處理的?效果怎麼樣?面對孩子的叛逆期,你有哪些困惑?怎麼做能讓孩子的叛逆期過渡得更平穩些?一起來說說。


我是牛媽彭小蹦,兩個孩子的媽媽,美國註冊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國際鼓勵諮詢師,30歲自學漫畫,推送了600多篇原創育兒漫畫,關注我,一起讓育兒更從容,讓媽媽更美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9VzMmwB8g2yegNDjnI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