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機場「空降」到了小鎮,給小鎮帶來了勃勃生機。
機場給大家帶來人人流量,僅僅去年(2018年),吞吐量就超過一百萬人次。
菜壩機場限制了高度,對於小鎮的發展有一定的限制,甚至上江北的一些地方都是「小洋房」。還有大家已經習慣的起床「鬧鐘」聲音,也讓在菜壩睡懶覺成為一種奢侈的習慣。
12月4日19時26分,隨著最後一架飛機從宜賓菜壩機場起飛,這座陪伴宜賓人27年的老機場正式迎來民用航空生涯的謝幕時刻。
圖源:宜賓新聞網
菜壩機場的停運,就會沒有到達機場的人流量,而機場的限高又對小鎮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真是「雙刃劍」。
其實,大家關心的菜壩小鎮,即將迎來自己的華麗大轉身。
01:菜壩已經迎來大發展
機場走了,菜壩還依然自信,菜壩組團將按照空間格局分為一帶雙環、兩軸六片區。
一帶雙環
依託岷江生態濕地公園,結合沿江田園、濱水綠道等低碳活力空間,打造「濱水生態活力帶」。
依託地形高差和水系山林,生態基底和城市空間相互融合,形成「內外生態景觀環」。
圖源:三江房產網
兩 軸
即聯結優質智慧健康科技產業、城市綜合服務配套和生態康復醫養,形成區域「智慧健康產業軸」。
串聯生態文旅、公共服務、品質居住、休閒康養等多節點,構建區域「城市綜合服務軸」。
六片區
創新引擎——智慧健康科技產業園
文旅休閒——岷江生態健康旅遊灣
品質居住——高品質健康居住區
健康宜居——生態健康頤養居住區
康養服務——康養休閒服務示範區
綜合功能——城市綜合功能服務區
翠屏區菜壩組團規劃(翠屏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供圖)
縱觀上面那張圖片,菜壩分為了上中下三個層次,也就是其中的北園、中城、南苑三大區域。
翠屏區菜壩組團規劃(翠屏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供圖)
沿江一側是岷江濕地公園,靠近濕地公園是智慧健康科技產業園,中間是城市綜合功能服務區,最後才是生態住宅,規划上非常清楚。
02:未來菜壩組團是新看點
小編還從地圖中發現可能會修建一條路直接通往宗場鎮,也就是「空港小鎮」。
如果該線路會實現的話,菜壩的交通真的很方便,上通機場,下到老城區和南岸,到上江北又可以走五糧液大橋,並且五糧液大橋還是雙向八車道。
今年已與四川中德科創實業有限公司簽約的「印象·宜賓」文旅特色小鎮項目,擬選址在菜壩鎮,投資70億。真是又是大手筆,不知是否會落實。
小編想起了網友的一句留言:機場菜壩咫尺近, 一江岷水隔舊城。 一座新橋正呼應, 機場外遷辟前景。 菜壩規列市中心, 南北腹地鏈金岷。
如今,隨著五糧液機場的運行,宜賓市城鄉規劃局翠屏分局給出明確的答覆:今後菜壩的發展建設將按審批的規劃成果得到較快的推進。對於菜壩組團的規劃,大家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