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招生官:3分鐘判斷你的申請材料是拒是留

2019-12-03     金吉列出國留學

本文是史丹福大學研究生、招生委員會成員Karthik Raghunathan在處理美國研究生申請方面的經歷和總結,分析了美國頂尖研究生院招生委員會在審查碩士申請時,會考慮的各種因素,以及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

決定申請命運的錄取委員如何進行篩選

錄取委員會主要由學院的教學人員組成,偶爾會有在讀的研究生參與。

做錄取決定的過程分為多步。為了使委員們的時間得到更高效的利用,一般會有一次初選,很多學生在這一階段,會因為沒有達到學校最低的硬性要求而被淘汰。

這些要求可能包括GRE、GPA的限制,或是其他的限制。例如,學校不會錄取某些已經在相同或相關的領域中獲得了研究生學位的申請者。

能夠通過這一層篩選的學生,才是真正可能被錄取的候選者。

接下來,申請者會受到委員會更加嚴格的審查。眾多申請會被分給各位委員,保證至少每份申請有一名委員在審查。

當最終候選人名單數量達到這一學年的錄取目標後,審查過程就會結束,同時會留下少量申請作為候補。

招生官怎麼審核你的申請材料

接下來,我會談到美國研究生院申請材料的不同組成部分,並詳細介紹各部分內容,以及它們被錄取委員會看重的程度。

1、GRE成績

大多數頂尖學校要求學生提供由ETS組織的GRE考試的成績。

欠佳的GRE成績可能導致學生被淘汰,但僅有超高的GRE成績也並不足以保證一名學生被錄取:

1,數學部分拿到滿分的學生在錄取中會有優勢;

2,寫作部分的低分也會導致不好的結果;

3,對於語文部分,錄取委員會可以相對寬容一些,尤其是對於國外的申請者。但這一部分至少也要拿到153分。

GRE的高分會給申請人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在申請人來自招生委員會不知名的學校的時候。

由於委員會對這種本科學校的水平有所懷疑,所以即使在這樣的學校獲得很高的GPA,GRE分數過低也會使招生委員會很難相信你的能力。而出色的GRE可以向招生委員會證明你的高GPA是你實力的體現,而不是在一所沒有競爭力的大學僥倖獲得的成績。

不過,如果申請人其他方面很出色的話,某一部分的馬失前蹄是可以被忽視的(尤其是語文和寫作兩科)。

2、托福成績

托福是由ETS組織的一項語言能力測試,一般申請美國大學的國外申請者需要提供此項成績。

如果學校在其網站上講明了對托福總分或單項的最低要求,那麼達到這項要求是必要的。不過只要達到了要求,具體分數是多少並沒有太大關係(100分和120分沒什麼區別)。

某些情況下,當托福成績低而其他方面強的時候,申請者還是會被錄取,但是會被要求上語言課程,或通過額外的英語考試(或是以上兩者)。

(譯者註:但是托福口語成績決定了是否能拿到教師助理的工作,一般要求24分以上。)

3、學業成績

申請人的學業成績是研究生申請中至關重要的部分。

在某種程度上,本科GPA和GRE起的作用有些相似,因為這二者都屬於「負面過濾器」。很差的GPA足以使你被拒,但是很高的GPA可能依然不足以使你直接被錄取。

不過GPA與GRE也有所不同,因為GRE得了330分的申請人並不能把320分的申請人遠遠拋在後面,但是GPA 3.9/4.0的申請者卻比GPA 3.6/4.0的申請人有大得多的優勢。

由於很多原因,對GPA是否足夠高的判斷是很困難的。世界上不同的大學採用不同的打分制度。常見的有4分制,4.3分制,10分制和100分制。這些分制下的分數是無法直接比較的。例如,在大多數頂尖的印度學校得到9.0/10.0的成績要比在一所美國大學拿到3.6/4.0難得多。

即使分制相同,不同的學校計算成績的方式也有可能不同。所以X校的3.6和Y校的3.6還是不一樣的。如果一所學校的成績單後面能附上他們的成績計算方式,錄取委員會的成員會非常感激的。

不過,如果能有一位有資格評論申請人學術能力的教授,由他提供一份表示強力推薦的推薦信,那麼評價申請者的水平就就會容易一些了。尤其是當教授明確說明申請者在學院中或是在某門課程中成績拔尖,並說明普遍的成績水平是多少時,幫助會非常大。

為了解決學業成績不好判定的難題,錄取委員會一般會瀏覽申請人的成績單,關注那些和他(她)申請的項目相關的課程。例如,對於申請計算機科學碩士的申請人,委員會將會重點關注計算機科學的核心課程,可能還會包括幾門相關的數學課程。

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通過申請人修過的相關課程數目來了解他的學術背景,二是將真正要緊的核心課程成績從總成績中分離出來。

與此同時,成績單還能夠說明申請人一直以來的進步程度。顯然一份持續進步或是保持平穩的成績會比下滑的成績要好。實際上,能一直保持好成績是最安全的。申請人也許會有一兩個學期成績不好,隨後又很好的恢復了過來,但是如果其他方面與人持平的話,這個申請人還是會輸給一直保持好成績的學生。

唯一可以例外的情況就是成績的下降有一個真實合理的原因。這個原因可以在個人陳述中說明,也可以在推薦信或其他部分中體現。

總而言之,學業成績是申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委員會不能測試或面試申請人,所以他們只能用申請人的成績來代表他在某領域學習的能力。

當然,在申請中學業成績還需要其餘部分的支撐。如果有其他突出的點的話,成績的缺陷也是可以被寬容的。

(譯者註:GPA絕對是至關重要,是美國申請的生命線。但是文中說的3.6以上或是常年前三,是申請史丹福這樣學校的學生要保證的。總體上講,只要平均分在80分以上,就有了申請大多數美國學校的資格。如果GPA已經無法提升,就只能提升軟實力,例如競賽科研實習等,後文會提到的。)


4、個人陳述

(譯者註:準確的說,Personal Statement,即我們常說的PS才應該翻譯成個人陳述,而Statement of Purpose,即SOP應該叫目的陳述。不過因為所用相似,此處將兩者歸為一體。一般SOP要更加注重陳述專業方面學習目標。)

對於錄取委員會來說,個人陳述是整個錄取過程中最具有靈活性的材料,因為想要對個人陳述做出客觀評價是很難的。在不同的案例中,個人陳述對錄取結果所能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對於那些沒法在其他申請材料中提到的信息,例如過去做的項目、實習、工作經驗以及其他的學術或非學術的成就,個人陳述是提到這些信息的好地方。

如果你有一兩個學期的成績很差,那麼個人陳述就很重要了。因為你可以在個人陳述中將原因解釋清楚。

不過申請人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所有的詳細信息都寫進去,因為過長的陳述並不能打動人,只會讓人厭煩。

實際上,許許多多的個人陳述最後都成了對申請既無害也無益的作品。雖然每個個體都是不一樣的,可是大多數個人陳述的格式和行文卻都很相似,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脫穎而出。

很多申請人的個人陳述中都缺少了一個重要的部分——雖然個人陳述是用來向錄取委員會展示自己能力的途徑,但它不能變成申請人用來自誇過去成就的流水帳。要是這樣的話,個人陳述就僅僅是一份冗長的簡歷了。

實際上,個人陳述應該陳述的是你的申請目的。大多數個人陳述都沒能把申請的目的表達清楚,或者只是簡單的提到了幾句。

想要用個人陳述來證明申請人值得被錄取,就不能只是提到他之前做過的事情,而是要詳細的說明為什麼他會來申請這個項目,他在讀這個項目的過程中想要做什麼,讀完了之後又有什麼打算。如果能提到自己有一個很好的主意,或是想要長期從事哪個項目的研究,這樣就更有可能吸引閱讀者的注意力了。同時也向他證明,自己選擇進一步的深造是為了實現一個很好的目的。

大多數情況下,如果申請材料(GRE、GPA、推薦信等)總體上很強,那麼就算申請者的個人陳述寫的很差也很可能被錄取。或者說,只因為一份很差的個人陳述並不足以拒錄申請者。不過,寫的很好的個人陳述總是能夠給申請者幫助。

在整個申請過程中,個人陳述很可能是唯一一個能夠讓錄取委員會為你感到到興奮的機會。績點拿A和GRE拿到90%的分都會讓委員會對你印象深刻,但是由於申請頂尖大學的競爭極為激烈,很多其他的申請人也有可能擁有這樣的條件。

不過,如果能夠提到一個新的研究觀點,或是申請人正在研究(想要研究)的問題,或是申請人想要發表的論文以及專利,這些都能使錄取委員會為你感到興奮,也會讓他們願意錄取你。

想要了解更多留學知識,快來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D1Oy24BMH2_cNUgccw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