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炎龍一年多了,練功有了一點體會、一點感想,不敢獨專,草以成文,請各位師長、同好批評指正!
我已近四十歲,以前站過樁,不過已間斷八年多了。現在通過四百多天的鍛鍊,有了如下的收穫:視力感覺有提高,視物較以前清晰一點;肩部松活,肩胛骨已基本貼平、開合明顯,在練功時能感到勁比以前整、大,能聽到肩胛松沉時的響聲;腿部彈性有力,腰胯有力;練開合連環掌等動功時後背經常感覺氣血活躍的很;最大的感受就是精神好,恢復疲勞很快!
我認為練功尤其是站樁,要心平氣和!!!認識上到位後,抓住幾大要素,力爭大形不變的情況下進行體認「傻站——傻站——傻站」!這個時侯不需要你想太多,只管站就是了。
下面說說幾個自己在站樁時摸索出來的小竅門;
1、站樁時腿力不支的現象:單純的耗,有的朋友會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再加之肩僵疼痛,以致心煩氣浮。我讓幾位初練的兄弟「走雞步」,以動態輔助靜功,效果不錯:手心向身後,如雞的翅膀在身側張開,如護幼雛之意,隨後上身側擰與胯成九十度,頭隨之轉動,下巴虛虛扣向前肩。雙腿屈膝,交替提膝向前邁大步,走直線,不起伏,抬起之腳掌與地面平行,下落之腳有踩碾意,支撐之腳有蹬扒勁。
2、肩部的放鬆:此處難受的滋味大家都有體會。我採用「搖膀子」的動作來輔助:弓步站好,同側手臂由下、向前、向上、向後做繞環運動,手心開始時向前,至頂部時不翻手,肘部不打彎。手臂上要貼耳過,下要擦胯走。此動作可以松肩去僵,增大肩部的活動範圍 ,亦是治療肩周炎的良方!
3、上身如坐髙凳:空想確實有困難!我初練站樁時,選擇站在有高扶手的沙發前,真實的坐下去,然後儘量保持那種狀態緩緩起來,如此反覆體會。
4、關於命門後貼:其實此要求隨著練功的深入以後會自然而然出現。方法:距牆約一腳掌,背對而立。用臀部下端先去抵牆,然後慢慢的、放鬆的左右扭動身體,由下向上依次把臀部及以上的後背部位貼向牆去。剛一開始命門處的部位是不會聽使喚的,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效果的。
5、膝蓋疼:有此症狀者,一是仍採用市面上的傳統站樁法,膝與臀相爭,勁都斂在兩處,膝處感覺最大。其實只要真實做幾次下跪的進行動作,體會下跪之意,就可解決。另外也有可能是腿部支撐力不行,疲於支撐,動作僵硬變形所致。再一種情況就是師長們要求的「膝外撐,與腳掌垂直一線」未做到。做對時小腿肚會發緊,膝部相對輕鬆,做下跪姿勢容易。
6、窩胸:這是過於追求裹肩、命門後突所致。其實只要上身自然豎直,如沙地立杆,自可解決。
7、身體豎直的自測:(1)眼睛是否能看見兩前腳掌(尖)聯線的中點。雖然不太準確,也有點幫助;(2)側身站樁在鏡子前,偶爾側視一下鏡子即可;(3)用拍照的方法,可以直觀的看出自己的不足。初練者,千萬不要相信自己的感覺!為啥?就因為是初練者啊!
8、練功時間:要克服惰性,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上量、上量!循序漸進的進行!量真上去了,反覆幾次,堅持一段時間,下來也就不大容易了。不要用前輩說的「玩兒求之」這句話做藉口,因為他們是前輩,他們口中的玩我們現在拚命地練的量都不及。再者那句話我感覺指心態的居多。
9、再多說幾句:
(1)最好的方法為最後者:讀書——看光碟——訪友——面授(投師)。古人云:苦練三年,不如明師一點!任你聰明過顏回,不遇明師莫強猜!
(2)倒空自己的杯子,不要想當然的聯繫,抓住一個好的體系走下去,定有收穫!
(3)堅信不疑,要有懷疑心,那你就最好不要去練,效果不會太好的。當然也不排除有邊排疑邊前進的可能。
(4)不要把自身的感受向拳論、師長的教誨上靠,該是啥就是啥,不要想像。大形對的情況下,傻站就是。
(5)不要有獵奇心理,不能好高騖遠,抓住老三篇,間練一點動功,踏踏實實的打好基礎,否則以後還要回頭補課!浪費大好時光!
以上的方法我、聲導魚雷、萬物靜觀皆自得、馬陵山人、四哥都基本上驗證過!
我們的口號是:將站樁進行到底!
願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