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投資理念:宏觀與微觀並舉,確保準確高拋低吸

2019-11-02     昌達財經課堂

一、

短線投資在對股價的研判上應致力於宏觀化,由大到小,從全局上把握股價運行趨勢及買賣的點位。但短線投資在具體操作上則應致力於微觀化,要求精細、專業和規範等。

識大方向賺大錢,識小方向賺小錢。想在股市裡長久地活下去,就必須識別大方向,順勢而為。宏觀層面的操作主要在於通過看盤,把握股票市場行情。在股票市場可以看到很多炒短線的股民具有精挑個股,而不看大盤的習慣。

經常可以看到很多股友在電腦前研究日線、分時線,琢磨MACD、KDJ、RSI,還有什麼M頂、W底。此外,還有很多股民耐心地把兩市1000多隻股票,翻來覆去地研究,卻很少有人用這樣的耐心去分析大盤。

大盤漲幅狀況與個股存在密切聯繫,如果大盤整體下跌,沒有多少個股能夠幸免於難。在大盤下跌時,莊家為了不讓自己操縱的股票成為目標,一般都不會逆市拉升。

因為逆市拉升拋售的壓力很大,除非莊家吸籌。而大盤上漲時,莊家就會在散戶熱情高漲的情況下,拉高出貨。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莊家怎麼會放過。而在大盤上漲時,盤面九成的股票都會上漲,區別只在於漲幅大小而已。

二、

看準了大盤的走勢,選股就容易很多。處於股市上升趨勢下,短線投資者可以多花一點錢主動買進建倉。通過對股市未來上升趨勢的判斷,在股票投資中掌握主動權,謀定而後動。

在對大盤行情有了整體把握之後則需要抓關鍵、抓主要矛盾,宏觀和微觀確實在投資實踐中可以達到幾乎完美的融合。

通過對短線高手交易決策的研究,可以發現真正達到將所有技術,如傳統分析技術、指標公式、波浪江恩、時間周期和趨勢跟隨等,融合為一體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微觀層面的短線操作技巧既包括個人炒股素質的培養,也有對股票的技術性把握。在實際的操作中要根據自己選擇個股走勢情況進行分析,確保低價買入漲價賣出,不能持股觀望,把短線做成長線,將操作中的風險降低到最小。

三、

炒股追求的就是高拋低吸,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無論是炒股多年的資深股民,還是入市不久的新投資者大多有這樣的體會:本想高拋低吸做差價,結果卻弄巧成拙,高買低賣,做了反差。

做股票不是今天買幾隻股票,然後等它上漲然後再拋出,如果只是這樣簡單地做,那永遠賺不到錢的,這次賺了,下次可能就賠了,而且就算買到了一隻在將來漲了幾倍的股票,恐怕你也早就拋了,就是說就算讓你買到了一隻所謂的好股票,你也賺不了那麼多。

所以要在股票走勢的什麼位置買入,又在什麼位置賣出是門技術活。高拋低吸,不能在吸的過早也不能拋得過晚。

短線炒股就是要具備確保準確高拋低吸的理念。看似不難的高拋低吸為啥很多人做不到?其實,在進行高拋低吸的時候,投資者面臨三大難題,制約著高拋低吸的順利進行。

難題一:買賣時機把握。

為什麼選此股不選彼股?有的投資者一味選擇那些盤小股性活、熱門又看漲的激進股票,操作結果總是盈少虧多。究其原因不是股票本身有問題,而是買賣價位和時機未把握好。

難題二:倉位控制。

為什麼不多買點兒?當在遇到一直極具上漲潛力的股票,進出時機又把握得恰到好處時,為什麼不全倉出擊?重倉或者全倉是短線大忌,因為即使你如何預測準確,世界上也沒有能夠打包票的事兒。

如果重倉甚至全倉出擊,操作起來不可能做到如此輕鬆淡定,而提心弔膽的操作又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收益,這也是在實際操作中為什麼反覆提醒大家控制倉位、注意搭配的原因所在。

難題三:患得患失。

為什麼漲時敢賣,跌時敢買?在實際投資中,常會遇到那些在股票大漲下跌本想買過但又想再便宜點的投資者,結果因為沒買錯失了低吸機會。或者是因為遇到大跌線上漲的股票想賣得更高些,結果錯失了高拋機會。

投資者必須明白這樣的道理,炒股的人誰都希望買得低些、低些再低些,賣得高些、高些再高些,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每次都能做到買得最低、賣得最高。只有養成操作前訂好計劃,設好心理價位,操作時嚴格執行這樣的習慣,才能在投資中敢買敢賣。

(本篇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Dl6KG4BMH2_cNUgYOr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