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隔壁住了個老太太,極其刁蠻。
她矮小丑陋,像一個核桃。
為了一點蠅頭微利,能罵上一個下午。
有一次,因為我不小心碰掉了她門口的一截斷樹枝,她提著一個尿桶,站在我家門口,大喊:「不賠我樹,老娘今天就澆透你家門。」
誰都不敢招惹她。
她如同一個炮仗,怨氣洶洶,見誰懟誰。越活越讓人生厭。
可我沒想到,她也是一個可憐人 。
一次,父親買了一筐草莓,對我說:「給隔壁奶奶也送半碗。」
我以為,我又會被罵一通。
沒想到,老太太接過碗時,一掃以往的兇狠,臉色由驚訝,變得柔軟,再變得悲戚。
接著眼角抖動,一滴黃淚流了下來。
那天后,她變得沉默。
時間一晃而過。
2017年,她出事了。
那是一個凌晨,鎮上所有人都在熟睡。
母親說,她聽見有人在呻吟,極其沙啞,像烏鴉在叫,母親以為是在做夢。因此沒有放在心上。
等她醒來時,老太已經離世了。
我們趕過去一看,隔壁滿目瘡痍。
屋內的牆壁上,都是黑黢黢的火災痕跡。
一打聽,才知道,原來老太之前一直都在屋外做飯,只有這一次,她突然選擇把火種帶到了屋內。
火種忘了熄。
結果釀成大禍。
(老太的屋子,如今只剩一堵牆。)
葬禮那天,我第一次看見了她的3個兒子。
他們在敬酒,寒暄,滿臉紅光。
如果不是廳堂里有一個慘白的「奠」字,還以為他們家在辦喜事。
母親告訴我:
老太早年喪夫,成了寡婦。沒嫁人,沒找伴。爹媽一肩挑,拉扯大3個孩子。
養大了還不夠,還要給他們蓋樓房。
老太就這麼彎著腰,一蔬一飯地掙啊,一磚一瓦地攢啊……
蹉跎了近三十年,終於,房子有了,兒媳婦有了。但青春沒了,健康也沒了。
房子蓋起來,三個兒子都一致反對母親入住,把她趕到了地下室。
老公死時,老太沒哭。
幾十年辛苦,她也沒落淚。
新屋落成、兒孫滿堂,自己卻被趕到地下室的那一天,老太哭得筋疲力盡,昏死過去。
但兒子們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
「又不是不管她的飯,」
「地下室一樣住人,」
「大家都這樣,她就是老來作怪。」
之後,3兄弟在幾里地外,給老娘壘了一間僅夠容身的小平房。
老太毫無辦法,默默地住進了小屋,從此就像變了一個人。
她不再向人提起孩子。
而且尖酸尖刻,古怪討人嫌……
最後,她在某一個凌晨默默死去,讓周遭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鄰居老太的遭遇,在中國,遠遠不是孤例。
2021年,非虛構平台「藍字計劃」發表過一個報道。
昆明有一個瘸腿老人,名叫張愛華。一個人,住在一個偏遠小區。
(圖片來源:網絡)
最初,小兒子一周來兩次,幫她洗澡,做好兩天飯菜。
疫情爆發後,小兒子不再來了。
整整7天,張愛華沒再進食,餓得只能嚼茶葉!
七天以後,兩個兒子才想起,還可以給媽送外賣!
一開始,他們上午點一份,下午點一份。
很快,「聰明」的兒子想起來,一次多訂幾份,可以節省幾塊錢配送費。
「吃不完,可以放冰箱嘛!」兒子讓外賣員轉告張愛華。
(圖片來源:藍字計劃。外賣員本人)
但是,「氣溫回升的那幾天,速凍層凝結的冰塊溶解,地上流出一條條褐色的水。那些外賣在裡邊開始發臭、腐爛。」
就這樣,張愛華吃了近一年外賣。
一年後,老人得了褥瘡。張愛華感覺自己大限將至。
即便如此,兒子也沒去看望,只讓外賣員,給母親送來一管藥膏。
老人跟外賣員說,「他們(孩子)就是想我死,早點死了,這個房子拆遷他們就能拿到錢了」。
聽得人悲憤莫名。
幾年前,新華社也曾報道,湖北京山縣有一些「自殺屋」、「自殺洞」。
當地鄉村流傳著非人觀念:
如果一個老人,年滿七十、生活不能自理、家境貧窮,那就該去自殺,「不要拖累後人」。
自殺老人太多,就有了「自殺洞」一說。
劉燕舞教授在《農民自殺調查》里,講過這樣一個細節。
一個69歲的老人,坐在自己堂屋中央,點了一盆火。
他一邊在火盆里燒紙,一邊喝下半瓶農藥。
紙錢沒燒完。
老人已經倒在地上。
村人聽說後,根本不驚訝。他們說,他很早就準備自殺了。
因為「他怕將來死了,孩子連紙錢都不給買......這樣死,還『體面』些。」
在2018年的「柳葉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會議」上,有學者發布了一組研究數據:
2015年,中國65至85歲以上老人,自殺率達一般人群的2.75至7.08倍。
農村老人自殺率顯著高於城市。
他們中,有像劉燕舞教授所記錄的,在窗戶上,搭一根繩,套住頭,蜷起腿,活活弔死。
還有人,自己挖個坑,躺在裡面,邊喝藥邊扒土。
這樣慘烈的暮年,真的驚心動魄。
當生命走入末端,難道只有暗無天日的困境?這種困境,到底緣於什麼?
首先,因道德淡漠,法律約束不夠。
近些年,我們看多了相關新聞,關於子女不贍養老人。
去年十月,黑龍江一名老人說,他遭到兒子兒媳持續一周的虐打。
「不能坐,不能動彈,碰哪哪疼。」
老人被丟在家門口,兒媳婦把門鎖換了。就讓公公躺在水泥地上。
老伴的手被子女打到烏青,伸都伸不開!
因為講理講不過老人,兒媳婦用手絹沾了水,封上老人的嘴,不許說話。
上去就是一棍子!
老人吃痛,不敢說話了。
兒媳婦仍然不停手,一棍打腰上,一棍直砸腦勺。整整打了十幾棍!
兒媳兇惡。
兒子不管。
你們還有沒有良心?
幾十年含辛茹苦,幾十年養育之恩,就這樣虐待父親?!還是不是人?!
有些兒女呢,雖然不虐待,但冷漠至極。
把父母甩給保姆後,就不聞不問。
去年12月,內蒙古一個老人病了,兒子不管,只請了個保姆在家。
保姆手持雞毛撣子,多次鞭打,最終導致老人骨折。
的確,正規的、普惠性的養老服務的缺位,讓很多老人,無法頤養天年。
但這並非虐待老人的理由!
傳統的失落,道德的淡漠,法律約束不夠,才是悲劇頻傳的根源。
當道德譴責很無力;
當法律難以介入;
當救助機構缺乏,
這些老人的困境,也將成為我們未來的困境。
其次,老人的孤獨與抑鬱被嚴重忽視。
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的,是老人們的精神。
近些年,老年抑鬱症直線上升。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顯示:
中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抑鬱症機率,遠超16%。
超過2500萬的65歲+老人患有抑鬱症。
平均下來,每10個老人中,就至少有2個患有老年抑鬱症。
我曾在豆瓣上看到一個帖子:
「逛了逛媽媽的淘寶。」
帖主叫「唄苦」。
她的母親因患有抑鬱症,在一個毫無預兆的夜晚,悄悄離去。
母親走後,唄苦抱著媽媽的衣服,感受著母親殘存的氣息,寫下長帖。
(圖源:逛了逛媽媽的淘寶)
在帖子裡,她叮囑所有人,為人子女,要多關注父母,多陪伴,多談心,關注他們的精神狀態,別等失去後才後悔。
第三,父母無條件的給予,養育出了無邊界、無感恩意識的「白眼狼」。
回到開頭的老太,我覺得她最大的過錯,就在於過度寵溺自己的兒子。
為了給兒子蓋房,她傾盡所有。
沒有1分錢積蓄。
沒有一角房屋容身。
晚年潦倒,無人幫助。
而她的兒子們,都是有手有腳的壯漢,卻習以為常地啃老,毫不感恩。
最深沉的愛,絕對不是一方無限的索取,另一方無限的壓榨。
愛應該是有回報的,有付出才有收穫。
否則天平終會失衡。
最後,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是看客的冷漠。
許多人會覺得,老人被虐待,被棄養,是別人家的事。
但面對不肖子孫,不要寬容。
不要冷漠。
作為旁觀者,我們也可以報警。
就目前來說,報警絕對是最好的處理方法。只有警力介入,不肖子孫才會有所忌憚。
或者儘快保留證據,比如拍視頻或者錄音,取得輿論的支持。
公權力+輿論雙管齊下,任何人渣,都會怕三分。
本來我不想寫這種文章。
因為關於老人的文章,沒有流量,沒有關注。
但我想,人人都有父母。
我們也終將老去。
對老人的體貼,即是對我們暮年的善待。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里,與老人有了矛盾時,退一步,忍三分,平心靜氣,多多體諒他們。
就像他們曾經對你一樣。
也像你希望老去之後,別人能對待你的方式一般。
作者:我是粒公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dF293cBDlXMa8eqNX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