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男星巔峰時退圈,被索賠千萬,近況引爭議:他怎麼活成這樣?

2021-09-09     周沖的影像聲色

原標題:知名男星巔峰時退圈,被索賠千萬,近況引爭議:他怎麼活成這樣?

舒緩的吉他和弦。

略帶南方氣息的溫柔嗓音。

有沒有人曾告訴你,我很愛你
有沒有人曾在你日記里哭泣
有沒有人曾告訴你,我很在意
在意這座城市的距離

有沒有人告訴你

陳楚生 - 歌曲合輯

還記得這首歌嗎?

14年前,它像一束光,劈開雲層,橫掃大江南北。

男女老少都會哼唱。

許多人將它設為彩鈴。

那年,陳楚生也隨著歌一同走紅。

抱著吉他輕柔唱歌的模樣,青春純凈。

像校園裡樹蔭下彈唱的男孩。

他被稱為年度「情歌王子」。

所到之處,全是鮮花與尖叫。

決賽夜,陳楚生站上階梯頂端,伸開雙手。

一雙巨大翅膀在身後輕輕扇動。

台下歌迷瘋狂喊他的名字。

他笑。一切像夢。

2007年,「快樂男聲」登上前所未及的巔峰。

收視率全國第一。

甦醒、魏晨、張傑、俞灝明……

十強選手紛紛出道,大紅大紫。

冠軍陳楚生卻消失了。

2008年12月31日。

湖南衛視跨年晚會。

按照計劃,陳楚生將壓軸出場。

但他始終沒有出現。

不得已,節目取消。

全場歌迷愕然。

演播廳瞬間沸如開水。

有人哭了。

有人在罵。

閃爍著名字的燈牌重重垂下。

幾天後,陳楚生現身。

拒絕回公司。

提出解約申請。

公司一怒之下,將他告上法庭。

索賠高額違約金。

公司斥其不辭而別。

陳楚生經紀人卻回應,已在前一天告知電視台不出演,並且留下了信件。

公司派人找陳楚生父母。

更是激起他的抗議:「有什麼問題都來問我,不要把我家人牽扯進來。」

雙方徹底撕破臉。

這場紛爭持續了三年多。

耗盡了陳楚生的精力。

他從萬眾矚目的舞台摔落,漸漸鮮有關注。

很多人為他可惜。

但他卻在採訪中說,並不後悔。

即使背負重債,也鐵了心要解約。

這話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公司的確給了他曝光量。

但陳楚生不缺掌聲。

參加快男之前,他已經唱了7年。

他在深圳的酒吧跑場。

夜幕降臨,便穿梭在黑沉沉的城市間。

在喧譁人群前唱青春與愛情。

俊朗的外形與獨特的嗓音,讓他脫穎而出。

每次他露面,台下就一陣尖叫和掌聲。

但他不滿足於只是翻唱。

他作詞曲,組樂隊。

2005年,陳楚生寫了一首歌。

在電台播出後,反響異常熱烈。

無數簡訊湧進後台,電腦一度癱瘓。

這首歌就是《有沒有人告訴你》。

兩年後,藉由快樂男生,這首歌再次掀起浪潮。

陳楚生更紅了。

但他不快樂。

為什麼呢?

因為他和公司的矛盾日漸積累,難以調和。

他想寫歌,出專輯。

公司也承諾會成立工作室,讓他好好打磨音樂。

但簽約之後,陳楚生卻發現事與願違。

公司根本不在乎他的音樂。

他的行程被排得極滿。

有跑不完的通告,趕不完的商演。

他像一個花瓶,被擺到各個舞台上展示,反覆唱同一首歌。

行程最緊張時,一天甚至要跑三個城市。

他沒有時間靜下心創作。

只能在出差路上、酒店半夜睡醒等碎片時間,寫幾句詞曲。

夜深人靜時,他總會迷惘:

「我這是在幹什麼?」

陳楚生受不了,多次和公司溝通。

公司總是一頓安撫。

但直到最後,承諾的工作室和創作時間也沒有兌現。

過度的包裝和炒作,也讓陳楚生無所適從。

他來自海南三亞一個小農場。

生活隨性。

沒有多大野心。

別人夢寐以求的走紅,對他而言反而是困擾。

「不喜歡走到哪裡都被包圍。我寧願不要火。」

但公司怎麼會同意他不露面。

陳楚生被推到長槍短炮前。

一遍遍回答相似的問題,說同樣的話。

不容差錯。

宛如提線木偶。

公司為了博眼球,還將他與何潔捆綁炒緋聞。

不讓他提及女友。

陳楚生的生活逐漸失控。

他變得麻木,對很多事情失去熱情。

作為海南人,他曾無數次設想過,見到雪會多麼激動。

但2007年冬天,北京下雪。

他第一次站在漫天飛雪中。

內心卻無絲毫波瀾。

他意識到,自己出問題了。

讓陳楚生下定決心解約的導火線,是專輯發行。

公司終於同意為他製作EP專輯。

但前後只花10天時間。

期間有兩場演唱會。

還安排一天拍MV。

最終EP專輯的效果,自然十分粗糙。

這已經完全背離了簽約的初衷。

陳楚生溝通無果。

憤而罷演出走。

這不是一個恰當的處理方式。

他也為這個行為付出了極大代價。

2015年,他反省道:

「當時年輕衝動,沒有顧及全面。」

「如果回到那天,我會溝通,除了溝通還是溝通。」

是啊,至少不該輕易缺席跨年晚會。

被騷擾的家人、負責的工作人員、滿懷期待的歌迷,他們何其無辜。

2012年底,陳楚生髮了一則長微博。

表示雙方已經達成庭外和解。

並且表達了歉意。

拉鋸三年多,這場解約風波終於結束。

陳楚生不是唯一解約的藝人。

2005年,周筆暢因不滿收入分成,與公司解約。

圖源:網易娛樂

2007年,尚雯婕解約。

公司將她包裝成「第二個李宇春」。

但她認為中性風格並不適合自己。

2009年,何潔也與公司解約。

她對記者表示,公司炒作太頻繁。

與陳楚生炒緋聞、走光、耍大牌、整容、車禍……

她對此不滿:「希望大家的注意力可以放在音樂上,而不是負面新聞。」

非正常解約的,還有張靚穎、甦醒等。

解約原因各不相同。

但其實都是為了更好的發展。

陳楚生也是如此。

離開天娛後,他簽約華誼。

華誼為他提供了寬鬆的創作空間。

華誼老闆王中磊說:

「楚生是一個很單純的人,我不希望他被過度娛樂化,希望他能夠認認真真地堅持音樂創作。」

陳楚生(左)與王中磊(右)

陳楚生一直感激華誼的知遇之恩。

簽約期間,他發行了幾張專輯:

《冬去春來》,《影之傳說》,《癮》,《我知道你離我不遠》。

每張都仔細打磨,盡力呈現最好的表現。

不溫不火,但無愧於心。

陳楚生也終於能做喜歡的音樂。

當時經紀人建議他,「就抱著個吉他,安安靜靜坐著唱歌吧」。

的確,大家對他的印象就是「情歌王子」。

但這不是真正的他啊。

他玩過多年樂隊。

愛玩愛鬧。

音樂風格多變。

「活成別人希望的樣子,不是很可悲嗎?」

他說服公司,甩掉了悲情標籤。

《癮》叛逆桀驁。

《顏色》熱血搖滾。

《橡皮人》荒謬怪誕。

陳楚生 - 七分之一的理想(1/7 Concert Live)

這些歌曲風格與先前截然不同。

讓人們看到了更豐富立體的陳楚生。

2014年,華誼的合約到期。

陳楚生再次作出大膽的決定。

他不再續約。

而是成立工作室。

組建Spy.C樂隊,成員都是有默契的老朋友。

從個人轉向樂隊發展。

這個決策十分冒險。

但陳楚生思慮許久,還是打算放手一搏。

他有著深厚樂隊情結。

和樂隊一起表演,是他最舒適的演唱方式。

甚至他走上音樂道路,也是受一個樂隊影響——

Beyond。

13歲那年,他第一次看到Beyond的「生命接觸」演唱會。

這場演唱會點燃了他滾燙的熱血。

「我要成為一名吉他手。」

他開始借吉他、教程書自學。

1997年,16歲生日那天,陳楚生得到人生第一把吉他。

是哥哥從市區帶回的禮物。

標價120塊。

在當時是天文數字。

陳楚生視若珍寶,每天窩在家裡練習。

16歲,也是他陷入人生抉擇的時刻。

當時大部分同學都外出打工。

陳楚生不愛讀書,也蠢蠢欲動。

他說服父母,到一家修車店打工。

2000年4月,他打聽到深圳快餐店有工作機會。

立刻收拾行囊北上。

初到深圳,陳楚生興致滿滿。

他看過成龍演的《快餐車》。

以為自己也會穿著輪滑鞋和帥氣制服,在都市風馳電掣。

1984年《快餐車》中送餐小弟(成龍飾)

沒想到當天就美夢破滅。

沉甸甸的快餐盒。

油膩,忙碌,擁擠。

這才是他的日常。

當時陳楚生每個月的工資500塊。

餐廳對面有一家琴行。

每月學費400。

他咬咬牙,報名了。

店裡夥計、快餐員都嘲道:

「你學吉他能當飯吃麼!」

陳楚生聽了就窘迫地笑笑。

沒想到,他還真的很快吃上了這碗飯。

吉他老師很欣賞他,帶他去酒吧面試。

但通常還沒開始唱,陳楚生就被趕出門。

因為他穿著老舊西裝皮鞋。

愣頭愣腦,還有點土氣。

完全沒有歌手的樣子。

第一個月,他連著被20多個酒吧拒絕。

後來終於有老闆願意讓他試試。

這一試,陳楚生就開始了6年酒吧生涯。

他和5個朋友在白石洲城中村合租,擠大通鋪。

酒吧魚龍混雜。

也常有不講理的人。

曾經有一次,有個醉漢來砸場子。

拔掉吉他線,搶走帽子,貼臉辱罵「滾下去」,甚至將整杯啤酒潑他臉上……

後來陳楚生回憶時,苦笑著說,這種客人太多了。

這些經歷磨礪了他的性格。

他不再鋒利、衝動,變得更溫和冷靜。

在酒吧期間,陳楚生先後組建了兩個樂隊。

藍雨和Big Boy。

相比於自己獨唱,他更享受團隊作戰。

無數個夜晚,他和樂隊夥伴蹦跳嘶吼。

快樂,純粹,無拘無束。

2014年,陳楚生再次集結當年的樂隊夥伴。

一起創作發行專輯《偵探C》。

2017年,陳楚生舉辦「七分之一」音樂會。

那是一場特殊的演出。

不對外售票,歌迷「憑愛入場」。

陳楚生帶著Spy.C樂隊成員,在台上唱了一首又一首。

酣暢淋漓。

玩得盡興。

袁惟仁老師與他合唱。

快男十三強也來助陣。

當他們合唱《我最閃亮》時,許多歌迷淚目。

仿佛回到了吶喊歡呼的2007盛夏。

如今,陳楚生依然和樂隊夥伴一起做音樂。

他不再擰巴。

自信,放鬆,清楚自己的方向。

他依然不喜歡過多曝光。

但為了樂隊的發展,也適應著做出了部分妥協。

最近幾年,陳楚生重新活躍在大眾視線中。

他接受採訪,參加《天天向上》、《歌手》、《天賜的聲音》、《我是寶藏歌手》等綜藝節目。

也配合工作室做宣傳。

不過,他仍保留了一些堅持。

他拒絕了要求不甚合理的節目,例如要炒作、賣人設等。

即使節目人氣再高。

面對易立競的疑問,他說: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以外,也要取得舒服。」

陳楚生也至今婉拒一類邀請——

歌唱比賽節目的評委。

爆紅過後,誇讚爭相湧來。

很多人找上門,跟他說:你已經夠格擔任評委了。

但他很清醒,自己能力尚缺。

他非音樂專業出身,只是憑愛好走到現在,還需要沉澱一段時間。

李好曾評價道:

「人分很多種,有些人是急流,有些人是緩流,但是楚生是靜水深流。」

在動輒論咖位的娛樂圈,陳楚生似乎是另類。

謙遜自知。

不爭不搶。

談及現狀,陳楚生也很滿意:

「我出道時想像的就是這樣的生活,工作和生活都能照顧到。」

他的確不是工作狂。

熱愛音樂。

也享受細水長流的生活。

陳楚生很顧家。

常陪伴妻子。

他與妻子在2001年相識。

當時他工作不穩定,前後搬家七八次。

妻子就跟著他漂泊,毫無怨言。

無條件支持他。

做他的第一個聽眾。

甚至參加快樂男聲,也是妻子鼓勵他去的。

陳楚生走紅之後,有些媒體煞有介事地傳言:

「陳楚生被富婆包養。」

「陳楚生火了,肯定會換妻子。」

2014年,他在微博正式回應道:

我們的愛情沒有那些偶像劇橋段,更沒有什麼富二代、富婆包養的劇情。
有的只是兩個最平凡真實的年輕人,從懵懂的二十出頭一步步細水長流地走到今天。
我們將繼續平凡真實的油鹽醬醋茶。

娛樂圈不缺拋妻棄子、出軌包養等狗血八卦。

而他們宛若清流。

20年如一日,平平淡淡,相愛相守。

陳楚生也是孩子眼中的好爸爸。

他不會將工作安排得太滿。

閒暇時候,就和孩子玩遊戲、做手工。

天氣好的周末,一起出門踏青。

每年萬聖節,親手給孩子們雕刻南瓜。

陳楚生喜歡大自然。

他在橡膠林邊的農場長大。

家裡養了豬、鵝。

雨後,他和哥哥會撿蝸牛喂大鵝。

家裡柴火燒完了,就和外婆去樹林裡拾枯枝落葉。

陳楚生的兒時生活節奏很慢。

有著泥土的味道和海風的氣息。

陳楚生家鄉

這份慢騰騰的從容,流淌在他的血液里。

有一年春節,陳楚生獨自去深圳西沖。

海邊散步,看電影,吃飯。

看著盤旋的海鷗,他心想:

「人的慾望永無止境,為了這些而活,似乎不太高級。」

他喜歡慢。

在一次採訪中,他說:

「我家新買了個電飯鍋,煮飯比原來多了半個小時。但煮出來的飯特別好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88753024_486486-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