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心蘭質品人生,開拓創新追夢人 | 江蘇天目花茶坊劉穎

2019-10-12     長三角城市觀察

江蘇天目花茶坊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穎

劉穎,現為江蘇天目花茶坊有限公司董事長,溧陽市嘉和花卉苗木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作為中國地道的「花二代」,劉穎從小生長在養蘭花的家庭,從她有記憶起,院子裡便種滿了國蘭。「蘭花不難養,澆水三年功」,在父親的影響下,劉穎深知養蘭花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而需要有紮實的基本功。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正值蘭潮迭涌,因熱愛國蘭,同時看到國蘭的市場前景,父親辭去了建築工程師的職務,開始種植國蘭,並創辦了「嘉和園藝」。注重企業名譽的責任感與為人本分的性格,讓劉穎的父親在花卉苗木界逐漸嶄露頭角,成為上海蘭花協會協會理事長、中國第一屆蘭花協會理事。光環之下,劉穎內心為父親感到驕傲。2003年,原本在上海從事服裝事業的劉穎,考慮到需要照顧身體不好且年邁的父親,劉穎決定步入種植蘭花的事業之中,這對於劉穎來說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擇。「既然要傳承蘭花的事業,就必須一直堅持下去,否則就不要有這個開始」父親的一席話,讓劉穎深感傳承蘭花事業的責任重大,且自己必須全力以赴。

「我還依稀記得我和父親在寧波的一次展會上,有人要高價買我們的蘭花,但當時父親怎麼都不肯賣,我就十分不理解,既然有利潤可賺,且不用浪費精力將蘭花帶回來,為什麼不賣?」父親說:「這盆蘭花,是今年第一次開花,我們一定要等到明年開花,後年不變異的情況下才能出售。這種高價值的蘭花來不得一點弄虛作假,否則就是害了人家。」父親在身體力行地告訴劉穎,做人與養蘭同樣都需要堅守住自己的良心。之後,劉穎一直以「誠信經營、開拓創新」的企業家精神勉勵自己,不斷前行。

劉穎從父親手中接過「嘉和」之後,專業種植國蘭。但是考慮到中國傳統的品種國蘭種植市場的局限性,同時在不斷外出參觀與學習的過程中,有一次國外蘭展上,她發現了高雅大氣的洋蘭,劉穎便果斷決定引進大花蕙蘭、蝴蝶蘭等新品種苗,並引用專業技術進行花卉栽培,開拓市場。憑藉獨到的眼光與先進的技術支撐,讓當時的嘉和成為國內第一家集組培、生產、銷售大花蕙蘭於一體的企業。人們開始普遍接受大花蕙蘭、蝴蝶蘭等進口花卉。同時,劉穎還專門成立了嘉和花卉苗木專業合作社,她以「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周圍花農共同致富。

2007年,正值「嘉和」發展的上升期,一場雪災給了劉穎當頭一擊。雪災造成大棚基地全部倒塌,三年的蘭花種苗大多被壓死,路段也全線封鎖,現金直接損失高達300多萬元。「面對著一片狼藉的大棚基地,當時真的是欲哭無淚。但我一心只想著如何對已經下了訂單的客戶負責。」重壓之下,劉穎帶領員工重振旗鼓,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打電話、發郵件給各個客戶,將雪災實情跟他們一一說明。同時從經銷商那裡重新購回種苗,以解決燃眉之急。最終,是客戶們對她的信任和對她處境的理解,讓她最後咬牙堅持下來。

「現在我們不再採用傳統的溫室大棚模式,而是將大棚分別建成多個面積為550平方米的小棚,以防溫濕度失控,導致蘭花全軍覆沒。溫室採用先進控溫設備,能保障合作社一年四季產花。」

雪災問題過後接踵而來的是資金周轉的問題。因為雪災造成的現金損失、種苗損失,讓劉穎不得不考慮如何籌備資金來讓公司繼續走下去。這時候,常州市婦聯、常州市女企業家協會向劉穎伸出了援手,他們在了解了劉穎企業的情況下,幫助她對接銀行與擔保,使劉穎順利拿到了銀行的100多萬貸款,這100多萬元的貸款對於劉穎來說,彌足珍貴,解決了她買進種苗的困難。不僅僅在資金上,在信息、政策上,劉穎也都得到了政府的關懷與支持,這也是劉穎企業在未來發展路上的一針強心劑與強大的後盾。

隨著市場環境和政策的改變,集團消費大幅縮減,嘉和主營大花蕙蘭、蝴蝶蘭等高檔花卉受到較大衝擊。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加之對行業發展的敏銳洞察力,使得劉穎早早地做了準備,她率先帶領企業轉型,開拓家庭花卉市場,在培育新種上做出新的突破。經過一番努力,劉穎籌建了幸福蘭(江蘇)現代園藝科技有限公司,主打產品便是迷你蝴蝶蘭盆栽。作為中國第一家大型成品中小型迷你蝴蝶蘭的基地,幸福蘭(江蘇)現代園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集引進、培植、推廣為一體的綜合性花卉企業。迷你蝴蝶蘭一經推出,便在消費者中掀起了熱潮,一路「走紅」。「當時國內一支成品蝴蝶蘭的價格也就在二十幾塊錢左右,而一支迷你蝴蝶蘭進口的種苗價就要二十幾塊,大家都認為迷你蝴蝶蘭肯定沒有好的市場前景,但自從引進以後,我們每年的十幾萬株蝴蝶蘭根本不需要任何銷售員,全部以訂單售出,並且供不應求。」此外,劉穎在幸福蘭的包裝設計上也格外用心,禮品盒設計都是她請設計團隊專門打造的,外觀精美,便攜,一經推出便深受歡迎。

俗話說:守業更比創業難。嘉和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堅持開拓創新,唯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發展立於不敗之地。劉穎在不斷的外出參觀、交流學習過程中,發現國內培植蝴蝶蘭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賣不出好價格。究其原因,蝴蝶蘭本身不足夠漂亮,而組合盆栽能將其美麗充分發揮,在視覺上也可以更好地呈現給客戶。看到組合盆栽、花藝的未來的發展前景,因此,劉穎逐漸開始在各類花卉活動中,積極向花藝大師學習,還主動研習花藝知識,向專業化發展。2015年,出於企業創新發展和自身興趣的需要,劉穎將花藝與茶藝結合,打造了一間以「嘉和」、「印象天目」兩大生產基地為依託的「花茶坊」。花茶坊是中國首創花道茶道相結合的美學創意生活館,提倡花與茶相生的生活美學。它突破以往花店業以鮮花為主的局面,以「基地+窗口」的形式呈現。

同時,花茶坊也承載中國高端花藝、茶藝的培訓活動。培訓市場的開拓,不僅能夠提高全國花店業的層次,且能將生活美學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僅僅是培訓的事業,未來我還將進一步深究園藝的作用,將園藝療法引進我們的生活,用園藝療法治癒更多的人。」

2019世園會「江蘇日」活動中,劉穎作為花茶專場項目的總策劃,以園藝雅集的活動形式,在國際化的舞台中闡釋花茶相生的美學生活理念,吸引著無數的中外遊客參觀。同時北京世園會期間舉辦的大賽,她以特聘教授的身份,指導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的青年教師參加「世界盃」組合造景邀請賽,獲得特別大獎(最高獎項)和特金獎各一個;指導員工參加首屆「世界盃」組合盆栽大賽,獲得特別大獎2枚(最高獎項),特金獎3枚。劉穎在此也收穫了個人特別貢獻獎。這一枚枚獎章,是對她專業能力的肯定,也是對她傾心培育人才的讚許。

工作繁忙之餘,劉穎還不忘承擔起社會責任,盡力資助貧困生,為他們提供儘可能多的幫助。採訪中劉穎向我們介紹了她和張隆琴的故事。有一年清明掃墓時,劉穎聽說鄰村的16歲女孩張隆琴想到她的企業打工,女孩曾是棄嬰,沒有戶口,由養父母撫養長大。由於家庭生活拮据,儘管成績優秀,張隆琴還是決定放棄念高中的機會。劉穎聽說後決定幫助這個女孩,她四處奔走,在婦聯的支持下,為張隆琴解決了戶口問題,又資助她完成高中、大學的學習。從陝西師範大學畢業之後,張隆琴進入劉穎的公司,成為了她的得力助手。

同時,劉穎對大學生的創業很是支持,讓大學生在創業路上少走了不少彎路,也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除了關注人才的培養,劉穎也十分注重回報社會。公司初創階段,她便帶領基地周邊老百姓共同致富,免費為當地婦女提供技能培訓,教授蘭花種植技術,幫助他們創業增收。本著回報社會的真心,她一直通過婦聯盡己所能資助有困難的人群和家庭。在劉穎的帶動和市婦聯等各部門的支持下,2018年3月江蘇蘇浙皖邊界市場成立基層婦聯,她作為首任主席,希望能通過組織的力量,將溫暖與愛傳遞給更多的婦女同胞,實實在在地為他們做些事情。(稿件來源:常州市女企業家協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YJLxm0BMH2_cNUgEWE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