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中國銀行蘇州分行攜手中國建設銀行蘇州分行,在第十九屆全國「村長」論壇——「產業振興共同富裕的路徑與方法」分論壇現場,和全國文明村江蘇省張家港市永聯村共同簽署「美麗鄉村·振興有我」——永聯村銀團貸款合作協議。該協議以永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主體,由兩家銀行提供總金額9.85億元貸款,貸款期限為10年。這不僅是永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在領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後,首次以「法人」身份獲得銀行貸款,更是我國金融行業給予農村經濟合作社的首筆也是最高金額的項目貸款。
為加大鄉村振興和涉農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探索開啟新的業務增長曲線,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先後創新推出了鄉村振興領域的引領性信貸產品,融合了對公、對私領域,實現了對鄉村振興信貸業務的全覆蓋,是兩行落實和推進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龍頭產品。建行蘇州分行堅決貫徹落實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重點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數字鄉村建設、農村環境整治、農業產業建設和一二三產業融合、城鄉融合相關領域,著力支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業、家庭農場、城鎮人口返鄉創業項目、精準扶貧項目,網際網路電商扶貧項目等。
全國人大代表、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告訴記者,在永聯村,農村經濟合作社是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主體,然而由於長期缺乏法人資格和市場主體地位,導致合作社參與市場經營「名不正言不順」,在土地徵用、建設項目報批以及金融扶持、政府補貼等事務中造成了很大限制,不利於永聯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為此,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吳惠芳在2018年3月召開的全國人大上提交建議,呼籲出台全國性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條例,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法人資格。
同年6月,農業農村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下發《關於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工作的通知》,明確由縣級農業農村行政管理部門向本轄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放登記證書,賦予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今年7月10日,永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拿到了蘇州首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而此次永聯村銀團貸款項目的成功簽約,正是永聯股份經濟合作社領到「身份證」後迎來的首波紅利。
「有了銀行機構真金白銀的支持,我們終於可以大幹一場了。」吳惠芳向記者介紹。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樣板和示範村,永聯村提出「2022年率先實現農業、農村基本現代化」的目標,在美麗鄉村建設、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急需金融支持。該項目的落地將為永聯現代農業提升工程、居民住房安居工程、酒店群擴建改造工程等方面提供金融支持,為永聯加快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進一步做大做強集體經濟提供有力支撐。
建行蘇州分行張偉煜行長告訴記者,此次與永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簽訂的鄉村振興貸項目銀團貸款,將用於永聯村現代農業(含休閒旅遊)提升工程、村民住房安置工程以及酒店群改造工程,對區域現有的旅遊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提升,提高片區的環境品質、土地價值以及公共服務能力,展現永聯村的時代風貌,為把永聯村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江南田園風情小鎮做出貢獻。
參加此次全國「村長」論壇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告訴記者,「這一項目的成功簽約,是金融助推鄉村振興這一發展戰略落到實處的具體體現。更標誌著股份經濟合作社的法人地位得到了金融機構的認可,經得起市場的檢驗。」(談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