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的距離,決定了口袋的距離,來看洛克菲勒如何逆襲人生

2019-10-31     昌達財經課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或許從外表上看像富人,但卻是一副窮人做派。實際上他們根本不能算富人,只是一些比較有錢的「窮人」罷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要想成為一名富人,首先必須從心理上成為一名富人。只有從心理上成為一名富人,才能擺脫心理的貧窮。

一、

洛克菲勒小時候,全家過著不安定的日子,一次又一次地被迫搬遷,歷盡艱辛橫跨紐約州的南部。可他們卻有一種步步上升的良好感覺,鎮子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繁華,也一個比一個更給人以希望。

1854年,15歲的洛克菲勒來到克利夫蘭的中心中學讀書,這是克利夫蘭最好的一所中學。據他的同學後來回憶說:「他是個用功的學生,嚴肅認真、沉默寡言,從來不大聲說話,也不喜歡打打鬧鬧。」

不管有多孤僻,洛克菲勒一直有他自己的朋友圈子。他有個好朋友,名叫馬克·漢納,後來成為鐵路、礦業和銀行3方面的大實業家,當上美國參議員,並作為競選總統的後台老板,在政界為洛克菲勒行將解散的美孚石油托拉斯進行斡旋。

洛克菲勒和馬克·漢納,兩個後來影響了美國歷史的大人物,在全班幾十個同學中能結為知己,不能說出於偶然。美國歷史學家們承認,他們兩人的天賦都與眾不同,一定是受了對方的吸引,才走到一起的。

二、

表面木訥的洛克菲勒,其內心的精明遠遠超過了他們的同齡人。漢納是個饒舌的小傢伙,通常是他說個不停,而洛克菲勒則是他忠實的聽眾。

應當承認,漢納口才不錯,關於賺錢的許多想法也和洛克菲勒不謀而合,只是漢納善於表達,而洛克菲勒習慣沉默罷了。有一次,馬克·漢納問他:「約翰,你打算今後掙多少錢?」

「十萬美元。」洛克菲勒不假思索地說。

漢納嚇了一跳,因為他的目標只是五萬美元,而洛克菲勒整整是他的兩倍。

當時的美國,一萬美元已夠得上富人的稱號,可以買下幾座小型工廠和五百英畝以上的土地。而在克利夫蘭,擁有五萬元資產的富豪屈指可數。

約翰·洛克菲勒開口就是十萬元,瞧他輕描淡寫的模樣仿佛十萬美元只是一個小小的開端。

當時同學們都嘲笑這個開口就是十萬的傢伙的狂妄,殊不知,不久的將來,洛克菲勒真的做到了,而且不是十萬,是億萬!

在小小的洛克菲勒的心目中,他就將自己的財富定位在很高的位置上。最終,他也獲得了比別人高億萬倍的成就。

三、

我們一定要分清楚有錢人和富人的區別,做一個一時的有錢人很容易,但做一個真正的富人並沒有那麼簡單。

有錢人不一定有一個富腦袋,可能只有一個富口袋。要記住,沒有富腦袋支配的富口袋,總有一天會變成窮口袋的。

窮人有受窮的原因,富人有發財的理由,這其中沒有什麼偶然,只有不變的必然。

我們不要把目光全盯在口袋上,而是應該放在自己的腦袋上,一旦自己的腦袋富有了,那麼我們口袋的富有就是時間的問題了。也只有我們的腦袋富有了,才能真正地駕馭財富,而不被財富所傷。

窮人和富人,首先是腦袋的距離,然後才是口袋的距離。

因此,必須彌補腦袋的距離,從心理上成為一名富人,窮人才能夠致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0VQL24BMH2_cNUgzn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