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散步、野豬狂奔,人類不出門的1個月,動物集體狂歡

2020-03-03     商標設計

在人類因為疫情,

乖乖禁足在家的日子裡,

外面的世界發生著什麼呢?

你可能沒有想到,

外面有另一番生機勃勃。

甚至不禁讓人反思:

誰才應該是闖入者,

誰才是地球上的破壞者?


01


2月25日,雅安寶興縣的315國道上,

這在駕車行駛的人類

看到從未見過的情景,

一隻野生大熊貓正在國道上散步。



它似乎是誤入人類的領域,

但是因為路上人煙稀少,

它絲毫沒有慌張,

慢悠悠找著回家的路。


而與它狹路相逢的人類,

只是拿出手機記錄下這有趣的一幕,

甚至調慢車速,

護送它回家。


人和動物最和諧的一幕,

出現在人煙稀少的「人類領地」,

這樣的場景我們有多久沒見過了?


不僅僅是珍貴的國寶大熊貓,

很多消失在人類眼前許久的生靈,

都開始再次「活躍」。


2月29日上午9點,

在山東省長島綜合試驗區大欽島鄉南村海域,

漁民發現了一隻野生白江豚在海面上嬉戲,

並用手機拍下了它戲水的畫面。



比丹頂鶴更為珍貴,

更少露面的世界瀕危物種、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

最近也現身吉林省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武漢的馬路上,

一隻野豬撒歡地奔跑。


廣東發現了60隻全球第二瀕危的水禽黑臉琵鷺,

四川西藏多地再次拍到雪豹出沒,

有人發現小區里突然因為各種生物的鳴叫而熱鬧,

很多人發現,

人類安靜下來時,

動物的世界突然開始熱鬧沸騰,

那些久不露面的生靈,

突然開始自由地遊走。


做慣了主人的人類終於開始反思:

原來人類消失後的世界,

並非毀滅,而是新生嗎?


02


其實,從來不是地球需要人類,

更不是這些被我們視作弱小的生靈需要人類的庇佑,

而是人類需要自然帶來的一切。


如果沒有人類的到來,

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如果沒有人類,

袋狼還存在於這個地球上。

袋狼是一種古老的物種,

出現在400萬年前。



它曾是食物鏈頂端的動物,

是澳大利亞的頂尖掠食者之一,

然而人類將它視為敵人,

所以它迅速滅絕在人類手中。


1930年,最後一隻野生袋狼

被一個牧民活活打死 。


1933年

有人捕獲了一隻袋狼並飼養在動物園。

命名為班哲明。


1936年班哲明因為管理員的疏忽

暴曬而亡 。

從此再也沒有袋狼

存在的任何消息 。


地球上存在了百萬年的物種,

百萬年間無數大自然翻天覆地的變化

沒有讓它滅絕,

但人類的槍和子彈做到了。


如果人類沒有到來,

長江白鱘應該還在水底快樂生活吧。



白鱘又被譽為「長江中的活化石」,

屬我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是獨屬於中國的物種。

但是不久前

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正式宣布:


長江白鱘已於2005-2010年間 滅絕。


如果沒有人類,

它應該也還在的。


西部黑犀牛

大約在800萬年前出現。

是黑犀最稀有的亞種,

它們曾一度廣泛分布在

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

但在20世紀初,

人類將犀牛角視為珍貴藥物,

又有人將其視為權威的象徵,

西部黑犀牛被瘋狂捕殺。


直到2011年,

最後一隻西部黑犀牛死於偷盜者之手。


2014年美國杜克大學發布的一篇文章顯示:

人類活動導致物種滅絕的數量,

自然淘汰的1000倍


原本的它們,

小心翼翼地維持著自然界的平衡。

動物、植物互相適應,

各取所需,生息繁衍。

讓所有生命得以延續。



原來,如果沒有人類,

地球本該更豐富多彩。


03


人類總是有些自傲,

我們以為,

我們在建造地球,在改造地球,

其實我們不過是在建造自己的生活罷了。


我們只用了二十萬年的時間,

就把地球打造成了更適合我們生存的家園。



從沃野千里,到高樓林立。

從野蠻生長,到人類秩序。

從物資豐富,到能源枯竭。



地球,的確在被我們改變。

上世紀六十年代,

中亞的鹹海開始萎縮,

現在更是幾近乾涸。


紀錄片《Home》


自1980年以來,

阿拉斯加的哥倫比亞冰川融化了將近一半。



非洲吉力馬札羅山的積雪

正以人類無法想像的速度消融。



有著「地球之肺」之稱的亞馬遜熱帶雨林,

頻繁發生火災。



今年,澳洲的大火,

讓12億動物死亡。



地球正在因為我們而發生改變,

它是否願意,

它是否「健康」,

人類從未在意過。

直到……


04


人們將自然的犧牲,

動物的消失,

看做自己偉大創造過程中理所應當的犧牲,

人們以為自己有更高的科技,

更尖銳的武器去對抗自然界中的生物,

有科技,有人力,

去開始保護地球,

讓人們能夠繼續在這片土地生存。


我們總是以為,

地球害怕被人類的科技搞得面目全非,

動物害怕我們的尖刀,

結果2020年伊始,

自然界告訴我們,

在這地球上,從人類還未繁衍開始,

幾百萬年前,

他們就在了。

他們不害怕,該害怕的是人類。


在人類砍掉犀牛角時,

犀牛無法反抗。


在人類剝去穿山甲鱗片時,

它們只能等待死亡。


在人類馴化大象做表演時,

大象無能為力。



但是針對人類囂張的報復,

似乎不知不覺就發生了。

病毒、疾病,變化的氣候,

突如其來的災難……

我們終於意識到,

當自然界發威,

人類所驕傲的一切看起來都不堪一擊。

我們和那些難逃厄運的動物一樣,

只是地球上一個小小的族群而已。


曾經我們以為事不關己,

曾經我們以為自己才是主宰者,

而現實已經讓我們吃到了教訓。

請一定記住,

地球沒有人類的幾百萬年前

就存在著,

很多動物也是。

多年來, 地球上的人口翻了一番,

達到了74億。

但不代表地球就此屬於人類。



一位太空人說,

為了生存,人類在地表畫出了許多完整的圖案;

為了溫暖和光明,人類創造了兩倍多的電力……

許多發達城市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諸多神秘事物在陽光中閃爍。

我們在太空中被這一切吸引,

也產生了無限遐想。

我們在重造地球。

這種重造,有好也有壞——

糧食產量是以前的三倍,

但亞馬遜的雨林逐漸變成了田野;

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的農業順利發展,

但中亞地區的一片內陸海卻逐漸乾涸……

這是我們的家園,

但這並非我們的星球,

它不屬於我們,它屬於未來。


參考資料:紀錄片《Home》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視覺志,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刪,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wimo3ABgx9BqZZIM-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