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一種美德,一種精神,一種信仰,讓我們把善良傳遞下去

2020-02-10     百荷書房

《鎖麟囊》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的代表作。劇中主角薛湘靈是登州富戶薛家女兒許配給周庭訓,出嫁前當地習俗,母親要贈給女兒一個荷包。荷包上繡有麒麟,含麒麟送子之意。《鎖麟囊》之劇名就來自此荷包。

薛湘靈是大家閨秀,又是獨生女,從小嬌生慣養,在娘家可謂是很會擺普,很會撒嬌,又很會慪氣地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出嫁的時候,薛老婦人怕女兒將來受苦,便在贈送女兒的荷包內裝了許多珠寶。並交代女兒,如若生活有難的時候,就打開荷包,裡面的東西會幫助你度過難關。湘靈嫌棄母親羅素,不耐煩地讓丫環收起了荷包。



湘靈結婚當日,中途遇雨,花轎至春秋亭暫避。避雨時又來一花轎,轎中是貧家女趙守貞。守貞因感世態炎涼而啼哭。薛湘靈聽到了,便問丫環:今天我出嫁,怎麼會有人在那裡哭呢?丫環就去問清了緣由,湘靈得知趙守貞因為娘家貧窮,沒有任何陪嫁而哭泣。湘靈便命丫環把荷包送給了貧女趙守貞。雨停後,她們各自離去,再無任何瓜葛。

六年後登州大水,薛、周兩家逃難,逃難中湘靈與家人失散,獨自漂流至萊州。一個大家閨秀,富家媳婦,因飢餓難忍,做了很長時間時間的思想鬥爭,才放下自尊,到舍粥棚討得一碗粥。當她擠出人群,就要開始吃那碗救命的粥時,面前走過來一個氣喘吁吁的老嫗,老嫗似乎只剩下半口氣了,說她幾天都沒吃東西了,哀求湘靈施捨給她一些吃的。否則,她就要餓死了。湘靈看看自己手裡好不容討得的半碗粥,再看看老嫗。最終,她將手裡的半碗粥舍給了老嫗。



在萊州討飯期間,湘靈偶遇娘家老奴胡婆。胡婆攜湘靈至當地紳士盧勝籌所設粥棚討粥,恰巧盧員外正在為其幼子天麟雇保姆。湘靈到了盧員外家為天麟做保姆。一日,湘靈陪伴天麟遊戲於園中,天麟拋球入一小樓,要湘靈上樓為其拾取。湘靈上樓找球,猛然見到六年前自己贈出的荷包——鎖麟囊。倏然,湘靈觸景傷情,感傷世道無常,貧富無根,禁不住落淚。

原來,這盧員外夫人即趙守貞。守貞見自家保姆帶上樓,心中頓然火氣,上樓欲要質問保姆為什麼到樓上?樓上供著當年湘靈贈送的荷包,平時這裡就是禁區,不准任何人走進。當年趙守貞得了荷包,荷包里的寶物助趙守貞的丈夫做生意發了家。然而,守貞不知道贈送寶物的人是誰,就只好把荷包供奉在樓上,以表達感恩。

此時,趙守貞見湘靈感傷落淚,便問湘靈何故。才知面前的這位「薛媽」便是六年前慷慨贈囊的薛小姐。守貞與湘靈一家團圓,並結為金蘭之好。



綜述:

湘靈在大災之後,家人失散,自己為人家做保姆,最終能夠得與家人團聚,與她的善良不無關係。她見了趙守貞因沒有陪嫁哭泣,以母親送的荷包相贈,災難中她逃荒要飯,將討得的半碗粥飯施捨給飢餓的老嫗,湘靈雖然出身富貴人家,卻能夠幫助貧窮的趙守貞,自己落難時,能夠幫助飢餓的老嫗。凡此種種,無不彰顯著一種善良的美德。

做人雪中送炭,勝過錦上添花十萬倍,飢餓時予人一粒粟,便是大恩大德。善良是一種美德,一種精神,一種信仰。有信仰的人,活的是人,沒信仰的人,活的是命。善良是有信仰者心中永遠不滅的心燈。信仰善良,是人類的福祉,更是自己的福報!

2020/2/7




文/蹤影,轉載需授權;圖/網絡,致謝!歡迎關注百荷書房,我們一起學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IP1LXABjYh_GJGVXZ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