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壓玩具真的減壓嗎?本文帶你一探究竟

2019-12-10   國民心理服務站


國民心理健康網,國家級心理助推平台。

關注「國民心理健康網」公眾號,獲取更多心理資訊。

隨著現代人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許多號稱可以減輕壓力、減少焦慮的「減壓玩具」也在市面上流行開來。從「指尖陀螺」到「無限魔方」,這些玲琅滿目的玩具真的有減壓效果嗎?它們的作用原理是什麼呢?

以指尖陀螺為例,其是由一個雙向或多向的對稱體作為主體,在主體中間嵌入一個軸承,整體構成一個可在手指上平面轉動的新型玩具,成人可以在極短時間內掌握陀螺旋轉的基本技巧。指尖陀螺除了易上手,顏色、形狀、質地等給人以美感外,其旋轉過程給人帶來的穩定感受能夠使人心曠神怡。

此外,減壓神器還有眾多種類,如快遞包裹上可以無限捏的泡泡紙;仿造電腦鍵盤的海綿制「Big Enter」;能夠釋放自己喜歡味道的香薰機;智能「陪練」拳擊球……

可是,減壓玩具真的有這麼神奇的功效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焦慮通常表現為對未發生的事件的過分擔心和關注,此時人們的注意力比較狹窄,往往會不由自主地集中在一些負面的思想和情緒上,導致進一步的焦慮進而形成惡性循環。而當我們玩指尖陀螺或其他玩具的時候,注意力就被分散了,這一惡性循環被打斷,焦慮自然也會有所緩解,即達到減壓的療效。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減壓效果通常是暫時的,並不能幫我們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當下的白領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覺得身心疲憊從而通過購買減壓玩具來釋放壓力的辦法並沒有不妥,但在效果上過於短暫。一定程度的宣洩之後可以達到情緒上的平復,但是對於心理問題存在的根源是沒有作用的。

由此可見,如果你在工作生活中感覺壓力過大,可以通過陶冶情操和拓展興趣等多渠道來轉移注意、緩解壓力,如每天利用半小時或者一小時散步、讀書、看報等。長期看來,這些方式起到的減壓效果比依賴減壓玩具更好一些。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心身醫學門診主任、資深心理諮詢與治療師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

社群

如果你想加入心理學人的專屬社交圈,請關注「國民心理健康網」微信公眾號,(ID:gmxljk)國民心理健康同城社群正全國招新中!與志同道合的專業人士一同前行。


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級心理行業助推平台。以「為國民提供優質心理服務,促進人類健康與幸福」為使命,以「政產研學用」為思路,以「心理健康大數據」為基礎,依託國家級專家智庫,通過國民心理產業聯盟、產業基金、慈善基金、產業園等,集聚學術、資金、技術、項目等各方面的優質資源,支持心理機構、產品與項目落地,推動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促進中國心理行業發展。

國民心理健康網

國家級心理服務平台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轉發內容僅作信息分享及參考,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與小編聯繫(微信號:gmxljkw),我們將迅速採取適當的措施。本訂閱號原創內容,轉載需授權,並註明作者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