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的病因有哪些,如何預防

2019-12-18     周圍血管專家劉繼前

下肢靜脈曲張在成年人中發病率比較高,約有25%的女性和18%的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下肢靜脈曲張。

下肢靜脈曲張多見於長期站立工作的人,如教師、交警、餐廳服務員、醫護人員、廚師、髮型師和強體力勞動者等。另外還有一些常見生理因素,也可引起下肢靜脈曲張,常見的有女性肥胖、便秘、妊娠、抽煙喝酒等。

下肢靜脈曲張的病因有以下幾點:

  女性妊娠期間引發的下肢靜脈曲張

  女性妊娠期間,女性的下肢和外陰部靜脈曲張是常見的現象,靜脈曲張往往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而逐漸加重,越是妊娠晚期,靜脈曲張越厲害,經產婦比初產婦更為常見而且嚴重。這是因為,妊娠時子宮和卵巢的血容量增加,以致下肢靜脈回流受到影響;增大的子宮壓迫盆腔內靜脈,阻礙下肢靜脈的血液回流。此外,如果孕婦久坐久站,勢必加重阻礙下肢靜脈的血液回流,使靜脈曲張更為嚴重。

  便秘引發的下肢靜脈曲張

  便秘,由於身體長期處於蹲坐狀態,抑制下肢小腿血液循環,導致血管內部增壓,血液賭塞,血管瓣膜受損,長期便秘則會導致靜脈曲張的形成。

  肥胖引發的下肢靜脈曲張

  肥胖人群多有不好的姿勢和反常的步態,它們能進一步引起關節感染,造成骨關節炎。即使是被認為更加健康的梨形身材,額外的重量也會更易患骨關節炎和靜脈曲張。脂肪導致血液更難被輸送到身體上半部分,因此會引起靜脈曲張,這種情況會使瓣膜受損。

  抽煙喝酒引發的下肢靜脈曲張

  抽煙喝酒,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影響血液循環,再加上長期站立,下肢血液不能正常回流,從側面上促發靜脈曲張的形成。

  職業因素引發的下肢靜脈曲張

  職業因素如長期站立工作者,作用於下肢靜脈壁的血柱變直,以致下肢靜脈內壓力顯著增大;又由於經常採取直立體位,下肢肌肉收縮較少,影響靜脈血液回流,當其血量超過靜脈回流的負荷時,即引起靜脈內壓力升高而發病。

下肢深靜脈曲張的重點在於預防,以下是11點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曲張的方法:
1、久站久坐記得動一動

儘量避免長時間站立不動或久坐,因為長時間站立與坐著容易導致下肢靜脈血液循環不良,而成為靜脈曲張的誘因。建議即使平常需要長時間站立或久坐時,記得做足背伸直屈曲動作,讓小腿肌肉收縮幫助血液回流。或每隔一段時間就起身踏踏腳或是動動腳指頭,都可使下肢靜脈血液循環較為順暢。
2、坐在凳子上雙腿或單腿不停地抖動、搖晃

這種動作能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使肢體的肌肉骨骼獲得豐富的血液營養供應,維持並增強肌肉關節的活力。抖動搖晃動作在肌肉伸縮的同時,促進了下肢血液回流,防止了肢體血栓和靜脈曲張的形成。
3、不翹二郎腿

因為它會阻礙下肢血液回流,加重靜脈曲張。
4、運動

尤其是健走或游泳,可以刺激小腿肌肉群,促進靜脈血液回流。

5、抬腿、抬高下肢

每天睡前在床上將雙腿抬高超過心臟約10~15分鐘,或是睡覺時用枕頭墊高下肢,促進腿部血液回流。
6、穿彈性襪

選擇彈性係數較高的彈性褲襪。一般至少要200~300丹(denier,彈性壓力指數)。每天早晨下床前,將雙腿抬高,穿上彈性襪,達到預防與阻止靜脈曲張持續惡化。


7、熱水洗腳

每晚睡覺前,要養成用熱水洗腳的習慣,忌用冷水洗腳。用熱水洗腳,能消除疲勞,有利睡眠,更能活血化淤。

8、避免高溫

高溫會促使血液擴張,增加靜脈曲張的可能。
9、控制體重

過度肥胖者要注意減肥,減輕下半身負荷,因為沉重的身軀會使腿部不堪重負。

10、飲食

以清淡為佳,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品。適當補充維他命與小麥胚芽、葡萄籽,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管的彈性。



11、戒煙限酒

煙酒會加速血管的損傷。
總之,為了您和家人,請珍惜生命,生活中處處注意,健康會常伴在您左右。

如果您有相關的健康問題想諮詢我,可以「私信」我,

或者點擊頭條下方「在線諮詢」,與我們取得聯繫。

私信留言「飲食+您的病情」我們會送出《21天亞健康人群營養健康食譜》。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祝大家身體健康!

#我來科普# #健康知識# #靜脈曲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bFPGm8BMH2_cNUg0f1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