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只寫了兩句殘詩,卻是成為了經典,並且還獲得了上司的賞識

2019-11-11     國學經典智慧人生

我們所理解的詩大部分都是一首完整的作品,無論是五言絕句,還是七言絕句,以及律詩,那都是有著獨特的風格,還要講究平仄的對仗。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算是詩,如果只是亂寫的話,最終只能是淪為打油詩,不可能會成為文學作品。這也就是為為什麼古人要一在地所強調,可是有的人他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但即使是這樣,也能夠寫出千古名篇,並且流芳百世,成為了文學作品裡的經典。

那比較著名的一個例子,也就是北宋時期的蘇麟,可能很多人一聽到這個名字會覺得陌生,其實他也是當時一位著名的詩人,只不過他的名氣遠不及他的詩名大,他的一首《斷句》,更是膾炙人口,可能說到這首詩名,有的朋友還是不熟悉,那說出裡面兩句詩來,那相信大家就一定會恍然大悟。他在這首斷句中只有兩句,但是卻極為經典,不僅描寫得極為抒情,同時還充滿了一種哲理。我們來看一看原文,如下:

《斷句》

宋代:蘇麟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相信看到這兩句詩之後,很多人一定是會恍然大悟,原來這兩句是詩,沒有錯,這兩句就是詩,也正是出自於蘇麟的這首《斷句》,而且整首詩描寫得極為生動有趣,同時也充滿了一種深刻的哲理,那這兩句詩也是極為經典,詩人寫得也是很有感情,短短的兩句,一共十四個字,卻是成為了宋詩里的千古名句,也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兩句詩。

我們的詩人在寫這首詩時,其實還有一個小故事,當時北宋時期的一代文宗范仲淹,正是在杭州的任上,於是他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並且重用了很多有為青年,很多人都才華都有了供他們施展的舞台,可是唯獨詩人卻被范仲淹忘記。所以在等待了幾天沒有任何的消息之後,於是他寫下了這首詩,還當面呈現給范仲淹。

當我們的范大人讀到這首詩之後,更是哈哈大笑,從而也是提拔他蘇麟,也正是由於這兩句詩,使得詩人開始平步青雲,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所以我們也可以這樣去理解,這首詩也是封推薦信,詩人也正是在這首詩中以一種很委婉的方式告訴了范仲淹自己是有才華,沒有獲得提拔,那自然是由於你范大人只注意了身邊的人,從而沒有看到其他更有才華的人。

蘇麟也正是遇到了范仲淹這種大公無私的人,很明顯在這首詩中,應當說也還是有諷刺之意,可是范仲淹卻不以為然,依舊還是提拔了詩人,這也正是范仲淹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而我們從這樣的一首作品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真誠,以及范仲淹身上那種高尚的品德。

那這首詩其實也是比較好理解,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技巧,也沒有使用典故,只要了解了這麼一段歷史典故,那理解起這首詩來,也就不成問題,」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詩人在這兩句詩中寫得極為真誠,同時也告訴了范仲淹,不要只是去關注身邊的人,別的地方,也是還有更多有才華的人。正所謂靠近樓台的地方,它是能夠最先看到月色,那山坡上向陽的樹木,也是在春天裡最早開花。兩句詩寫得天衣無縫,多一句過了,少一句不行,這也正是此詩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雖然蘇麟只寫了這麼一首殘詩,可是卻獲得了上司的賞識,最終是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我們從這樣的一首詩中,除了感受到詩人獨特的才情之外,還有就是范仲淹身上那種大公無私的精神,重視人才,只要你是人才,那麼我就會提拔你。其實我們從這首詩中,可以理解出很多的意思,這也正是此詩之所以能夠代代流傳,最終成為了宋詩名篇的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odjWW4BMH2_cNUgiX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