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劍化飛錘——看俄羅斯「雷霆」滑翔彈如何另闢蹊徑

2020-03-16   蘭順正

作者:蘭順正

俄羅斯軍工業消息人士透露,俄軍作出重大決定,為俄國產無人攻擊機裝備高精度滑翔炸彈9-A-7759「雷霆」。據稱,這一重型滑翔炸彈能夠擊中100公里以外的目標,而且精度極高,有「狙擊手」之稱號。無疑,該則消息將會使此類滑翔制導炸彈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傳統滑翔炸彈——飛行的「鐵塊」

滑翔制導炸彈是指具有特殊空氣動力學特徵的可控制導航空炸彈,其概念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威廉•馮•西門子博士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率先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款滑翔炸彈"弗里茨 -X",用以配備在轟炸機上進行反艦作戰。由於比一般航空炸彈的飛行路徑更長,且精度更高,使用滑翔制導炸彈的載機可以離目標更遠也更為安全,因此目前滑翔制導炸彈在各國軍隊中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現在大多數滑翔制導炸彈是由普通航空炸彈改進而來,一般通過在原彈體上加裝大升阻比滑翔彈翼和末制導導引頭實現防區外打擊目標,通俗來說就是給「鐵疙瘩」安上翅膀和眼睛,使之成為一種介於空地飛彈和普通航彈之間的精確制導武器,成本低於前者,射程和精度則高於後者。


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的聯合攻擊彈藥(JDAM)是這類武器的代表,JDAM屬於第四代制導炸彈,以GBU-31/32 、GBU-35、GBU-38等航空炸彈為藍本,加裝滑翔彈翼和制導組件,採用自主式的衛星定位 /慣性導航組合制導,具有晝/夜、全天候、防區外、投放後不管、多目標攻擊能力。JDAM既可供隱身戰略轟炸機 B-2A 和隱身戰鬥機 F-22 內掛,也可供普通轟炸機、攻擊機和戰鬥機內掛與外掛,高空投彈時的最大射程約 28 千米,命中精度設計值為 13 米。另外,中國也研製了自己的「雷石6」滑翔炸彈,一樣由老式航空炸彈改進而來,採用衛星定位 /慣性導航組合制導,最遠射程為60公里左右。


但是隨著防空武器的發展,僅靠無動力彈翼滑翔達到的射程已經日顯不足,因此各方開始想方設法提高射程以適應未來戰場需求。如在2020年2月,美國波音公司在美空軍協會舉辦的2020年度空戰研討會上,展示了其正在開發的「動力增程型『聯合直接攻擊彈藥』」(Powered JDAM),即「動力型傑達姆」。波音公司稱,「動力型傑達姆」由500磅(約合227千克)級戰鬥部、彈翼組件和推進模塊組成,其外形尺寸與2000磅(約合908千克)級航空炸彈相當。「動力型傑達姆」最大特點是裝有一台發動機,射程是標準無動力滑翔型的20倍。據悉,在完成開發後,該彈可作為巡航飛彈的低成本替代方案,提供強對抗戰場環境下的防區外打擊能力。不過儘管「動力型傑達姆」射程會更遠,但仍舊沒有脫離「傳統航彈+升級包」的開發思路。


利劍化飛錘——俄羅斯的「雷霆」

相比傳統滑翔制導炸彈,文章開頭提及的俄羅斯「雷霆」可謂另闢蹊徑,其前身是俄現役的Kh-38系列空地飛彈。這裡先介紹一下Kh-38系列飛彈,該飛彈由俄羅斯戰術飛彈公司研製,於2012年12月底裝備俄羅斯空軍,目的是將取代俄羅斯Kh-25(AS-10/AS-12)空地飛彈,主要用於打擊裝甲、艦艇及地面硬目標。其中Kh-38M/ME是為蘇-57戰鬥機研發,但同時適用於俄其他飛行平台。Kh-38M/ME飛彈長4.2米,直徑為0.31米,飛彈採用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平均飛行速度為 2.2馬赫, 射程為3~40千米,可選用4種制導系統。


「雷霆」由Kh-38系列飛彈直接改裝而來,在2015年的莫斯科航展上,「雷霆」首次露面,當時為兩種型號,既9-A-7759和9-A1-7759,兩者都為通用圓柱形彈體,頭部為錐形制導頭,裝有可折收的滑翔翼,並使用慣性-衛星復合導航,可收納於戰機內部彈艙。區別在於,9-A-7759裝有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300米/秒,有效射程可達120公里,配備有315公斤高爆破片戰鬥部;而9-A1-7759取消了發動機,採用無動力滑翔,原發動機位置加裝了165千克的高爆破片戰鬥部,故戰鬥部總重高達480千克,射程65千米。而根據俄方的文件,除以上兩種外,「雷霆」還有第三種型號,被稱為9-A2-7759,主要改進在於將9-A1-7759的戰鬥部換成250千克與120千克的雲爆戰鬥部,其他數據與9-A1-7759相當。

不難看出,「雷霆」的思路是將「利劍」化作「飛錘」,把速度快但是射程近、威力小同時成本高的飛彈,變成了速度慢、射程遠、威力大而相對廉價的「巡航飛彈」(9-A-7759)與「滑翔炸彈」。其實並非是俄方不掌握傳統滑翔彈技術,如俄羅斯玄武岩公司已經研發出了「鑽機」無動力滑翔集束彈,該彈型號為500U,長3.1米,直徑0.45米,重540公斤,內裝15顆子炸彈,同時具備滑翔飛行和慣性制導設備,並可利用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當戰機距離地面高度1.4萬米時,炸彈滑翔距離約為30公里。

俄方之所以採用飛彈為藍本,更多的是考慮到與五代機的兼容問題。現在美國F22、F35等五代機都可在內彈艙容納JDAM,在具備防區外對地打擊能力的同時,還不會破壞隱身性,並且兩者都已經過了實戰檢驗。因此作為俄羅斯的五代機,蘇-57同樣需要能內置的滑翔彈,而Kh-38M/ME飛彈本就是為蘇-57研發,兼容性自然不成問題。再從經濟角度考慮,雖然俄羅斯已經為蘇—57研製了最大射程為290公里的Kh-59Mk2隱身飛彈,但是該飛彈採用的高爆戰鬥部重量為310公斤,在威力上相比「雷霆」9-A-7759(315公斤)和9-A1-7759(480公斤)都處於落後位置,價格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在面對一些本身堅固但對空防禦能力較弱的目標時,「雷霆」具有明顯的優勢。


綜上,未來在俄軍空地武器軍械庫中,出身飛彈的「雷霆」會占有一個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