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加入美國主導的「護航聯盟」,但將自行派遣自衛隊前往中東地區保護油輪——
作者:蘭順正
近日,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舉行電話會談,就中東問題進行了討論。茂木敏充表示,日本不會加入美國領導的「護航聯盟」,但將自行派遣自衛隊前往中東地區,確保石油運往日本的航路安全。
日本嚴重依賴中東石油進口,為此需要與伊朗保持友好關係。但美日同盟依然存在,在美伊關係惡化的背景下,此次日本的折中做法也有其合理性。可仔細分析不難發現,貌似兩不得罪的做法還暗藏著日本在海外派兵問題上從「借船出海」逐步走向「駕船出海」的意圖。
二戰結束後,在日本國會相關決議限制下和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士反對下,日本自衛隊海外派兵長期受限。為了規避國際社會的監督和指責,日本自衛隊主要採取「借船出海」的做法。
一方面,日本政府以參與聯合國行動的名義,向海外派遣自衛隊。1991年,日本向波斯灣派遣海上自衛隊的掃雷部隊,邁出了海外派兵的第一步。1992年,日本國會又通過了《協助聯合國維持和平活動法案》,使日本自衛隊參加聯合國海外軍事行動有了法律依據,也是對日本憲法和平主義原則的一次重大突破。
另一方面,日本借美日同盟,追隨美國開展全球軍事活動。阿富汗戰爭打響後,為了配合美國的軍事行動,日本國會迅速通過《反恐怖特別措施法案》《自衛隊法修正案》和《海上保安廳法修正案》等法案,擴大自衛隊活動範圍,降低自衛隊使用武器門檻,首相向自衛隊發出命令前也不必首先經過國會批准。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後,日本又通過了《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別措施法案》,允許日本派出海上自衛隊艦艇為美軍提供「後勤支援」,不必再考慮聯合國或指向國是否發出邀請。
多年過去,隨著國力的增強和「大國意識」的覺醒,日本已不再甘心在海外派兵的問題上作為他人的附庸,「駕船出海」的慾望愈發強烈。
今年5月以來,海灣地區發生多起油輪遇襲事件,美國指認伊朗是這些事件的幕後黑手,並以此為由不遺餘力地鼓吹其主導的「護航聯盟」,企圖打著「航運安全」的旗號聯合多國向伊朗施壓。這讓日本看到了機會。
為此,日本防衛省成立了研究向中東派遣自衛隊事宜的對策小組,在統合幕僚監部內部探討派遣自衛隊的任務、武器裝備和有事時的對策等具體問題。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還要求防衛省「以收集情報為目的派遣海上自衛隊艦艇」。按照日本《防衛省設置法》的有關規定,以調查研究為目的派遣自衛隊受限更少,所以這一要求無非是為了降低海外派兵這一做法的敏感性。雖然日本方面聲稱,自衛隊軍艦不會部署到處於美伊緊張對峙中心的荷姆茲海峽,但其表態和動作都無疑表明日本要在海外派兵問題上尋求進一步鬆綁。
為其油輪提供安全保障,的確為日本此次海外派兵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由頭。但不管日本如何美化這一舉動,其突破對自衛隊「駕船出海」限制的做法,都值得國際社會加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