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灰復燃的「兼職」騙局,換馬甲依然堅挺,受騙者深陷套路不自知

2020-05-08     聆微藝術

原標題:死灰復燃的「兼職」騙局,換馬甲依然堅挺,受騙者深陷套路不自知

死灰復燃的「兼職」騙局,換馬甲依然堅挺,受騙者深陷套路不自知

活躍在某二手交易平台的大學生「兼職」騙局,我身邊已有被騙案例

哈嘍,大家好,我是聆微藝術,最近發現一個低調的刷屏級「兼職

」騙局。不過這個兼職的針對人群也很明確:大學生群體。

我身邊已經有同學深陷此套路還不自知。礙於本帳號的傳播滲透率有所限制,本次事件,將會不斷撰寫宣傳,直至騙局無處遁形!

該截圖為一年前,現在的套路已經升級

這個騙局叫做「數字油畫」騙局。一般關於繪畫的騙局不多,因為門檻高,受眾人群少。

但是隨著美術生的增多,喜歡繪畫的群體也越來越多。

這成為了「數字油畫」騙局的沃土。

而這個騙局其實在咱們國家存在了很久的時間了,只不過是換了馬甲,繼續存在而已。

曾經比較常見的騙局,「抄寫員、編中國結」等,如今又發展出了數字油畫。

先講述一下抄寫員的騙局,抄寫員是針對大學生線下的一種騙局,常常埋伏在大學的周邊。

有一些小公司或連公司資質都沒有,臨時租一個辦公地點。然後在大學生學校周圍發放一些兼職信息,大致內容就是抄寫兼職信息,內容很簡單:「兼職抄寫員,100張100元」,實際上100張30元。

但是如果想要加入這個兼職,需要付200元的兼職費用。

聆微很不幸,上大學的第3天,就被這個套路給套路了。交200元的兼職費用,最後換了一堆黃紙。

剛開始以為100張很容易,結果抄到手發酸也抄不完,當時我的舍友都很熱心,幫我抄了好多張。

五年過去了,我還記都有誰幫我抄寫過。

這個兼職就是騙入會費的騙局,當我第二次去時候,抄寫員100張只給3元,人生地不熟的我,也不敢說什麼。如果是你,你還抄嗎?

我當時想法是,給我100塊錢我也不抄了。

然而,這個騙局雖然已經很少再見到了,但是他們以不同的形式,在進行死灰復燃。很不幸的是,曾經為我抄過兼職信息的一個同學,在畢業後的一年,2020年5月6日,居然被騙了!重點是,被騙後仍不自知,提醒後,依然嘴犟。

這次不是抄寫員的兼職,而是數字油畫。

在他被騙的同時,我遇到了,在相同的時間,我閒著沒事逛某二手交易平台,本來想淘點東西,沒想到有人在發「兼職」信息,一般的信息不會點開,但是這次是關於繪畫的,一下子點燃了我的好奇心,這個兼職的內容是招收畫工,並且強調不需要繪畫基礎!

這個條件有些迷之有趣,沒有繪畫基礎的人,也可以從事繪畫職業?帶著這個疑問,我對這個兼職進行了深入的了解。

對方說,這是數字油畫,給你一個列印出底稿的畫布,底稿的有一些塊狀的圈圈,裡面標著數字。

與這個底稿對應的還有一套顏色,同樣顏色上也標著數字,而畫工要做的事情就是,按著底稿上的數字標號,找到對應的顏色,最後進行填色。

緊接著開出了誘人的條件。40cm的工資220元,60cm的工資500元,80cm的工資800元。看著像極了社會勞動所得的平均分配。

但是有一個前提,你在接受這個委託之前,先要墊付材料費用。材料的費用也是按照畫面的尺寸收費,40cm的材料費用100元,60cm的材料費用200元,80cm的材料費用300元。

與此同時,還給出了誘人的代理制度,進行梯級收費,不僅買材料划算,而且每招收一名新代理提成300,招滿10個再獎500。

聽起來不僅充滿了誘惑感,甚至我還聞到了一絲絲在法律邊緣試探的味道。

但有多次上當經驗的我,早已對騙局有了抗體,本來不想在這個事情上有所糾纏。

5月7號,我刷到了大學同學發一個朋友圈,內容就是在招募畫工。

我就預感到有些不妙,於是我便善意的提醒了他一下(同時也是在提醒和他的交叉的朋友們),但是他接下來的言語我已然明了,這小子肯定交了不少代理費。

為了驗證這個騙局,於是在某寶搜了一下,數字油畫只是一個工具,主要是用於diy的體驗。

而把這種體驗套裝,最終畫成作品,再當做商品售賣,恐怕史無前例吧。

我們都知道,有一個地方叫做大芬村,這個地方聚集這全國大部分畫匠。一幅油畫的40cm油畫的價格,大概在一百元左右。

而這個兼職要畫一幅數字油畫,成本需要耗費220元。假設他們賣給畫工的材料有很大的溢價空間,按照某寶的價格,40cm的在40元左右,我們先不算郵費,他們整體的成本也在140元左右。這個成本在大芬村面前毫無優勢。如果說嫌棄達芬村的油畫是純手繪,有瑕疵,沒關係,現代還有微噴技術,這個成本更加的廉價。

微噴技術的作品 梵谷的名畫

這個時候,數字油畫這一方會站出來反駁,微噴不具備藝術性,不能長久的保存。

純手繪的大芬村都在微噴的技術下被壓的抬不起頭,一個數字油畫,有資格說這個話嗎?

數字油畫在這兩種裝飾繪畫行業中如何生存?我實在想不明白,在藝術價值及畫面效果及實際價格之間均沒有優勢的情況下,那麼真相只有一個,這是騙局!

我在網上簡單搜了一下,關於數字油畫的問題,簡直哀鴻遍野,各個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他們運作方式很簡單。在盈利方面,收代理費和材料費是大頭,而畫工們認真完成的畫作,他們會進行核查,如果不合格,那麼材料費用不退,工資不結算。也就是說,你的錢打水漂了。不過第一次合作都會先讓你嘗嘗甜頭。而第一次也害怕被騙,所以會選擇40cm的材料,雙方損失都是最小的。

但核查結算的周期也很長,15到20天的時間。為什麼要搞的這麼久?

因為在你們第一次合作之後,15到20天的時間,你經過了各種複雜的思想鬥爭,懷疑、悔恨、相信、期待等多種複雜情緒交織在一起。最後告訴你合格了,你此刻怎麼想?

一定是這樣的:「嗨!我懷疑人家幹啥,提心弔膽這麼多天,原來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這其實是先讓你嘗一嘗甜頭,接下來會再給你一幅畫。畫完之後的這段時間,你還想賺錢,這個時候,他會善意的高孫,只需650,加入我的代理,我們一起發家致富。

有了先前「痛快」的合作的經歷,你這個時候會拒絕嗎?

上車的同學,會進入他們2.0階段,此時不在忽悠你畫畫了,而是讓你瘋狂的想辦法招畫工,然後把畫工發展成代理,此時如果你若遠遠不斷的招上畫工或代理,那麼你和他們都有錢賺,即便是後面知道是騙局,你還能收手嗎?

所以這個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拉你做代理,讓你成為他們的鐮刀,去割向你的親朋好友!

假如你拒絕成為代理,他們會繼續做賠本的生意嗎?

如果你不上車,就甘願去做一個畫工,沒關係,此時你將成為他們的棄子,會讓你主動放棄。

因為他們對你的畫面設置了門檻:塗色必須均勻,必須要覆蓋住畫面的黑線,不能塗錯。總之就是讓你畫出印表機的效果。

聽上去好像沒什麼不合理的,給大家再舉一個小騙局的例子吧。

曾經在集市上有一個特別盛行的遊戲,有人擺張桌子,放一個本,遊戲的規則是,這個本上寫數字,從1寫到600,只要中間不能有寫錯的數字。寫錯了這個遊戲就結束了,如果你成功寫到了600,那麼你可以贏得玩偶。

聽上去趕緊很具有挑戰性,但是在這個遊戲中,很少有人能成功。為什麼?雖然聽起來寫數字這件事情很簡單,但只要你是人,你就不可不能不犯錯。別說寫到600了,很多人寫到200就會出現一個錯誤。(無聊的小夥伴可以自行嘗試,有成功的歡迎來打臉。)

這個數字填色遊戲也是遵循這個規律,雖然一張40cm 的畫不大,但是裡面也是被分割出大量的數字模塊,沒有經驗的小白,可能連顏色都塗不勻,在有限的顏料中,不出錯是不可能的。而繪製一幅畫的時間,耗時極長,慢的人畫半個月,快的人也要三五天。

這些難度和挑戰,自然勸退了不少人。

當然,也有超認真的例外,有些有繪畫經驗的科班生,可能極少機率出錯。而這個兼職苛刻之處就是在雞蛋裡挑骨頭,沒有問題也找出問題,甚至他們接到畫後,故意破壞畫面,說是你沒畫好。

被騙當事人的自述

有一位小夥伴接受這個兼職之後,從繪畫到寄出全程錄像,結局不僅沒有拿回勞動所得,還上家拉黑。

當然大家就說了,難道這些被騙的人,就沒有事先在網上搜一下嗎?首先這個騙局也是目前剛剛興起,影響還不深,僅僅局限於部分大學生群體(尤其是美術生群體),沒有傳統媒體的報道,網際網路沒有太多的痕跡。

被騙當事人的自述

而騙子團伙早就在搜尋引擎的關鍵詞下,編寫好了故事,就等你搜,等你上鉤。並且還在不斷的變化著馬甲,最初叫炫彩油畫,後來叫做數字油畫,甚至叫本色油畫。不管叫什麼,換個名字,套路不變。

15天的時間去核查一張畫,對騙一個人的效率很低,所以對個體涉及金額不大,難以攢足有效證據。

而被招募的代理方,卻很容易成為替罪羊,所以請大家一定要警惕,遇到這樣的事情,不要輕易相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MHkCnIBfGB4SiUwZO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