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是賺錢,一頭是救命,武漢有個小伙發了條朋友圈後……感動

2020-03-07   每日商報

特殊時期,一邊是賺錢,一邊是救命,你會怎麼選?

武漢有個小伙子,疫情來臨時,一邊是要他24小時料理的菜鳥驛站和小區居民隨時出現的生活需求,幫鄰居們採購了超過1.5噸的麵粉、1000斤油、800斤面……一邊要幫武漢的各大醫院運輸醫療物資。

有一天,要給醫院運輸醫療物資的他在出門前發了一條朋友圈,結果,回來發現……


鄰居想吃土豆?護士的狗沒人照顧?

他成了小區居民生活上的「救火隊員」

30歲的趙勐是武漢一小區菜鳥驛站的站長。

這個菜鳥驛站已經開了兩年半時間,日常主要給小區居民提供快遞取寄服務。幾乎每天要跟小區居民打交道的趙勐,和每家每戶都混了臉熟。

疫情發生後,平常再普通不過的柴米油鹽突然成了居民最緊缺的物資,很多人都找這個熱心的小伙子幫帶米帶面。

(站長趙勐整理驛站貨櫃)

趙勐想辦法通過各種渠道,幫居民採購生活必需品,包括超過1噸大米、1.5噸麵粉、1000斤油和800斤麵條……

前幾天,有居民找到趙勐說想吃土豆,結果隔了幾天就從貴州弄到了3000斤土豆,一個人吭哧吭哧扛到了菜鳥驛站里。

(趙勐正在搬運剛從貴州運回的3000斤土豆)

除了幫大家採購生活必需品,趙勐成了鄰居們生活上的救火隊員。

雖然每天都很忙碌,趙勐每天準時去一位鄰居家裡喂食和遛狗。狗的主人是一位護士,工作中被感染後住進了方艙醫院,痊癒後又選擇留在了醫院繼續工作。臨走時,護士把狗託付給了趙勐。

看到護士和小區保安沒有防護服、口罩,他把自己買的KN95口罩送給了保安,社區的醫護工作者憑工作證到驛站就能免費領防護服。

擔心社區的孤寡老人生活沒有保障,趙勐找社區和志願者統計孤寡老人名單,想給孤寡老人送大米和橘子……


一車可以救成百上千人

自建車隊連續一個月給醫院運送醫療物資

除了在驛站為居民服務,趙勐還有一個身份,是武漢運輸志願者。

因為從事快遞的關係,從年前開始,他就開著自己的麵包車和貨車,加入了運送醫療物資的志願者隊伍里。

「那時候在漢陽組建了一個漢陽車隊,」趙勐說,當時有一群人開著車出去幫忙拉運物資。他的小貨車,一車拉滿的話,口罩可以拉三四十萬個,防護服可以拉七八千件。

雖然油費自己加,趙勐每次想到自己這一車可以救幾千上千個人,就覺得值了。

連續一個月的時間裡,趙勐開著他的小麵包,冒著風險將仙桃、巴東、黃岡等地的救援物資成功送達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協和醫院、同濟醫院、人民醫院等多個重點醫院。

(菜鳥驛站站長趙勐正在運輸醫療物資)

趙勐的老家在恩施,好幾次出車去恩施運送物資路過家門口。

雖然很想家,也很擔心家人,但趙勐沒敢回家。「因為自己是從武漢出來的。」趙勐努力忍了忍眼淚說。


幫醫院運送物資驛站沒人打理

居民自覺掃碼付款分毫不差

因為經常要出門給醫院運送物資,菜鳥驛站常常沒人打理。有一天,趙勐出門前發了一條朋友圈。

「大家進去看需要什麼東西就拿什麼,二維碼就在牆上你們自己掃碼付款。」沒想到這條朋友圈很快引起了鄰居的關注。小區一位鄰居大叔和阿姨主動到驛站幫助維持秩序,相互監督排隊不要隔太近。一直待到了傍晚五六點才走。

晚上回來後趙勐發現,一下午,驛站裡面人進進出出,大家都非常有序掃碼支付自取物資,居民到站自領物資一件不差。

(驛站內小區居民正在自覺付款領物資)

在鄰居們看來,趙勐是個熱心又靠譜的小伙子。而趙勐也覺得,這兩年和大家接觸多,「每家每戶我都認識,大家都是互相信任的。」

趙勐的驛站基本每天晚上都不關門,一直處於半開放狀態,窗戶不關,門掩著,門口掛個牌子,如果半夜大家有需要就給他打電話,他要是睡著了就會讓大家需要什麼自己拿,拿完之後自己掃碼就行了。

也有人問他到底圖什麼。

「沒圖什麼,只想多幫個忙出個力吧。看到那些醫生護士都在一線救人,我作為湖北人,不管是幫小區里的居民弄生活物資,還是出去幫醫院運輸醫療物資,我能做就都做,多出點力。」趙勐說。


文/沈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