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為什麼電動車的續航就增加!怎麼回事兒?

2020-05-18     租點動力

原標題:夏天一到,為什麼電動車的續航就增加!怎麼回事兒?

同一輛電動車,去年冬天能跑50公里,最近天氣一熱,居然能跑70公里了,情況是好是壞?會不會是電動車哪裡出問題了?

編輯

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電動車冬天沒有夏天跑得遠,主要原因分為以下3個方面。

原因一:電池的容量會隨溫度的下降而減少,也會隨著溫度的上升而恢復。

如果一組電池在環境溫度25℃時能放出12AH(電池安時數代表著電池的容量,用字母AH表示,安時數數字越大表示電池的容量越大)的電,10℃可能只能放出10AH的電。到了-20℃,由於溫度太低,化學反應無法正常進行,電池乾脆就放不出電了。

到了夏天,溫度一回升,電池容量也就逐漸恢復了,續航自然就增加了,所以才會出現「電動車冬天沒有夏天跑得遠」的現象。

編輯

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原因二:冬天衣服穿得厚,騎行時受到的風阻比較大。

夏天的時候,我們穿一件輕薄的運動短袖就可以了,冬天卻不得不穿上厚厚的、面積更大的棉襖,受到的風阻更大,電動車的電耗自然就增加了。

以上兩個原因,大部分人都能想到。

第三個原因,想到的人可能就不多了,那就是冬天溫度低,空氣密度會上升,客觀上風阻也會增加。

因為空氣是有重量的,而空氣的阻力又和空氣的重量成正比。氣溫降低時,熱空氣往上跑,冷空氣往下沉,空氣密度上升,風阻就增加了。

編輯

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除了以上三個主要原因外,另外還有冬天輪胎氣壓下降,導致路面阻力增加等次要原因。

電動車電池保養注意事項

【一、切忌虧電存放】

虧電狀態指電瓶使用後沒及時充電,造成充電不足,電瓶容量下降。虧電狀態閒置時間越長,電瓶損壞越嚴重。電瓶閒置不用時,應每月充電一次,這能延長電瓶使用壽命。

【二、定期檢查】

在使用過程中,如果電動自行車的續行里程在短時間內突然下降十幾公里,則很有可能是電瓶組中至少有一塊電池出現斷格、極板軟化、極板活性物質脫落等短路現象。此時,應及時到專業電瓶修復機構進行檢查、修復。

【三、勿大電流放電】

電動自行車在起步、載人、上坡時,最好用腳蹬助力,儘量避免瞬間大電流放電。大電流放電容易導致硫酸鉛結晶,從而損害電瓶極板的物理性能。

【四、掌握充電時間】

一般情況下蓄電池都在夜間進行充電,平均充電時間在8小時左右。若是淺放電(充電後行駛里程很短),電瓶很快就會充滿,繼續充電就會出現過充現象,導致電瓶發熱,降低電瓶壽命。

所以,蓄電池以放電深度為60%-70%(下去兩格電)時充一次電最佳,實際使用時可折算成騎行里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必要充電,避免傷害性充電。

【五、防止高溫曝曬】

溫度過高的環境會使蓄電池內部壓力增加而使電瓶限壓閥被迫自動開啟,直接後果就是增加電瓶的失水量,而電瓶過度失水必然引發電瓶活性下降,加速極板軟化,充電時殼體發熱、殼體起鼓、變形等致命損傷。

【六、冬季室內充電】

冬天充電,要在室內,蓄電池要暖兩個小時,再充電。

電池車電池隨著使用時間越長,慢慢的跑不遠,這很正常,天冷更是如此,電池一般最多在70%-80%用電情況下就要足充一次,所謂足充,就是等變燈後繼充2小時左右,這樣可以保證電池浮充到位,達到最佳里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8pIOHIBfGB4SiUwsj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