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漲跌?濱河灣下批次啥時候出來?人居東湖長島?這一次再買不到我就去搖西派國樾或者綠城!!!麓湖也是我的備選之一……」買房群一而再再而三的這些話題證明,距離「神盤」濱河灣開盤已經整整過去一個月,似乎有些「後遺症」仍在繼續,影響理性判斷。
據本工觀察,這種「後遺症」在每一個「神盤」出現之後,都會讓買房人甚至開發商盆友都看不懂:市場腫麼了?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過段時間,不藥而愈。
症狀一
老在嘀咕,房價會不會跌?
從人居盛和林語、人居花照雲庭、華潤金悅灣、華潤悅璽、仁恆濱河灣……「神盤」除了位置好,就是價格划算。划算,對買房人來說當然是好事。但每每出現主城區比二圈層還要低的情況,往往給人一個錯覺是,房價是不是要跌?轉而開始觀望。
而結合土地拍賣,這種市場心理預期在現實中大概是這樣的曲線:
在目前房住不炒的政策下,穩字當頭,「跌」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從長遠的發展曲線來看,成都前景普遍被看好。從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來看,成都6月份新房價格指數環比上漲1.3%,同比上漲13%。同比的意思是,和去年6月相比。
2019年6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
所以,如果要買來住,本工奉勸晚買不如早買。遇到一個神盤就嘀咕房價會不會跌,觀望,望,王,一……這種症狀你別說上車,車屁股都看不到!
症狀二
下批次啥時候出來?下一個神盤是誰?
02
濱河灣才搖完,關於下批次、關於下一個神盤是誰的消息又鋪天蓋地。是的,東二環18000起的價格,所有人都想。筒子們,我們到底有沒有好好算過「神盤」的機會成本?
以濱河灣上批次為例,除了棚改、剛需,普通資格基本都是在陪跑。
下批次啥時候出來?下一個神盤是誰?對於神盤路上一條道走到黑的朋友來說,醒醒吧,留給你的時間真不多,且買且珍惜。
從2017年底,成都開始執行公證搖號買房,實際上供應並不少,實在搖不到神盤,我退而求其次就上車了,或者乾脆就投身二手房,二手房價格也回歸比較合理的水平。但被「神盤」耽誤的大有人在。
當初踮起腳搖濱河灣的人後面也有放棄的就是因為總價太高。所以對於「神盤」,切莫覬覦它單價的美,總價也是一道坎。
症狀三
最近怎麼沒有新盤?看那些近郊妖盤怎麼si?
六月底,濱河灣之後,很多人的感覺是:最近怎麼沒有新盤?
實際上,如下圖統計,截至昨日(23日)大成都還是有24個項目取得預售,其中二圈層占7個,其餘都是三圈層。
為什麼感覺沒有?是因為在神盤的光環下,二圈層都入不到大家的法眼了。曾經一度,龍雙新溫郫一些新房在1.5W以上,大家都還能接受,屁顛屁顛去排起。但凡有神盤出現,它們往往就被誤傷。尤其是那些和神盤撞檔期的,酸爽不擺了。比如和濱河灣同期的北三環某盤,只就有倆人報名,搖號都費勁。就更不用說其他近郊盤了。
這個時候,不少人的心態是:看那些近郊妖盤怎麼si?事實上,我們還不能這樣簡單用價格來把他們一捧子打死。部分近郊新盤,雖然沒有神盤那麼吃香,但我們認為,它們身上的性價比可能是現階段比較適合下手的。比如東北三環的首鋼蓉城裡、西派泊玥,北三環外保利獅子湖、北星城,這些至少在城市區位不算遠,南門五環上下,其他區域四環上下,交通方便,價格又在12000左右。剛需首選。
還有些改善產品確實做得還不錯,如果純粹按土地價格和產品品牌溢價,賣個一兩萬其實也正常。文章開頭提到的那種「再買不到我就去搖西派國樾或者綠城,連麓湖都是備選」的人,還真是有不少搖不到就掉頭回去上車了。所以有些高端改善項目在推出來的時候去化百分之幾十,中間順推也就賣完了一批又一批。這種適合願意花點時間來等配套的改善。
今天開始,一些一二圈層的樓盤也陸續有來了。
症狀四
好了,我去看看其他盤,就戳一眼。
這個階段,往往就是不藥而愈了。房子是拿來住的,不要迷戀神盤,別讓神盤帶偏了。畢竟神盤很少,機會不多。
(來源:買房特工隊,轉載已獲授權,不代表本平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