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指的是商家之間以降低產品價格為競爭手段的活動。毋庸諱言,在我們周圍,更多的還是商家之間你死我活的價格戰,所以消費者也就樂得坐享其成。之所以會形成這種現象,是因為,現在的時代是偏向消費者的,市場是買方市場。
當今社會,市場經濟發達、生產規模擴大,市面上逐漸出現了產品過剩的局面,也就是商品豐富,貨源充沛。
對消費者來說,在挑選產品時有了更多的機會;對於經營者來說,他們必須在產品的品種、服務、價格等方面展開激烈競爭。
很快,市面上硝煙四起,各式各樣的無聲「戰爭」爆發,其中尤以價格戰最為殘酷,最為直接有效,最能徹底摧毀對手。於是,打價格戰,成為了很多品牌產品占據市場的最佳選擇。
在過去幾年的價格戰中,無論是哪個行業,挑起價格戰的企業都得到了不小的好處,有的市場份額大幅上升,確立或穩固了行業龍頭老大的位置;有的知名度迅速提高,贏得了消費者傾心,這正是降價策略的魁力所在。
技術的、服務的、品牌的競爭是企業致勝的法寶,但這只能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價值的追求,卻無法滿足消費者追求實惠的心理,物美還需價廉。
以差別化策略進行營銷固然能減弱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卻不能啟動一個購買力不足的市場。許多企業不是沒有技術優勢、質量優勢和品牌優勢,但他們還是不得不加入降價競爭的行列,為市場占有率而戰。
看來,降價競爭對有的企業是戰略決策的需要,對有的企業則是市場環境下的無奈的行動。啟動消費,搶奪市場是企業生存的關鍵,生產的產品難以售出則意味著危機,利潤一時沒了,來日還可以掙回,市場沒了,則等於丟了江山,這才是生命攸關的大事。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立足於企業的現實,即使在當代發達的營銷技術面前,在多種多樣的營銷策略面前,價格的作用仍不可忽視,價格競爭的環境還沒有消失,價格仍是企業掌握的一張競爭王牌。甚至有人說:「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價格的競爭手段,企業還能依靠什麼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
不過等一個或者幾個商家合力占領了市場,「戰爭」的烽火不再,我們會面臨什麼?根據美國的多年經驗,消費者將會迎來一個或幾個獨裁者的時代——在這種時代下,占領市場的少數企業將慢慢提高價格,狠宰消費者。
正是看到這點,各國才頒布了《反壟斷法》,讓市場上的競爭者仍大量存在,甚至扶植部分中小企業,以讓價格戰就這樣沒有結束的打下去,讓消費者能真正受益。看來,有些「戰爭」的存在也是必要的,只要不搞「虛假戰爭」,那就還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