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以前有個「五一」縣,你知道在哪裡嗎?

2019-08-03     韓是我I說關中事

「渭北首鎮」故市鎮

故市鎮歷史悠久,素有「渭北首鎮」之稱。轄區內有秦武公時的下邽縣治故縣村,南北朝時的延壽郡治雄霸城。漢昭帝曾將故市作為封地,賜給車騎大將軍金日磾。至今故市一帶地名中還有金氏村、金氏陂、金字坡等。1927年國民聯軍曾在此設「五一」縣。

故市鎮歷史悠久,經濟發達,文化活躍。秦武公十年(前688)設集,明嘉靖二十年(1541)立鎮,民國時設置"五一縣"。鎮內的渭陽樓是著名的渭華起義的發起和指揮地。

固市中學曾是渭北的知名學府,前身是渭南縣最早的小學——故市高等小學堂,後來改建為渭陽中學,「文革」後定名固市中學。一度名師雲集,人才輩出,成為「渭北革命搖籃」,聞名遐邇。

故市高等小學堂是同盟會員蔣浪亭捐資籌款,主持修建。1921年夏,靖國軍派他帶兵駐防故市,他的下屬給省府發了一份電報:「蔣公臨故」。上級接到電報,以為蔣浪亭發生了意外,原來是因文字歧義引發的誤會。隨後即發公文,將「故市」改為「固市」。

目前,「故市鎮政府」、「故市鎮中」都用故事的「故」。為了紀念蔣浪亭興教辦學、造福鄉里,「固市中學」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渭北革命搖籃——渭陽樓

渭陽樓在臨渭區故市鎮東的固市中學內,共有兩層,坐北朝南,樓檐下的「渭陽樓」三字赫然入目。一樓為三間耳房,二樓女牆環繞,四檐飛揚如崢嶸的頭角,振翅欲飛。

1922年,由固市駐軍靖國軍首領蔣朗亭襄贊,前清秀才馬鶴汀監修,在原九郎廟舊址修建固市高等小學,1923年擴建學校,渭陽樓在1924年成立渭陽中學時建成。

當時的校長韓仲范是北大學生、共進社成員,他聘請了一批北大、北師大畢業生楊曉初等任教,為以後黨團組織的建立和發展打下了基礎。1926年5月成立了中共渭陽特別支部,方仲如任特別支部書記。從此,渭陽中學便成為渭北革命活動的中心。

渭華起義時,中共五一縣委駐地在渭陽樓,當時全縣已發展黨員400多人,團員600人。縣委書記蘇士傑、徐振化等人組織革命師生進行武裝鬥爭。抗日戰爭時期至1949年解放前,這裡一直有中共地下支部領導師生宣傳進步思想,進行秘密活動,先後有共產黨人梁益堂、李敷仁、王勉之、黃珍之、孫尚武在此執教,渭陽樓成為固中紅色革命的象徵。

渭陽樓是渭華起義的策源地之一,當時的渭陽中學因此有了「渭北革命搖籃」的稱呼。前代的人事俱已湮沒,渭陽樓卻見證著昔日風起雲湧的革命史實。(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臨渭政協文史【看完記得關注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wD2V2wBUcHTFCnfAo3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