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敘美軍遭親土武裝襲擊,美國與庫爾德人重歸於好?

2019-11-06     蘭順正

作者:蘭順正

這段時間,一直在敘利亞地區暢通無阻的美軍也嘗到了「不安全」的味道。據俄駐敘利亞衝突各方調解中心主任博連科夫表示,美國通知俄羅斯稱,11月3日一隊美軍在M4公路前往敘伊邊界方向時,距離特里·塔梅拉以西6公里的地帶遭到親土耳其武裝襲擊。雖然襲擊沒有造成美軍傷亡,但不難看出,此次襲擊事件預示著未來敘利亞局勢將更加複雜。

正在敘利亞北部巡邏的美軍車隊

美國與庫爾德重新「牽手」跡象明顯

此次襲擊如果確是親土耳其武裝所為,那麼土耳其自然難脫干係。而土方之所以這麼做,有可能是惱火美國在庫爾德問題上的反覆。土耳其10月9日在敘利亞北部發動「和平噴泉」行動,打擊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對於土耳其的行動,美國大開綠燈,在之前就宣布不會幫助土耳其或庫爾德,隨後又加速從相關地區撤軍,讓開道路使處於相對弱勢的庫爾德武裝直面土軍炮火。美國為此背上了「拋棄盟友」的惡名,而連續丟城失地的庫爾德人在大罵美國之餘,也向敘政府等尋求幫助,以防被斬盡殺絕。當時情況看似庫爾德人與美國之間已經決裂,不過筆者認為,這種「分手」只是暫時的。果不其然,在10月31日晚些時候,從土耳其領土拍攝的視頻顯示,由20輛左右、掛有美國旗幟的軍用車輛組成的車隊通過敘利亞邊境城市卡米什利,該地位於加塔尼耶以西約30公里。而一名來自「敘利亞民主軍」的軍方消息人士稱,此次美軍的行動是在魯邁蘭和加塔尼耶之間進行的巡邏,並且這將「不會是一次性的」事件。同時,美國為主導的聯軍的發言人邁爾斯•卡金斯也表示:「我們已經開始將軍隊調至代爾祖爾地區,與我們的『敘利亞民主軍』夥伴協調,以增加安全(並)繼續我們打敗(IS極端組織)殘餘的任務」。以上跡象都顯示出美國與庫爾德之間又開始重歸於好。客觀來說,敘北庫爾德勢力能在短短數年中就如此發展壯大,與美國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庫爾德人很早就希望能在該地區實現「自治」,但由於敘政府和土耳其的打壓,這種願望一直只是空想。但敘利亞內戰的爆髮帶來了機會,為了能打擊IS等極端勢力,以及推翻阿薩德政府,美國將庫爾德武裝視為主要代理人之一,並源源不斷的向其提供物資。可以說正是美國的庇護,庫爾德勢力才從小角色成為了一方大員。現在庫爾德人依舊處在強敵環伺之中,所以對於來自美國的支持具有「剛性需求」。而美國雖然此次選擇更多的偏向於土耳其,但也不願輕易放棄已經被使喚的得心應手的庫爾德人,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整體從中東收縮的背景下,美軍的存在感會逐漸淡化,但美國不會甘心將地位讓與俄羅斯等國(如美國內高層多次傳出倉促撤軍只會令俄羅斯、伊朗、阿薩德政府獲益的聲音,所以在敘利亞擁有一個聽話且善戰的代理人是十分必要的。既然各方都深信「沒有永遠的敵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那麼在此次背叛風波以後,美國與庫爾德人再次「牽手」就不足為奇了。


美軍部署敘利亞的武器以反地雷伏擊車為主

土耳其和敘利亞將繼續合作

美國與庫爾德人重新接洽以及美軍對敘利亞的回擺,不但讓美土關係的彌合變得更加複雜,也讓土敘之間的合作必須繼續下去。本來由於庫爾德人的退縮,土耳其與敘利亞政府之間原本的矛盾開始顯現,雙方為了填補庫爾德人撤離後留下的勢力真空,關係趨於緊張。如在當地時間10月30號晚上,土耳其在敘利亞北部土敘邊境城鎮拉斯艾因附近與敘利亞政府軍發生交火,交火情況十分激烈。而同日巴沙爾•阿薩德在接受敘利亞國家電視台採訪時表示,俄土協議是「暫時性的」,土耳其一天不離開敘利亞,其軍事存在帶來的消極影響就無法消除。阿薩德說道:「如果各種形式的政治手段都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那麼除了訴諸戰爭,沒有其他選擇。」看似土敘之間似乎要爆發新的戰爭,但是美軍去而復返卻讓形勢出現轉折。目前,美國五角大樓發布聲明稱:為保護敘利亞東部油田,美軍將向該地區增派武裝力量,包括15輛M1A2主戰坦克及500名士兵。而在10月28日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表示,美國將保護敘利亞油田,對任何奪取油田的企圖都將使用武力予以回應。美國的「行徑」提醒了敘利亞政府,而土耳其也從美國對庫爾德的態度上意識到需要繼續對美國施加壓力,所以土敘暫時放下了恩怨。10月31日,阿薩德改口稱,儘管土敘兩國軍隊在敘利亞北部發生對峙,但他不想與鄰國土耳其「為敵」,還表示埃爾多安和普京達成的將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趕出邊境「安全區」的協議是「積極」的一步。對於美國占領油田的行為,阿薩德直言,美國註定要離開,但「他的國家無法對抗像美國這樣的大國,結束美國在敘利亞領土上的駐軍無法很快實現」,言下之意敘利亞還要藉助其他國家的力量。與之相對,11月1日土耳其國防部發布消息稱,土方釋放了18名敘利亞俘虜,並將他們交給俄羅斯。所以未來兩國聯手抗美之勢還將維繫一段時間。


美國在敘利亞一直處於「撤而不退」的狀態

俄羅斯影響力更加舉足輕重

此次敘北衝突讓俄羅斯的影響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早前庫爾德走投無路之時通過俄羅斯向敘政府軍尋求合作;後來又是普京與埃爾多安在俄羅斯索契達成了「 150小時內停火」協議,該協議的作用可謂立竿見影,使敘北局勢大為緩和;上文中土耳其交還敘政府軍俘虜也是假手俄羅斯。而且土耳其軍隊11月1日已開始與俄羅斯軍隊在敘利亞北部展開聯合巡邏行動,確保敘利亞庫爾德人領導的人民保護部隊完全撤出土敘邊界地區(另外有消息指出約有300名俄羅斯軍人與20輛裝甲車被運往敘利亞北部)。對於此次美軍被襲事件,美國也在短時間內通知了俄方,這既可被視為是情報共享,也暗含希望俄羅斯能在暗中勸阻土耳其的用意。綜上所述,隨著各方都愈發依賴俄羅斯的左右逢源,俄羅斯在敘利亞乃至中東的影響力將更加舉足輕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GAuQG4BMH2_cNUgDMO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