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將至,農事忙,但習俗不要忘

2019-11-03     裹果園子

2019年立冬將在北京時間11月8日正式開始,目前距離立冬剩下不到五天時間。

立冬是冬季裡面的第一個季節,在古代很多地方都會把「立冬」當作重要節日來慶祝。立冬標誌著冬季正式開始,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棉衣開始上身。



立冬後草木開始凋零,蟄蟲開始休眠,人雖然沒有冬眠的習慣,但卻有著「補冬」的習俗。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是進補的好時機。日常飲食中大家可以多出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等碳水化合物與脂肪類食物。一是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而是可以起到禦寒的作用。

立冬農業活動



秋收冬種:立冬時節正是秋收冬種的好時機,全國各地農業從事者需要利用好天氣,做好晚稻的收、曬、晾,保證入庫質量。需要播種冬小麥的一定要抓住機會,巧用天氣,保證播種的質量。各地種植戶要抓好冬種、冬修水利、冬季積肥工作。

農作物管理:立冬後需要做好大棚的搭建工作,做好大棚蔬菜的管理與播種,白天要做好通風、晚上要做好密封工作。各個地區應更具天氣情況,做好防範措施。搞好清溝排水,是防止冬季澇漬和冰凍危害的重要措施。



畜牧業:只要是生命都會覺得冷,人與動物都是如此。冬季來臨後,大家一定要做好動物的保暖工作。生豬秋季防疫工作已結束,著重做好補針工作。耕牛加強放牧,吃足草料。

立冬民間習俗

休息:這個習俗現在似乎已經不存在了,在以前為了犒賞一年的辛苦,很多人都會選擇在立冬這天休息。「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現在農業從事者越來越少,這個習俗似乎已經斷了。

賀冬: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立」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作為「四立」之一的重要節氣,立冬是我國民間非常重視的季節節點之一。立冬是十月的大節,在中國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農民自己亦獲得飲酒與休息的酬勞。



食物:北方居民在立冬這天都有吃水餃的習慣,這是立冬的規矩,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立冬為什麼吃餃子?因我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F8gP24BMH2_cNUg-Rz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