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軍畫廢棄發動機,出淤泥而不染價值3000萬,專家稱化腐朽為神奇

2019-10-02     聆微藝術

冷軍畫廢棄發動機,出淤泥而不染價值3000萬,專家稱化腐朽為神奇

他畫發動機價值1898萬,後又畫出於黃泥的發動機,價值更難估量

冷軍作為超寫實畫壇的領軍人物,每當他的一幅作品問世,都將給畫壇引起一次不小的轟動,無人不感嘆於他那如同照相機般的神奇技法。不過我們常見的都是冷軍的人像油畫作品,很少去關注冷軍其他類型的作品,但其實冷軍靜物水平也不亞於人像。

而且藝術家之所以不同於常人,因為他有一雙比常人更加善於發現美的眼睛,還有一顆勤於感知美的心靈。這個觀點在冷軍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冷軍30歲那年,他來到一家回收中心。在場的老闆們看著冷軍這樣文質彬彬,斯斯文文的形象,詫異於他來到這裡的目的,冷軍卻絲毫沒有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仔仔細細地在尋找著什麼。良久後,他停在了一台破舊不堪的廢棄發動機面前細細端詳,隨即在眾人驚訝的目光里買下了這台發動機。

在我們一般人眼裡這台廢棄的發動機可能只是一堆垃圾而已,但冷軍看到了它的藝術價值,感受到了它的溫度。第二年《中國油畫》第二期刊登出了這幅以這台廢棄發動機為「模特」的作品,名字叫做《豐碑》,並且賣出了1898萬的天價。

這幅作品不僅是冷軍對藝術的挖掘,更是對時代的深刻思考。要想讀懂這幅作品,需要結合當時冷軍的創作背景,那是1994年,我國正處在工業化時代與信息化時代相交集的時期。發動機是工業化下的最佳代表,它推動衍生出更多工業化產物。之後信息化發展地突飛猛進,工業化曾經的那些優秀產物逐漸走向了沒落。

《豐碑》這幅作品仿佛一張時代久遠的老照片,廢棄的發動機呈現出黃褐色,淹沒了它曾鼎盛時期的光輝形象;它身上生鏽的螺絲、厚重的積灰,也展現了那個時代已然過去太久;它身下那一堆好似水泥塊組成的東西,代表這工業時代下時所產生的工業垃圾。而此刻,發動機本身已然成為了垃圾。

這樣的一幅作品,既是緬懷也是致敬,又是對而後到來的越來越好的新時代的嚮往。這樣具有歷史意義和人類文明的作品,已然不能用金錢來估量。

而之後,冷軍又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塗滿黃泥的發動機作品,這一幅作品,又一次刷新了人們對藝術的認知。這一幅取名為《文物新產品設計》,如果說第一幅《豐碑》中的發動機讓我們還能分析讚賞,而這一幅塗滿黃泥的發動機看完後,卻讓人沉默。這種無聲的震撼更加動人心魄。

雖然是廢棄的發動機,還渾身裹滿了黃泥,卻給人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震撼。但這幅作品最終的拍賣價格其實不高,由著名藏家唐炬以壹佰玖拾捌萬就納入了囊中,但專家們一致認為,這幅作品比之前的《豐碑》更具價值,這幅畫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巨大力量,看後給人一種澎湃的「自由」之感。

之後唐炬本來打算將這幅《文物新產品設計》釋出,唐炬為這幅作品的估價最低為3000萬,但是不知道是他的期望太高,還是那一屆的藏家未能讀懂這幅作品,最終沒有成交。

據說曾有一位攝影師在看到這幅作品後,反覆仔細觀看這幅畫,最終得出結論,確實是化腐朽為神奇,除了冷軍,無人能夠畫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zKZmG0BMH2_cNUgHH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