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為遙不可及的2020就這樣在新年的鐘聲以及人們的歡呼聲中到來了。
人生步入中年之後,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感嘆往昔。在過去的2019年中,我總會一廂情願地認為這一年有太多的事情不如我願。
然而當聽完羅振宇名為《時間的朋友》的跨年演講後,我開始平復自己焦躁的情緒。再回首並望向遠方的時候,我開始渴望2020年的新生活,並告誡自己不能再做「刻舟求劍」的人。
今天,我和大家來分享一個我們很熟悉的漢字——「新」。我想,當你我一起去了解它的字源字形、了解了它的本義後,它一定會讓你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就「新」字字形分析來看,「新」的本義當是用斧砍柴,即劈柴。
許慎《說文解字•斤部》說:「新,取木也。從斤辛聲」。章太炎在他的《論承用維新二字之荒謬》一文中也曾說:「且彼亦知『新』之為義乎?衣之始裁為之『初』,木之始伐謂之『新』。」
木之始伐便會產生柴火,即「薪」,因此,「新」亦是「薪」的本字,即「新」有「柴火」的意義。
而「新」字又是怎樣有了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常用義——與「舊」相對的意義呢?
段玉裁在他的《說文解字注•斤部》中說:「新,取木也。取木者、新之本義。引申之為凡始基之稱。」也就是說一切事物在開始之初都稱之為新,這便是「新」的引申義。
一棵樹木不斷成長,它的外表雖經歷了風雨滄桑,也許看上去已是滿目瘡痍,但是當人手持大斧將其砍伐之時,我們會發現劈開的木頭的裡面仍然保持著鮮艷的色澤,它的內里完全不同於外表那般陳舊。我想,這便是「新」——與「舊」相對的意義的由來吧。「新」是一個多麼富有哲理的漢字,如同鳳凰涅槃一樣的存在!
唐代士人在科考之前有行卷之風,目的是混個臉熟,漲漲名氣。唐代詩人朱慶餘便曾在應進士科舉前給張籍寫過一首很有意思的行卷詩,名曰《近試上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詩歌完全以一個剛剛過門的新婦的口吻寫成,詩歌前兩句寫洞房花燭和新婦堂前拜見公婆。後兩句著重凸顯了這個剛剛過門的新婦拜見舅姑時緊張的心情,生怕自己的妝容討不到公婆的歡心,給自己未來的婚姻生活埋下隱患。
詩歌中朱慶餘不僅以新婦自比,還將張籍比作新郎,而那令新婦惶恐忐忑的主考官自然就是公婆了。朱慶餘是想藉此詩來詢問張籍,自己的水平是否能夠安全順利地通過此次科考。而張籍在接到朱慶餘的這首詩後,還給他回了一首詩,寫到:
越女新妝出鏡心,
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
一曲菱歌敵萬金。
朱慶餘含蓄相問,張籍也是巧妙地予以回應。你是那越州美麗的採蓮女,自知自己是明艷照人但卻是如此的沉吟羞澀,當你張口唱出動人的菱歌時,怎會不受人們的讚賞呢?
「新婦」「新郎」的「新」便是與「舊」相對的意思。
新人結合,我們會說「新婚燕爾」,然而這個詞的最初的本義卻並非如現在所使用的這般喜慶。
在《詩經•邶風》中有一首名叫的《谷風》的詩歌,這首詩的作者是一個被丈夫拋棄的舊婦。而這首《谷風》詩如同我們所熟知的《氓》一樣,也是一首字字泣血的棄婦詩。
詩歌中的舊婦與丈夫最初的生活是困苦不堪的,但是夫妻二人在彼時尚能共苦。然而生活中最可笑的事情便是,共苦可以,但是同甘卻往往不太可能。就這樣,糟糠之妻便成了被拋棄的人,面對這一切,舊婦的哀怨無從宣洩,唯有長嘆:「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昏,如兄如弟。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宴爾新昏,不我屑以。」大家都說苦菜苦,但這滋味卻要比我現在所經歷的一切都甜美。你們新婚樂融融,親熱相待如弟兄,而我呢?自古是涇渭分明,渭河清涇河渾,然而有一天涇河停流它也會清。現在的你們新婚樂融融,從此原本夫妻的你我便是橋歸橋路歸路了。
這便是「新婚燕爾」的出處,原本是棄婦訴說丈夫休妻再娶,與新歡燕爾新婚。但是在後來的使用中,人們反其意而用,做慶賀新婚之語,反倒沒有了哀怨悽慘的情感。
我想,正如這個詞語的使用一樣,也如同「新」這個漢字一樣,當我們面對陳舊不堪的事與物時,如能突破困境,經歷刀刻斧鑿,定會有日日新的景象。
-END-
荷馬識字,專欄作家,大學教授。一個讓孩子感覺到文字溫度的媽媽,尋找文字里的故事,認識故事裡的漢字。
責編丨阿加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