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娜
一個女孩子,
要僥倖躲過多少兇險,
才能安穩度過這一生?
01
1歲時,
爸爸逝於一場意外事故,
你在夢裡喊過「爸爸」千百遍,
但媽媽回憶里那個高大而溫煦的男人,
現實中再也無法向你走來,
像別人的爸爸那樣,
把你高高舉到空中,
用胡茬扎著你說:
「哎呀,我的寶貝女兒。」
在那個落後閉塞的小鎮,
你和媽媽相依為命,
媽媽為全心全意把你養大,
推掉了踏破門檻勸她再婚的親朋,
只盼用無怨無悔的付出,
把你養得健康、美麗、優秀。
有首歌兒這麼唱: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你這根失去父愛的小草,
因為媽媽的愛,
變成了掌心裡的一塊寶。
02
5歲時,
快過春節的冬天,
媽媽帶你去城裡的商場買東西。
從未見過這麼多零食和玩具的你,
被眼前花花綠綠的豐盛吸引,
不知不覺鬆開了媽媽的手。
等想起來媽媽時,
你已經和她走散。
站在一個擺放著糖果的貨架前,
看著擁擠又陌生的人群,
你恐慌地哇哇大哭,
眼淚和鼻涕一起弄髒了小臉。
有個燙著波浪卷的阿姨走過來,
拿一根糖果笑眯眯地對你說:
「寶貝,跟我走,我帶你找媽媽。」
你遲疑地看著她,很想隨她去找媽媽,
又怕她是媽媽說的「專賣小孩」的壞人。
她強行去拽你,情急之下你大喊了幾聲
「救命,救命,放開我,你不是我媽媽」,
你的呼救,被不遠處的兩位理貨員聽見。
她們趕過來詢問究竟時,
那個燙著波浪卷的阿姨,
轉身消失得無影無蹤。
後來,你如願找到了媽媽,
也在媽媽的眼淚和擁抱、嘮叨和教誨中,
第一次懵懵懂懂地明白:
遇到危險時你有權呼救,
和好人一起搭救自己,
因為媽媽,是那麼害怕失去你。
03
9歲時,
你已經出落成一米四的大姑娘。
家族的親戚都說你越來越像爸爸。
你看著同齡的女孩子,
坐在爸爸的摩托車上去上學,
穿著爸爸買的花裙子和新皮鞋,
用著爸爸送的鋼筆和新書包,
被班裡的壞男生欺負時,
都是爸爸第一時間趕來幫忙討回公道,
你在羨慕中感到非常難過:
你沒有爸爸陪上學,
衣服和文具都是媽媽買的。
有人嘲笑你是「沒爹的孩子」時,
你也不敢和媽媽說,
生怕她知道後會更加難過。
有天在小巷口玩耍,
你被鄰居大叔叫住:
「妞,你媽讓你到我家拿個東西。」
你不明就裡地去了大叔家,
大叔把你拉進屋裡,
不由分說要摸你的身體,
嘴裡還說著什麼
「你聽話,以後誰再欺負你,
大叔保護你。」
你身體本能地反抗,
心裡又恐懼地害怕,
就在這時,
媽媽經常對你說的話在耳邊響起:
「妞,記住啊,
除了媽媽和你自己,
任何人都不能碰你的身體。」
情急之下,你邊大聲喊「救命啊」,
邊奮力推開大叔跑出去。
恰好在巷子裡撞見呼喚你的媽媽。
你哭著向媽媽說出真相,
媽媽一夜輾轉反側後,
帶你來到派出所。
鄰居大叔被抓走,
原來,在你之前,
他已猥褻過附近的3個孩子,
只有你和媽媽選擇了報案。
不久後,
媽媽就帶你離開了老家,
邊四處打工邊把你帶到城裡讀書,
遠離流言蜚語,遠離故鄉老屋。
04
13歲時,
你幾經轉學仍考上了重點初中,
你不太合群,性格內向,但成績很好,
加上你長相甜美,
被男生私下稱為「女神」,
也讓同年級的幾個小太妹非常看不慣。
有天在學校衛生間裡,她們幾個堵住你,
二話不說就上來打你,
還拽著你的頭髮往牆上撞,
罵你是「土得掉渣的鄉巴佬」。
你知道憑你自己的力量,
根本不是她們的對手,
但你更知道如果就此屈服,
她們會變本加厲地傷害你。
你當時佯裝投降,
加入她們的小團伙,
卻在和媽媽商量後,
悄悄搜集她們欺凌別的女生的證據,
然後和5名受害的女生一起,
到教務處投訴被欺凌的遭遇。
後來,在家委會的強烈譴責下,
那些小太妹被迫轉了學。
那件事之後,你在日記里寫道:
我從來沒有想過去傷害誰,
但如果有人非要傷害我,
我必定也不會讓他得逞,
因為我不僅要為自己而活,
也在為艱難的媽媽
和天堂的爸爸而活。
05
18歲時,
你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第一次長時間離開媽媽,
來到高樓聳立、霓虹閃爍的大城市。
這是一個嶄新的世界,
也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嶄新的你,決定擁抱更多人,
用知識和能力打開更大的世界。
你大一時就過了英語六級,
和宿舍的4個姐妹關係很好,
把媽媽寄來的家鄉特產分給同學吃。
其中,和你關係最好的一個室友,
是一個性格豪爽、社交很廣的女孩子。
你被她那種走到哪裡,
都氣場很大的魅力所折服,
就像尋找生命中因為父親缺席,
而一直缺失的力量和權威那樣,
不由自主地信賴她。
大二那年「十一」長假前,
買回了車票準備回家陪媽媽過節的你,
在那個女孩子的鼓動下第一次去了酒吧。
到了後才知道,除了你們倆,
她還約了兩個陌生男性。
一開始,大家玩得很開心,
他們不停地和你碰杯,
你不勝酒力喝暈後,
兩個男人開始對你動手動腳,
你反抗,他們竟扇你的耳光。
而那個自稱是你最好朋友的女生,
竟然對這一切置若罔聞。
巨大的羞辱和絕望襲來,
你雖然頭暈得厲害,但意識清醒,
在他們試圖聯合控制你時,
你推開他們,跌跌撞撞地跑出酒吧,
攔上了一輛計程車。
他們從後面追上來,
截著計程車不讓你走。
你不開車門,哭喊著對司機說:
「快走,快走,救救我,
他們是壞蛋,
趁我喝醉欺負我。」
好心的計程車司機一踩油門,
把那三個人甩在身後。
你回學校的第二天,
警察找到你,告訴你一個消息:
當天帶你去酒吧的那個女孩子,
遭到兩個男人輪姦後精神失常。
後來,那個女孩子退了學,
那兩個男人被判了重刑。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
你推開宿舍的門,
看到那張空蕩蕩的床,
就會想起那個曾是你最好朋友的女孩子。
06
26歲時,
研究生畢業的你,
來到一家國企上班,
立足大城市,把媽媽接到身邊,
成了整個家族裡稱讚的好孩子。
一次偶然的機會,
你認識了一個比你大9歲的男人。
大概是一小缺少父愛,
你輕易就被這個穩重成熟的男人打動。
你捧出所有真心對他,
就像一個小女孩終於找到了
遺失在童年裡的那份珍貴的禮物。
一開始,你們也是幸福的,
甚至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但漸漸地,
你發現他溫文爾雅的面具下,
有一副兇狠殘暴的面孔。
他總是疑神疑鬼地查你的行蹤,
總是一言不合就伸出拳頭,
總是在你說離開他時,
以自殺威脅你不要走。
你被他的寵溺和虐待控制,
想離開,又走不了。
但,在訂婚的前一夜,
因為酒席座位的問題,
他再次把你打得鼻青臉腫後,
你最終鼓足勇氣,
推開門跑了出去。
雖然,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
他騷擾你,恐嚇你,跟蹤你,
你都一邊報警求救一邊勇敢反擊:
老娘不怕你,有種你死去!
後來,他遇見了新的可控對象,
漸漸放過你。
而你也度過這場情感危機,
在歷經20年的坎坷和抗爭後,
來到了人生的開闊地。
07
29歲時,
你結婚了,丈夫是你的學長,
他讀研時就暗戀你,
直到在一次研討會上再次遇見你。
他不怎麼善言談,家境也不太好,
但他願意花很長很長的時間,
聽你說話,給你做飯,陪你逛街,
把你從一個野蠻女友
寵溺成一個溫柔女孩。
結婚前,你問他:
「你會永遠愛我嗎?」
他一下愣在那裡,不知如何回答。
你失望地問:「不愛我為什麼要娶我?」
他想了想說:
「我要先永遠愛自己,
照顧好我的健康和身體,
遠離一切危險和病患,
躲過一切災難和意外,
這樣才能留在你身邊守護你,
再也不讓你像失去爸爸那樣,
失去我。」
你哭了,哭得那麼痛,那麼幸福。
結婚那天晚上,你夢見了爸爸,
夢境中,他的模樣前所未有地清晰,
他穿著西裝,打著領帶,
把穿著婚紗的你的手,
交到你丈夫的手裡。
你哭著從夢中醒來,
看見的是丈夫那張熟悉而樸厚的臉。
08
33歲時,
你成了一個3歲女孩的母親。
你和丈夫換了套帶有陽台和書房的大房子,
媽媽跟著你們幫忙照顧小孩。
不忙時,你會給女兒讀繪本,
講小紅帽和狼外婆的故事,
會帶她去超市購物,
告訴她和家人走失的種種預案,
陪她一起洗澡,
提醒她褲衩背心覆蓋的地方,
外人不能摸,如果被摸了,
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媽媽。
你在一邊工作一邊養育中,
和忙碌的丈夫帶上女兒旅行,
教她怎麼和陌生人建立連結,
怎麼去觸摸人性的善,
如何去分辨人性的惡,
在危險時如何保全自己,
在順遂時如何保持警覺。
女兒一天天長大了,
她越來越像她的爸爸。
關於生命教育,
她聽到最多的一句是:孩子,你有權呼救。
這一課的所有故事,
來自外婆給她講的媽媽的故事,
來自媽媽給她講的成長的故事,
也來自爸爸給她講的自己的故事。
在這日復一日的愛和教誨里,
她向美好而獨立的18歲走去,
亭亭玉立,無畏無懼。
這是每一個如小草般的姑娘,
本該擁有的未來。
也是每一個養育孩子的父母,
本該懷有的期待。
更是這片土地和這個國家,
本該為所有子民,
提供的安全和公平、自由和信賴。
佛曰:
一個人,
要隱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過這一生?
我問:
一個女孩子,
要躲過多少兇險,
才能安穩地走完這一世?
佛答:
唯有公平,
唯有愛。
故事背景:
這兩天,18歲女生李心草溺水死亡的消息,牽動了很多人的心。
李心草出生於單親家庭,9個月大時父親死於礦難,是媽媽陳美蓮一手把她拉扯大。她學習很好,從小城考到昆明理工大學,大一時就過了英語六級。
9月9日,她和要好的室友任某去了酒吧,遇見任某約的兩個男人。酒吧服務生證實,她喝醉了酒,和身邊的男女吵鬧後,跑到門外。
計程車司機證實,李心草跑出酒吧,坐上計程車,但被追上的男人勸說後,又下來了。她下車後很快向江邊走去,後面跟著兩名男子。
計程車司機的證詞
而等她回家過「十一」的媽媽,接到派出所的通知時,她被警方通報為「醉酒溺亡」。
後來,在救援隊的幫助下,李心草被找到,以冰冷的屍體和任媽媽怎麼哭喊再也無應答的悲劇。
她媽媽不相信她會自殺,就一次次向昆明警方討說法,並在警方提供的監控里,看見了女兒出事前曾遭疑似猥褻和扇耳光。
走投無路之下,媽媽含淚寫下《一個母親的血淚控訴:誰能告訴我一個真相?》(網上搜索可看到),並引發全國網友的關注和轉發。
李心草媽媽的控訴書截屏
一直關注這個新聞的我,腦海中一直盤旋的疑問是:
李心草當時如果乘坐計程車沒有下來,而是向計程車司機求救離開現場,那麼她是否就能避免這場不幸?
悲劇沒有如果。但悲劇帶來反思。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接觸過很多姑娘,特別是年輕的姑娘,她們遭受過傷害,也在負重前行。
從她們身上,我發現了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那就是,很多姑娘在遇到傷害時,因對風險評估不足,出於對人言的畏懼,對壞人的恐懼,對親人的愧疚,在遇到性侵、欺凌、受騙和暴力時,常常忘記呼救。
所以,不管是情感諮詢,還是回覆信件,我常對姑娘們說的話是:
愛你的人,有權聽到你的呼救。你愛的人,值得你拚命呼救。遇到危險,你要學會自我營救。
面對惡人,不要戀戰,不存僥倖,學會逃跑,及時求救。你唯有好好活著,才有機會看見惡人自有天收。
於是,今天,我決定創作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和新聞不一樣的故事。一個我希望如此中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一個女兒的私心,一個女人的想像,一個媽媽的祈禱。
它寫給所有姑娘。寫給所有像小草一樣卑微又像小草一樣堅韌的生命。寫給所有像大地一樣無私又像大地一樣深情的父母。
願法律彰顯。
願真相大白。
願逝者安息。
願生者智慧。
——結束,是另一種開始——
閒時花開:作者劉娜,80後老女孩,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能寫親情愛情故事,會寫親子教育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