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濕說扁豆

2022-07-31     PSM藥盾公益

原標題:健脾祛濕說扁豆

作者: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副主任中藥師 鍾成

白扁豆

為豆科植物扁豆的成熟種子,性味甘平,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補虛止瀉的作用。在藥食同源的藥材中,白扁豆被李時珍稱為「上品」,《本草綱目》記載:硬殼白扁豆,其子充實,白而微黃,其氣腥香,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陰氣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之病,消暑除濕而解毒也。

主產於我國江蘇、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呈橢圓形或卵圓形,表面黃白色,稍有光澤,有的可見棕黑色斑點,一側邊緣有白色種阜呈眉狀隆起,剝去後可見凹陷的種臍,緊接種阜的一端有珠孔,另1端有短種脊。質堅硬,種皮薄而脆,內有角質化子葉2片,黃白色。氣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氣。一般以粒大、飽滿、色白者為佳

營養價值很高,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達57%左右,此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泛酸、酪氨酸酶等多種成分。現代藥理研究表面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抗氧化活性、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臨床常用於腹瀉、嘔吐等脾胃腸道疾病的治療,還能解暑、清熱、治感冒,並可解多種毒,治酒毒、河豚魚毒及某些藥毒所引起的嘔吐及吐瀉等。

需要注意的是,因白扁豆中含有的細胞凝集素A不溶於水,可抑制實驗動物生長,甚至引起肝區域性壞死,而加熱後可使其毒性大大減弱,因此白扁豆生用宜慎,臨床用炒白扁豆居多。

下面介紹幾種白扁豆的食療方法

1、炒白扁豆100g,水煎服,連湯帶豆同服,功能固胎止帶,適用於婦女帶下,胎動不安,嘔逆等。

2、白扁豆粥:取炒白扁豆20g,小米50g,洗凈後一齊下鍋煎煮,煮至豆爛粥熟即可,每日可服2次,功能補脾益胃,和中止瀉,適用於脾胃虛弱,慢性腹瀉等證。

3、炒白扁豆100g,用米水浸泡後,去皮,加紅糖20g,山藥40g,煮熟後服用,每日2次,功能健脾化濕止帶,適用於脾虛有濕,赤白帶下等證。

注 意 事 項

1、凡患瘧疾及寒熱病患者應忌服。

2、一定要煮熟才能食,最好用炒白扁豆或將白扁豆悶熟再吃。

3、白扁豆含的嘌呤較多,所以痛風和高尿酸患者一定要少吃。

審稿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王若倫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e7763b26454e1a420b8ca3145681f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