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一封長達15頁、羅列了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旭東在企業管理中存在諸多不當行為的內部信,於10月12日在網絡上引發關注。
10月13日,IBM官方向經濟觀察網確認了這封內部信的存在,並回應:「高度重視並徹底調查任何可能違反公司商業行為準則的行為。我們不對員工的個人情況進行討論,將繼續專注於服務大中華區的客戶。」
經濟觀察網獲悉,該信落款的「一個深愛IBM的IBM中國普通員工李紅焰」,為IBM大中華區原數據、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業務(DAA)的總經理,是一名加入IBM已有26年的老員工。
這封信陳述了事件起因。
2024年9月30日下午,陳旭東以李紅焰第三季度業績未達標為由,決定IBM大中華區與其解除合同。李紅焰在10月8日凌晨向全體IBM中國同事發信並稱:「秉承善意報告陳旭東董事長潛在的錯誤舉動及不當行為。」
26年老員工「硬剛」大中華區一把手
李紅焰在信中列舉了陳旭東收受渠道饋贈、私下泄漏公司機密、決策失誤、拉幫結派、任人唯親、對不聽話的員工打擊報復等問題。
經濟觀察網向陳旭東求證,截至發稿前,陳旭東未回應。
公開資料顯示,陳旭東曾於1993年加入聯想集團,先後擔任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中國及亞太新興市場總裁,聯想移動業務集團總裁以及摩托羅拉管理委員會主席等職務。
陳旭東在聯想工作24年後離職。2017年5月17日,離開聯想一天後,陳旭東在三胞集團走馬上任,擔任全球高級副總裁,分管三胞集團全球3C零售和新奇特業務。
未滿一年,2018年3月,陳旭東加入美團點評集團擔任高級副總裁,負責大零售事業群B2B事業部。陳旭東在美團工作了一年零一個月,於2019年4月出走,加入紫光集團擔任常務副總裁。
2022年3月,IBM任命陳旭東為大中華區總經理。彼時,作為上司的IBM亞太區總經理Paul Burton對陳旭東以軟體工程師的身份開啟職業生涯加以讚譽,稱其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商業領導者。
加入IBM 2年半,陳旭東作為IBM大中華區的一號位,被IBM 26年老員工曝出多條違反IBM《業務行為準則》的行為。
截至發稿,記者未能與李紅焰取得聯繫。
IBM中國的官方公眾號曾在2023年3月發出一篇李紅焰的自述。文中,李紅焰回憶了自己加入IBM 25年的成長經歷,稱在IBM養成了「科技向善」的價值觀。
李紅焰將自己與IBM同行形容為「一個啟發與被啟發的過程,是一個讓彼此都變更好的旅程」。她說,IBM還在築新夢,而她也會與之同行。
2024年10月8日凌晨,李紅焰在內部信中寫到,離開IBM,選擇去當一名普通老師。
調整中的IBM中國再出管理問題
於2021年關閉了運營超20年的中國實驗室後,IBM在2024年進入「入華40年」的關鍵節點,又一次對大中華區展開調整。
8月末,IBM宣布將IBM中國下屬的CDL(IBM中國研發中心)和CSL(IBM中國系統中心)兩個部門徹底關閉,其中涉及裁撤的研發和測試工程師等員工規模超過1000人。
當時IBM官方稱,在中國市場的戰略重心已轉向民營企業和在華外企,擴展到大中華區的戰略重點主要是挖潛重點大客戶、突破新市場、大力拓展渠道。
陳旭東在9月9日出席IBM 2024業務戰略更新暨華南大區夥伴招募大會時稱,在新的組織架構下,IBM將發力重點區域、重點渠道和重點行業,與合作夥伴們一起服務好民營企業、跨國公司等重點客戶,幫助他們打通從試驗到規模應用的生成式AI之旅。
短短月余,陳旭東被原本負責AI相關業務的李紅焰在公開信中「硬剛」。
李紅焰指出的種種,在研究績效管理和人才管理的資深專家、穆勝諮詢合伙人婁珺看來,都有條有款可依,「如果內容為真,一把手難辭其咎」。
婁珺對經濟觀察網稱,外企的管理相對規範,強調法治大於人治,缺點是缺乏靈活性,優點是制度環境公平公正。李紅焰指出的大多數問題都針對陳旭東的職業素養,最值得關注的應該是績效調整一事。
「在績效管理這個影響員工利益分配的領域,外企更強調貫徹法治精神。每一個績效計劃的確定,都是公司和員工之間的契約,考核指標、目標設定、計量方法、兌現方式都是事先說好的。」婁珺認為,員工在這種環境里,對自己的權利義務特別敏感,契約稍被破壞,就會引發若干渠道的投訴。
婁珺認為,當前的經濟環境和國際形勢,對IBM這類外企在中國的經營極具挑戰。一把手在業績壓力之下,向下級傳遞寒氣是必要的,但在外企的治理環境里,要傳遞寒氣不能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不能快到考核期末了才針對部分人員新增一個降級降薪的條款」。如果李紅焰信中所說的「甩鍋」為真,臨到下半年第一個考核周期Q3(第三季度)屆滿,才突然調整績效兌現方式,這種管理可能過於隨意了。
婁珺認為,IBM這樣的大型企業之所以能「大象跳舞」,極需一把手具備統籌能力,不能單線程抓業務、訪客戶,應該多線程做經營、做管理等。
公開信引發外界對IBM中國內部管理問題的關注,在官方給出調查結果前,事件仍在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