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向上發展的長安汽車,究竟手握什麼硬核「王牌」?

2023-06-21     信息時報

不斷刷新營收歷史新高、企業盈利性持續向好、市場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積極在新能源賽道上排兵布陣……近年來,業界看到了一個品牌正持續向上升維的長安汽車。就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十五屆重慶國際汽車展覽會上,長安汽車更是攜一眾硬核產品登陸現場,直接向公眾展示了向上而生的長安汽車是如何的朝氣蓬勃。今日,時報君就從技術、產品和格局三個維度出發,著手分析長安汽車實現品牌向上的秘訣。

第一要義:手握多項新能源、智能化核心技術

有道是核心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得技術者得天下。在電動化、智能化成汽車行業發展主趨勢的當下,有見地的長安汽車早已開始了縝密的布局。加快推進智能化「北斗天樞計劃」和新能源「香格里拉計劃」,發力布局新能源和智能化技術……漸漸地,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智能化領域收穫了累累的碩果,比如掌握智能低碳核心技術600餘項,掌握視覺感知、多模融合等200餘項核心技術,掌握新能源「大三電」等核心技術400餘項、專利申請量僅2022年就多達4745件。

這些亮眼的數據,是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智能化領域上的超強技術儲備力的一大體現,更是長安汽車在汽車行業轉型升級之際拔得頭籌的關鍵籌碼。

目前,長安汽車已掌握涵蓋氫燃料電池系統、長安智電iDD、原力電動的三大新能源動力,以及由MPA架構、EPA架構、CHN平台和SDA架構組成的四大新能源、智能化平台架構。這些技術創新,對汽車行業來說有樹立技術標杆之意,對消費者而言又是能應對當下新能源出行痛點的解決方案。以長安智電iDD為例,該技術以高聚能電池、高效能動力、高智能電控為硬體支撐,創新開發了AI智慧節能系統和衡溫智慧安全系統,這就意味著搭載了長安智電iDD的車輛可以有更穩定的續航表現,不用擔心冬季低溫續航大打折、夏季高溫電控不穩定有安全隱患等問題。原力電動亦是如此,該技術能實現在-30℃極端環境下,每分鐘電池溫度提升可達4℃,車輛動力性提升50%,充電時間縮短15%,疊加智慧能量管理控制的賦能後,還可帶來1200km的超長里程,這是長安汽車賦予消費者的一個新能源出行新選擇:無里程焦慮、充電無壓力、動力性能也隨時在線。

第二要義:豐富高能的產品矩陣大獲市場認可

超水平的技術儲備是車企持續創新發展的底氣所在,但如若這份技術實力只停留在理論層面並未有應用、普及的話,顯然還是「紙上談兵」的把戲。只有把可靠的高新技術最終應用到車型產品上,車企才能讓更多消費者真正擁有更好的用車體驗。為此,長安汽車在大力發展智電iDD、原力電動、諸葛智能等新能源、智能化核心技術的同時,還在不斷優化品牌布局,實現品牌價值向新、向上發展,而近年來推出的深藍汽車、阿維塔品牌,也已與長安主品牌一起形成了相互支撐的品牌架構。

就目前來看,長安汽車完成了涵蓋燃油、插混、增程、純電、氫電等多種動力形式的產品布局,旗下汽車品牌類型從主流大眾到年輕化、高端皆有,可以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優質購車選擇。

假設一下,如果你的使用場景主要以全家出行為主,你會對車輛的空間、乘坐體驗以及安全性能有很高的要求,也會更偏向能兼顧出行經濟性和駕駛樂趣的用車體驗,那麼這台累計銷量已超200萬輛的「明日座駕」長安CS75會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追求「鮮衣怒馬,風馳電掣」,那麼這台內外顏值雙在線,又有藍鯨1.5T澎湃動力充分釋放運動潛能的UNI-V值得考慮,畢竟它還是月銷破萬輛的明星選手。如果你對新能源化接受度高、對智能科技體驗感興趣的話,已是20萬級爆款新能源產品的深藍SL03、累計鎖單已超1萬輛的阿維塔11都可以納入你的考慮範圍,因為它們都集長安汽車多年的行業經驗、技術沉澱於一體,代表著長安汽車在新能源與智能化領域上的進階成果。即便你只是需要一台普通小車代步,今年5月銷量達1.2萬輛的長安Lumin,也能在更大限度滿足日常用車需求的基礎上,賦予你更多出行的精緻感。

當然,上述羅列的這些用車需求並不能囊括全部消費者的觀點,但長安汽車的產品布局覆蓋入門、主流、高端三大細分市場,且款款皆精品,其中更是不缺輕輕鬆鬆就能實現月銷破萬輛的爆款車型。全面且合理,硬核且強大,這樣的產品布局不僅有可靠穩定的創新技術做支持,還有眾多消費者的青睞與認可做背書,這便是長安汽車集團今年5月銷量突破20萬輛、同比增長32.5%的底氣所在,也是長安汽車品牌向上時迸發的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所在。

第三要義:用「海納百川」的大格局定義發展新高度

有領先技術和硬核產品做後盾的長安汽車,能在國內市場上斬獲更多消費者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作為有擔當的民族汽車品牌,長安汽車想做的和能做的可不止於此,它還把眼光放遠至海外,用「海納百川」的大格局定義發展新高度。

放眼全球,長安汽車擁有14個基地,33個整車、發動機及變速器工廠,10個重點海外市場,400餘家海外銷售與服務網點,產品遠銷70餘個國家和地區。即便是單看研發領域,也能發現長安汽車加速拓展海外市場實力之雄厚,其「六國十地」全球研發布局,建設有16個技術、產品研發中心,擁有全球30個國籍的工程技術團隊1.7萬餘人,其研發能力十二年在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名列行業第一。

而為更好地「走出去」,借2023上海車展舉辦之際,長安汽車發布海外戰略「海納百川」計劃,力爭到2023年海外市場投資突破100億美元,海外市場年銷量突破120萬輛,海外業務從業人員突破10000人,將長安汽車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車品牌。

為此,長安汽車著力推進「五大布局」: 加快產品和產能布局、強化品牌建設布局、加強營銷服務布局、加快完善市場布局和加強組織、人才布局。其中的一些內容值得期待,比如到2030年將推出60餘款全球產品,到2030年力爭打造2款全球銷量突破50萬輛級的產品,將在海外布局超過50萬輛的產能,到2030年將在海外市場建立20餘個本地化營銷組織、海外網點數量突破3000家,2030年之前將進入全球90%以上的市場,到2030年長安汽車海外業務從業人員將突破10000人等。

這些值得期待的內容只是長安汽車「海納百川」計劃中的其中一部分高光時刻,隨著「五大布局」的逐步落實,長安汽車「海納百川」計劃的「四個一」發展目標也會逐步被實現。而長安汽車也會在充分發揮自身行業優勢和技術優勢下,以獨到的眼光與「海納百川」的格局,一步步將自身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車品牌。

時報有言:

如果說在技術和產品層面持續發力是「扎進去」的表現,那麼有序部署落實「海納百川」計劃就是長安汽車「走出去」的證明。要知道,在過去自主品牌還未站穩腳跟、外來車企掌握市場話語權的時候,自主品牌是沒法去爭奪海外市場。但近年來,以長安汽車為代表的自主車企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優勢,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有了一席之地,也在全球範圍內開疆闢土,推新產品、建造工廠、完善服務,海外市場布局進一步完善,國際競爭力也得到了明顯提升。可見,長安汽車有「海納百川」般的大格局,不僅踏實做實業、造好車,實現品牌向上升維,還志在把中國汽車帶出去,讓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國汽車智造的實力與魅力。

(專題丨撰文 羅曉彤,車企供圖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d91a3cb14461585ffa4271be916b4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