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線
編輯| 文刀
近日,無錫航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航亞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獲上交所受理。
招股書顯示,航亞科技是一家專業的航空發動機及醫療骨科領域的高性能零部件製造商,專注於航空發動機關鍵零部件及醫療骨科植入鍛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近期,上交所更新了其問詢函的回覆,但其中不合理處頗多:公司開業半年,原大股東就離奇讓出控制權;公司眾多高管以及大批核心技術人員均為實控人昔日下屬跳槽,原公司竟未簽競業協議。
創始人之一齊向華在國企任職期間未離職即與他人合夥創辦航亞,或涉嫌違規。更值得玩味的是,招股書顯示,齊向華入職航亞5個月後,其之前在國企的領導,航亞科技現任董事長、大股東、實控人嚴奇便走馬上任。
國企高管任職期間違規設立公司
招股書顯示:2013 年 1 月,儲文光、黃勤、齊向華三人共同出資設立航亞科技的前身航亞有限,註冊資本 8,000 萬元人民幣。
價值線研究院發現,在航亞有限成立之日,創始人之一的齊向華正在一家名為無錫透平葉片有限公司(無錫透平)的國企中擔任技術總監,直到2013年9月才離職,並於2013年10月擔任航亞有限總經理。
公開資料顯示,無錫透平始建於1979年,是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旗下的核心國有控股上市企業。2006年,上海電氣集團以無錫透平為主體,組件上海集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價值線研究院在無錫透平葉片有限公司的官網上看到,無錫透平2007年-2008年開始將目光投入航空領域,擁有大量航空航天業務,其中就包括航空發動機葉片,航空發動機結構件、航空發動機盤軸件/旋轉件等,與航亞科技的現有的業務較為相似。
航亞科技主營業務及收入(來源:招股說明書)
身為國企高管,在離職前創立公司,且與其任職公司形成競爭關係,齊向華所為明顯違反了相關國家法律政策。
根據2009年出台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應當忠實履行職責。不得個人從事營利性經營活動和有償中介活動,或者在本企業的同類經營企業、關聯企業和與本企業有業務關係的企業投資入股。
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不得利用企業的智慧財產權、業務渠道等無形資產或者資源,為本人或者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關係人謀取利益。
這條規定同樣適用於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成員以外的對國有資產負有經營管理責任的其他人員。作為國企技術負責人,齊向華當在此列。
更值得玩味的是,招股書顯示,齊向華入職航亞4個月後,即2014年2月,其之前在無錫透平的領導,航亞科技現任董事長、大股東、實控人嚴奇完成了其在無錫透平的離職手續,隨後走馬上任航亞。
開業半年為何換大股東,回復函存漏洞
招股書顯示,嚴奇1966年出生,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高級工程師。1988年7月至2005年8月,歷任無錫葉片廠(即無錫透平前身)處長、廠長兼黨委書記等;2005 年9 月至 2014 年 2 月,歷任無錫透平執行董事、總經理兼黨委書記。
根據此前上海證券報對嚴奇的專訪,航亞有限在創立之後,並未立即開業,其開業日期為 2014 年 5 月,即嚴奇入職的兩個月之後。隨後公司股東出現巨大變更。
根據招股書, 2014 年 11 月,航亞有限第一大股東儲文光將其持有公司 30%的股權轉讓給嚴奇;齊向華將其持有公司9%的股權轉讓給沈稚輝;黃勤將其持有公司 14.29%的股權分別轉讓給嚴奇、沈稚輝、阮仕海。
公司開業半年後,航亞有限的創始人、第一大股東就交出了控制權,退居幕後。這點引發了上交所的強烈質疑。
上交所要求儲文光說明:在創立公司不久即讓出控制權的背景及合理性,以及儲文光、黃勤、齊向華在有限公司設立時是否與嚴奇、沈稚輝、阮仕海存在股權代持、委託持股等利益安排。
針對上交所的質疑,航亞科技稱:2012 年其得知有國際公司在國內尋找發動機葉片供應商,出於對航空發動機關鍵零部件製造行業良好前景的判斷和該業務機會信息,儲文光決定於 2013 年與黃勤、齊向華共同設立發行人,擬開展相關業務。
由於航空發動機葉片和整體葉盤的工序複雜、技術要求高、質量要求嚴,且在成為客戶的合格供應商前需取得多種資質和認證。公司在成立後連續虧損且預期短期內無法實現盈利。儲文光認為公司要取得成功,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更需要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行業資源以及管理經驗的人員進行統籌協調,而其自身下屬產業較多,精力有限,自身也缺乏航空行業經驗,因此決定放棄控制權,將控制權轉讓給具有行業豐富經驗的嚴奇。
這種說法,十分無力,在公司初創時,難道作為主要出資人,儲文光就沒有想到作為高科技產品的航空發動機葉片不好造嗎?沒有考慮到成為客戶的合格供應商前需取得多種資質和認證嗎?
回復函中還提到儲文光因公司成立後連續虧損而轉讓公司。但從公司開業運營,到轉讓股權,僅經歷了6個月時間,對於投入巨大的航空發動機葉片產業,這點時間真的等不了嗎?
而老下屬齊向華參與設立的航亞有限,在嚴奇到崗後才正式開業,是否嚴奇在公司籌備初期就參與其中?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利益安排,確實令人疑竇叢生。
實控人挖走大批前東家骨幹
招股書顯示:嚴奇到崗之後,大量無錫透平的骨幹業務人員開始湧入航亞科技。
公司現任總經理朱宏大,1994 起即在無錫葉片廠任職,此前是無錫透平的副總經理,2016 年7月任職航亞科技。
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邵燃,1990 年7月至 2005 年 9 月,歷任無錫葉片廠廠長助理、副廠長等;2005年9月至2016年6月,歷任無錫透平葉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黨委書記等。
副總經理薛新華,1992 年11 月至 2015 年 2 月,曾先後於無錫葉片廠/無錫透平任製造部長、市場部長等;2015年2月至航亞科技任職。
副總經理井鴻翔,2016年6月入職航亞科技,此前歷任無錫透平項目工程師、鍛造車間主任、生產統籌部部長等;
醫療事業部李湘軍、職工監事汪強、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丁立、葉片事業部副總經理龐韻華、整體葉盤產品經理賀明、工程技術一部經理張學良等人,均是無錫透平的前員工。
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共有12名,其中僅3名不是無錫透平前員工。
但公司在問詢函中稱,發行人實際控制人嚴奇,高管朱宏大等,監事沈稚輝、汪強等,核心技術人員邵燃、齊向華、李湘軍、龐韻華、張學良、季瑾等,未與曾任職單位無錫透平之間簽署任何的競業禁止協議,也從未自無錫透平領取競業禁止補償金,對無錫透平不負有競業禁止義務;相關人員曾與無錫透平簽署過相關保密協議,根據無錫透平確認:相關人員不存在任何違反保密義務或其他國有企業及無錫透平相關規定的情形;其已知悉相關人員從無錫透平離職後與航亞科技簽署勞動合同,前述人員入職航亞科技前均已從無錫透平離職,不存在任何損害無錫透平權利或權益的情形。
針對航亞科技IPO過程中的其他問題,價值線將持續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XVba3MBiuFnsJQVIZZ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