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4點,你就可以成為一個不可或缺、舉足輕重的人

2019-10-21     聊史補丁

機器人來勢洶洶,你是個「必需的人」嗎?我不是頭牌,但有個人品牌。

皇帝的羊為什麼不來我門口吃草,後宮佳麗操碎了心

文:羅西

古代,有個皇帝還算有趣,後宮佳麗3000人以上,晚上要與誰睡覺,也是國家大事啊,不能馬虎,最好還要公平一點,於是他養了一隻羊,每天放羊吃草,羊當天在哪一個佳麗門口吃草,當天就去哪寵幸。

有個妃子,冰雪聰明,是讀理工科的料,她居然知道羊愛吃咸,所以她就暗裡在門口的草地上噴洒鹽水……

於是,皇帝天天都去她那裡打 call。

她成了後宮頭牌、品牌。

人工智慧時代,天天都有新聞說,機器人要代替某某行業,人心惶惶。

怎麼做才可以像那個撒鹽水的妃子一樣,成為人生贏家?

金融界巨子羅塞爾·塞奇說:「一個年輕人,如果既無閱歷又無背景,只有自己可以依靠。那麼,他最好的起步方法是:首先,獲得一份工作;第二,珍惜你的第一份工作;第三,培養勤奮、忠誠敬業的習慣;第四,認真學習和觀察,獲取真經;第五,要努力成為不可或缺、舉足輕重的人;第六,成為一個謙虛、有修養的人。」

在這裡,核心主題就是怎麼做個「不可或缺、舉足輕重的人」。

兩個食人族的人應聘進了某公司。公司人事主管知道這兩個傢伙每天都要吃人,於是警告他們:「如果你們膽敢在公司里吃一個人,你們就會立即被炒掉!」

兩個食人族唯唯喏喏地答應表示絕不會在公司里吃人。

兩個月過去了。公司里平安無事。 突然有一天,公司發現負責打掃公司衛生的清潔工不見了。於是人事主管非常氣憤,找來兩個食人族怒斥,並當場炒掉了他們。

出了公司大門,一個食人族馬上對另一個抱怨起來:「我一直警告你不要吃幹活的人,你就是不聽!我們兩個月來每天吃一個經理,沒人發現。你看現在吃了清潔工,他們馬上就發現了!你真是個豬!」

這只是個笑話,但是,你想過嗎,有朝一日,你被食人族幹掉,會有人發現你的命案嗎?會有人心疼嗎?會有人心裡若有所失嗎?

每個公司里,都有一些人的位置是牢不可破的,他對單位或者其他員工都有其舉足輕重的作用,誰也離不開他,你是這樣的人嗎?也許你沒有什麼頭銜,甚至只是個保潔員,但是,大家需要你嗎?你有影響力嗎?

而個人最強大與有意義的「影響力」,應該是你的獨特性。

原來在央視「做飯的劉儀偉」就是很典型的個案,他從中央台消失後,很多觀眾都很不適應,還到處打聽他的下落。後來他的上海主持一檔「東方夜談」節目,仍然很火,我發現一個細節,該欄目的廣告居然還有他當年「做飯」時的贊助商,他的鮮明特點,往往帶給他獨特的一塊人生財富,而且如形如影地跟隨……

有人也許工作認真、賣力,但是仍然沒有什麼舉足輕重的作用,仍然處境險惡,或者寂寞無人知,因為公司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人力」。

過去我們有個想當然的觀念:以為只要夠投入,就能把事情做好,卻忽略了專業性與準確性,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方向不對,著力點失焦,就可能白費力氣。如果不能讓自己更專業更獨到,就無法成為人才,只能淪為人力。

人力隨處可得,人才卻需要發現、培養,更需要個人用心經營與維護。

你可以不是No. one,但是,你要做個「必需的人」;你不是人力,而應該是人才,而且是有個人品牌的人才。

把自己當品牌來經營,可以創造獨特的附加價值,同業只要想到你所從事的領域,就能馬上想到你。建立個人品牌已不是自由工作者成名、接案的專利,而是現代職場上的生存法則,因此上班族也要有自己的個人品牌。

從短期目標來看,或者說從投機的角度考量的話,你可以從下面幾點著手去努力。

1.忠誠:這比較抽象,老闆也看不出來,那麼就「聽話」吧。「會聽話」就是一種最簡潔的溝通能力。

2.多能:有了好專業還不夠,要一專多能。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單位提供某種培訓,一定得參加。

3.態度:接到工作要立刻動手,迅速準確積極及時完成,要給人感覺你「認真而快樂」,沒有被逼的感覺……大家都有相類似的專業背景,這時老闆看重的就是你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

4.細節:比如早到。魔鬼在細節里,上帝也藏在小事瑣事裡。別以為沒人注意到你的出勤情況,上司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能提早一點到公司,就顯得你很重視這份工作。那天,在一飯局上,一個長得像張學友的先生笑著問我:「你是點兵爸爸吧!」

第一次有人這麼「稱呼」我:點兵的爸爸。我突然驕傲起來。

然後「張學友」自我介紹說,他是點兵的同事,非常欣賞喜歡點兵,每天上班是第一個到崗,下班是最後一個。

一個20歲的少年、長得像富二代的黃點兵一直被他的所有師傅與同事喜歡,真的了不起。

救場:不計較。工作邊際不斷在擴展,不要老是以「這不是我份內的工作」為由來逃避責任。與老闆說話,不要動不動用「因為」為自己開脫,要有「我承擔」的形象。

所謂「不可或缺的地位」往往就是靠這樣一次次救場來確立的。

順便再表揚一下兒子,他在實習的時候,午休時間他就常常跨部門跑,主動攬活干,他喜歡。結果,大家更喜歡。

個人ID時代,我們都應該有個長遠理想:建立個人品牌。你是品牌,你就有話語權,你就是一家電視台或一本雜誌。

個人品牌就是個人在工作中顯示出獨特的價值,它就像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一樣,要有知名度,更要有忠誠度。

建立個人品牌,首先要進行「品牌定位」。弄清幾個問題:

你想要成為什麼?你的工作有價值嗎?你有價值嗎?

個性不同,每個人的品牌定位就不同。找出自己與他人不同的特點:別人認為你最大的長處是什麼?最值得人注意的個人特點是什麼?

就企業的角度來說,沒有任何一個員工是無法取代的。但是一定要建立個人品牌,為自己在勞動市場上取得永遠的職場優勢,隨時可以獲得工作機會,不怕失業。

從人力,到人才;從人才,到品牌。

每個人都需要經營自己。瑞•達利歐,橋水基金創始人說:「我對平庸和無聊的恐懼,遠大於害怕失敗。」

至暗時代,你再渺小也得想辦法做一隻螢火蟲,自帶光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9Gd8G0BMH2_cNUgfEY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