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問界M7事故 賽力斯股價仍未止跌

2024-05-07     金融投資報

4月26日,在山西省侯平高速路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問界新M7Plus在內側快車道行駛中追尾碰撞作業中的道路養護車。5月6日,問界汽車的生產商賽力斯(601127)通過官方微博對交通事故進行了回應,並對外界關注的部分相關技術問題進行了說明。

金融投資報記者 陳雨禾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儘管有此回應,賽力斯的股價依然未止跌。在部分觀點看來,這是因為賽力斯的業績也已與旗下問界的銷量深度綁定。

賽力斯股價仍在下跌

對於外界關注的自動緊急制動(AEB)功能沒有成功避免碰撞的原因,賽力斯在聲明中回應稱,這是因為相關車輛搭載的L2級輔助駕駛系統並非華為ADS2.0智能駕駛系統,而相關AEB工作範圍為車速4km/h—85km/h,碰撞發生時車速為115km/h,超出其工作範圍未能起效。

賽力斯強調稱,起火原因是碰撞導致的高溫部件或短路火花引燃,該車動力電池包未自燃;碰撞時,該車安全氣囊正常打開,但乘客均未系安全帶;而車門雖具備碰撞自動解鎖功能,卻因為線路被瞬間切斷失效,最終由施救人員破窗拉動機械車門內把手開門實施營救。

除了賽力斯直接回應外,經過平台認證的賽力斯汽車法務部官方微博也於同日發聲稱,「此次事件在網上被廣泛關注,同時,我們收到不少群眾舉報,有人在社交媒體平台發布交通事故中有關問界新M7Plus的不實信息,賽力斯汽車法務部已在第一時間對不實信息進行了證據保全公證,並依法向公安機關報案。」

儘管如此,賽力斯的股價卻並未因此受到提振。截至5月7日收盤,賽力斯股價報86.98元/股,下跌4.89%,這也是其股價自4月30日以來的連續第三天下跌。

公司業績扭虧依賴問界

在部分觀點看來,如今賽力斯的業績已與旗下問界的銷量深度綁定,若不能妥善解決此次事故帶來的輿論危機,公司後續的經營表現、股價表現都可能受到影響。

這一點,在賽力斯近期公布的財報中也能看出些許端倪。2024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驟增421.76%,達265.60億元;歸母凈利潤實現了扭虧為盈,達到了2.20億元。這也是公司歷經四年虧損後,實現的首季經營性盈利。

Wind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賽力斯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17.29億元、18.24億元、38.32億元、24.50億元;而以扣非凈利潤計算,公司自2018年起便已連續虧損,至2023年已連虧六年。

對於今年一季度暴增的營業收入,賽力斯解釋稱,原因主要系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實現銷售9.48萬輛,同比增長374.77%,環比增長14.66%,單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創歷史新高。

為賽力斯產品銷量出力最大的,就是其2023年四季度推出的多款問界車型。2023年年報顯示,賽力斯陸續推出AITO問界M5智駕版、新M7及M9,並迅速占領市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營業收入均創歷史新高。據三方統計數據,AITO問界位列2023年12月中國市場豪華品牌銷量榜第六名。

另據賽力斯近期發布的產銷快報,其4月銷量為33864輛,同比增長129.88%。2024年1月至4月,賽力斯累計銷量為148002輛,同比增長161.1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56.28%。

不過,在此次事故引發外界對問界相關車型的安全性能的擔憂後,賽力斯銷量的增長勢頭能否繼續維持也變得撲朔迷離

智駕安全問題引發關注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碰撞逃生問題並非某個品牌的問題,而是整個行業都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品牌的問題。整個電車行業,誰敢說100+(公里)時速撞到一個幾乎靜止的物體上,脫困不是問題?」5月6日,魅族前高管李楠通過微博表示,「最重要的還是人不能白死,板子也不應該打在某個品牌頭上。既然乘客下面都坐著那麼大一塊的高能量鋰電池,那麼在高速碰撞變形下的逃生方式,還是需要想辦法,並且如果發現有效的方式,還是應該上升到法規層面。」

國聯證券近期研報表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國家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標準規範管理。

事實上,在我國汽車行業有望在2024年邁入L3智駕時代的情況下,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關注度也大幅提升,不少行業巨頭都在重點布局。

據悉,華為在2024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發布會上發布了以智能駕駛為核心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新品牌——華為干崑,其中就包括ADS3.0智能駕駛系統,在持續增強前向主動安全能力的同時,側向主動安全也支持更多的場景;4月下旬,寧德時代官微發布的消息顯示,公安部交科所、寧德時代等四方在江蘇無錫濱湖簽署合作協議,共建太湖灣車聯網創新中心(智能汽車運行安全檢驗中心),旨在推動中國智能汽車運行安全創新政策,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安全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中金公司表示,當前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和智能底盤及構架三大賽道正在發生智能化配置滲透率提升、國產供應商加速上車的積極變化,建議關注汽車智能化賽道的投資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6ca879387bca2abc17297346189f4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