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在各個烘焙階段會有不同變化,不同的烘焙度在沖泡時也有不同的講究,那淺烘焙的咖啡應該怎麼沖泡?
淺烘焙咖啡(Light Roasting Coffee)是指烘焙階段中第一爆到第二爆之前的烘焙度,也就是指肉桂到城市烘焙。
淺烘焙主要是為了享受咖啡生豆所含的多樣的香味。也就是說,減少深烘焙時形成的咖啡香味,更加突出生豆自帶的特性。所以選擇淺烘焙咖啡的要點就在生豆的新鮮度以及生豆所含的豐富的香氣。
在淺中焙烘焙程度下,咖啡本身的「風土」最容易被表現,明亮活潑的酸香水果調多半是這一個烘焙程度想要呈現的風味,搭配上手沖、虹吸、愛樂壓等「黑」咖啡萃取方法,一般淺培的豆會比較特出輕爽的風味,而且風味表現非常豐富,花香 果酸 某些茶味都是這類豆的風味表現。
只是單純從萃取原理上,淺烘焙的豆子,細胞的膨脹程度相對深烘焙要小一些,吸水性會弱一些,當水分和細胞相遇的時候,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萃取到想要獲取的物質,在萃取上,由於淺焙咖啡的細胞壁被破壞的程度較少,其咖啡細胞組織還沒有充分膨脹,且協助萃取咖啡的毛細管還沒有充分形成,所以酸味較突出。
淺烘焙咖啡在沖泡上建議採用:
粉水比:1:15
細研磨 (細砂糖大小)
高水溫 (約88——92度)
大水流沖攪(手沖壺的高度、甩壺加壓等等)
以耶加雪菲idido紅蜜紅櫻桃為例:
這支紅蜜處理的紅櫻桃,我們會選擇用淺度烘焙來表現出它的花果香以及柑橘酸調。在杯測的時候,我們杯測到的風味是:茉莉花、柑橘、蜂蜜、莓果以及杏仁,從整體上來看這支豆子是偏風味型的。
在沖煮上採用水溫88°-92°
咖啡萃取水溫跟烘焙程度有關且淺烘豆子的花果酸物質會比較豐富,如果水溫太低的話,在口感上會有不舒服的酸質和乾澀,但太過於高的水溫則會出現很苦澀的口感,掩蓋掉了果酸物質風味。
粉水比1:15
如果粉水比比例太多,在口感上會有水感,薄、乾淨;相對的,如果粉水比比例太少,風感上會很濃郁,很苦。
研磨度:中細研磨
正常的手沖咖啡研磨度應該是比較均勻的,均勻的研磨度可以避免萃取咖啡的不統一,也讓咖啡風味的溶解率能達到比較飽和的一個狀態。
濾杯:
V60濾杯,流速較快,用分段萃取可以增加咖啡粉與水的接觸時間,且出來的風味層次會比較明顯。
注水手法:
第一段注水,用35克悶蒸30秒,第二段,注水至129克,第三段在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8克,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
當然,在沖泡上這只是相當籠統的說法,因為每個人喜好的味道不同,所以每個人適合的做法當然也不一樣。
基本上,越是高級的咖啡市場或生豆,就越容易接觸到淺烘焙的咖啡,另外,淺烘焙的咖啡中,也含有較多的綠原酸成分,許多咖啡研究報告表示,此成分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功效,及護肝、減緩動脈硬化等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