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下降後,郭鵬返回自家民宿。房子裡一片狼藉,一樓的所有房間都被水淹沒。最深處堆積物達兩米多深,最淺處也有一米多深,全部是淤泥,裡面的物品蕩然無存。
7月31日,奔騰的拒馬河。受訪者供圖
文丨新京報記者 李聰
實習生丨鄒冰倩 孫昊
編輯丨袁國禮
校對丨劉軍
本文 6014字閱讀 12分鐘
山谷中,湍急的河流里出現了桌椅板凳、冰箱、洗衣機、液化氣罐,以及汽車;村口的大松樹,先是搖搖欲墜、傾斜,最後隨著山洪順流而下。
如果不出意外,往年的8月是野三坡景區的旺季。但如今,郭鵬只能眼睜睜看著洪水從百米開外的拒馬河漫上河岸,淹沒了他種的向日葵和油菜花花田,繼而淹沒民宿的整個一樓。
郭鵬的民宿開在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松樹口村,向南不到五公里就是5A級景區野三坡風景區。據公開報道,近年來,野三坡旅遊快速發展,帶動周邊村鎮休閒、旅遊服務,景區的鄉村酒店、農家樂達2300餘家。
據人民網消息,7月29日至8月1日,淶水縣遭遇強降雨,同時受周邊降雨影響,拒馬河、南拒馬河、易水河、小西河等河流水位陡漲,山區特別是野三坡景區遭重創。8月3日傍晚,淶水縣委宣傳部通報,野三坡景區遭受毀滅性損毀,沖毀景區道路30公里,沖毀旅遊步道15.6公里。
同時被沖毀的,還有野三坡的民宿業。「損失沒法估量」,在野三坡開民宿的李峰說,他的兩家民宿和一家酒店均遭大水灌入。
面對洪水消退後留下的一片狼藉,另一家民宿老闆李雲重複著,「人沒事就是最好的」。
凌晨撤離
7月29日,野三坡景區的民宿老闆們,都收到了因防汛工作需要景區臨時閉園的通知。
可是李峰怎麼也沒預料到,洪水會漫入酒店兩三米高。
李峰的得雲舍酒店開在野三坡百里峽七彩藝術小鎮,與百里峽景區隔街相望,當時酒店裡共有十餘位客人。
收到了暴雨預警後,李峰提前為入住的遊客準備了雨傘、雨披,並叮囑遊客,「某些景區因暴雨關閉,大家別跑空了。」
「洪水要來了,抓緊撤離,往高處走!」7月31日凌晨4點左右,村裡突然打來的一通電話,驚醒了睡夢中的李峰,他嚇了一身冷汗,馬上下樓查看情況。
此時,洪水已經灌入了酒店負一層,房間出現了跑電情況,李峰趕緊上樓把總閘關閉。
情急之下,李峰也來不及考慮客人的情緒,以最快的速度逐一敲開客人的房門,通知大家緊急撤離。所幸,洪水還未漫入酒店一層。
凌晨5點左右,李峰和四位酒店工作人員,帶著遊客撤離酒店,沿著小鎮的街道,向地勢高點——百里峽火車站轉移。
徒步行進時,李峰看見洪水從西面湧來。他們蹚著沒過膝蓋的水,艱難地往山上走。
5點20分,李峰一行人抵達百里峽火車站,天色漸漸亮了起來。彼時,村裡的洪水已達三四米深,房屋的一層已經被淹沒。
李峰看到,當地的村幹部正組織撤離,高喊著「大家不要慌,都往高處走」。安全轉移到百里峽火車站的有500多人,以遊客為主,也有部分外來務工者和村民。
7月31日,郭鵬所在的凡菲精品民宿二樓窗外,從民宿到河邊100多米遠的區域已經被洪水淹沒。受訪者供圖
大雨仍在下。郭鵬早上6點多起床觀察水位。拒馬河在他的民宿北邊向東轉了一個彎,河水已經快到村口橋面。早晨8點左右,電也停了。松樹口村的遊客基本已經提前撤離,郭鵬把一樓的貴重物品搬到二樓。郭鵬特意發了朋友圈報平安,他預感到馬上要失聯、斷水和斷電,可能會很長時間出不去。
與此同時,距離百里峽火車站不足4公里的劉家河村,李雲也忙著準備送四位朋友離開。她與人合夥在劉家河村開了一間3層小樓的民宿,民宿里還有三位工作人員。前一天,朋友們去山西旅遊回來半路下大雨,擔心高速開車不安全,住在了這裡。
但離開沒多久,朋友們又返回民宿告訴李雲,前面出景區的道路已經積水,無法通行。
通信和電力相繼中斷。一直到中午12點,李峰才跟隨大部隊從百里峽火車站轉移,他們沿著地勢較高的中心街,徒步至臨時安置點。
遊客們和外來務工者被安置在幾十戶村民家中,村委會號召村民拿出饅頭、大餅、麵條等存糧,提供給被困的遊客。
李峰與酒店的同事一起,在村民家裡待了一天一夜。他聽村民說,從未遇見過如此「厲害」的暴雨。上回發生特大暴雨還是2012年7月21日,那時雨水也灌入家門,不過剛剛到牆根,深度半米左右。
水上漂來救生衣
「從未想過會被淹得如此高。」起初,李雲和同事們並沒有處理停在一樓的車輛,只是帶了一些食物上了二樓。
7月31日晚上6點,李雲毫無防備之下,水已經淹沒了一樓。她眼看著自己剛花70萬元買了一年多的車順水漂走也無能為力,而她同事剛買了四個月的車也被沖走。「只能安慰自己,只要人沒事,那就是萬幸。」
除了繼續觀察上漲的水位,李雲他們只能儘量往高處跑。
7月31日,李雲的民宿二樓窗外到處是洪水。受訪者供圖
窗外的水面上突然漂來一包附近水上樂園儲備的救生衣。李雲和朋友們喜出望外,他們用床單結成繩子,綁住前台經理,將他從窗戶放出去,把這包救生衣撈了上來。
作為外地來此的經營者,李雲不知道洪水到底能漲多高,她擔心水位繼續升高,無法應對。一番糾結後,晚上7點,李雲決定帶著其餘七個人逃離。此時的水位稍微下降,他們每人套了兩件救生衣開始往外走。
當地村裡的房子大多依山而建,拒馬河分支的小溪流從村子裡穿過。山上有鐵路,李雲他們想著先上火車道,那裡地勢更高,然後再尋找一個山洞躲起來。
渾濁的水漫到腰部,水下的淤泥深至膝蓋,一行八人踉踉蹌蹌向前走。由於擔心走散,他們又帶上了一條床單,讓每個人都抓著。
儘管地勢較高,但當李雲他們到達火車道後發現兩頭都塌方了,「如果水位漲得不高,待在三樓還沒問題。若山塌方了,我們真的危險了。」
最後,李雲只能帶著朋友們儘量往高處走。後來他們發現一處馬圈,順著馬圈,他們走到一戶村民家,這戶村民已經收留了好幾位登高避險的人。
讓郭鵬同樣感動的是,村民的熱情和淳樸,在災難面前表現得淋漓盡致。儘管是外來人,但無論與村民是否熟絡,大家見面後都會問他「有住的地方嗎?有東西吃嗎?」村幹部專門找到郭鵬,邀請他去家裡吃飯。
郭鵬也回饋著這份熱情,他參與幫助剩餘遊客以及需要就醫村民的撤離。暴雨沖塌了路面,只能爬山路到高速口。郭鵬和村民們冒著山體滑坡的風險,輪流把一位腿摔斷了的大娘抬了出去。
穿著黏乎乎的濕衣服,李雲一宿未眠。第二天上午,鄰居為他們尋了一戶民宿暫時安身。此時,水已經明顯退下去了。
8月1日中午,洪水退去後,李峰民宿的大廳一片狼藉。受訪者供圖
「損失沒法估量」
據燕趙都市報報道,8月1日,拒馬河水暴漲,都衙水文站洪峰流量達每秒4000立方米,整個景區變成澤國。橋樑被沖毀,道路被沖斷,通信和電力相繼中斷,4萬多人受災,數十個村子成了孤島。時隔11年,野三坡再遭洪水重創。
野三坡景區的季節性比較明顯。野三坡景區一位負責人張軍介紹,景區遊客基本從4月中旬開始,「五一」假期熱鬧,隨後是暑期,11月過了以後就基本沒什麼遊客了。每天接待的客流量能在2萬人左右,遊客來源主要是附近的京津冀、山西、內蒙古等地區。
今年56歲的楊合泰,是土生土長的淶水縣人,自1986年時就在野三坡景區上班。2012年,他也在下莊村投資200萬開了一幢5層的酒店。
楊合泰回憶,野三坡景區剛起步時,他跟隨當時的淶水縣旅遊局副局長王寶義,在此負責宣傳和開發工作。
王寶義當電影放映員時,帶領「淶水縣三姐妹電影放映隊」,將電影送到各個村,與同事們一起跑遍了淶水縣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後來成為淶水縣旅遊局副局長的王寶義出差時路過北京房山十渡,發現人們總愛往山里鑽,他立即想到,淶水縣野三坡的風景也很美,離北京也近,為什麼不搞旅遊開發呢?隨後,他借了130元活動資金,帶人闖進了野三坡,踏遍了520平方公里的溝溝坎坎,親自勘察72處重要景點。
楊合泰記得,1986年6月,河北省正式批准野三坡景區對國內開放。當年《北京晚報》頭版發表《京都「後花園」野三坡從即日起正式接待遊人》,這篇報道改變了野三坡的命運,成百上千的北京人坐著火車湧入野三坡。
而當時野三坡還沒有什麼旅館,遊客都上老百姓家借宿。老百姓對旅遊也沒認識,就拿出被子讓遊客住,拿出花生讓遊客吃,也不收錢。遊客人數急劇上升後,當地老百姓的房間供不應求,遊客們乾脆就在河灘上露營。
當地人逐漸嘗到了旅遊開發的甜頭,紛紛搞起了餐飲、住宿,還將雞蛋、玉米等土特產賣出好價錢。
據新京報此前報道,近些年來,野三坡旅遊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周邊的鄉村休閒、旅遊服務,目前已輻射7個鄉鎮、90多個村,輻射帶動的貧困村達71個,景區有鄉村酒店、農家樂2300餘家。
回憶起往日,更感覺到此次洪水帶來的衝擊。楊合泰說,他所在的野三坡大街上的商鋪,幾乎沒有不進水的,「整個野三坡都是。」
8月1日下午五六點,村裡傳來消息,水位開始有回落的趨勢。李峰隨即轉移到自己經營的野三坡棲雲客棧,由於地勢高,尚未被水淹沒,但也是斷水、斷電、斷網的狀態。
這場暴雨過後,李峰的另外兩家民宿和一家酒店均遭大水灌入。其中,受災最嚴重的是野三坡百里峽七彩藝術小鎮的得雲舍酒店。酒店地上有四層,負一層是會議室,已經被洪水淹沒,門被沖壞,玻璃落地窗被沖碎,玻璃碴兒散落一地。會議室的音響、電腦、辦公設備全部被淹。一層的水位也有1.5米深,客房裡的床、沙發、電視機等,都泡在水中。
李峰民宿的負一樓。受訪者供圖
今年47歲的李峰從事酒店行業十多年,此前一直從事酒店經理的工作。2019年3月,李峰聽聞野三坡旅遊區的行情不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這個山清水秀的風景區做起了民宿生意。
「損失沒法估量。」經營民宿的第一年,李峰就遇上了疫情。但在李峰看來,這場暴雨帶給民宿的衝擊,比疫情更嚴重。
得雲舍酒店有19間房,平時收費100-200元/晚,節假日收費300-400元/晚。8月份是酒店生意最好的月份。如果沒有這場暴雨,單是這家酒店暑期收益就有三四十萬元。如果算上其餘三家民宿,收益在50萬元左右。現如今,收益減少一半以上。連湊夠房租都是奢求。
李雲的民宿開業於2020年,還沒裝修完就趕上疫情,裝修拖了很長時間。為了今年的「五一」假期和暑假,李云為餐廳添置了很多新設備,像冰箱冰櫃,以及各種食材等。李雲在民宿外面的院子裡添置了遮陽棚子和燈箱,「沒想到剛乾了一個月就結束了。」
李雲說,不只是她家添置了東西,野三坡上上下下的民宿,都想著今年能夠多掙點錢,所以該添的都添了,只是現在一個都不剩了。
水位下降後,郭鵬返回自家民宿。房子裡一片狼藉,一樓的所有房間都被水淹沒。最深處堆積物達兩米多深,最淺處也有一米多深,全部是淤泥,裡面的物品蕩然無存。
郭鵬的民宿也是2020年開業的,有20間房子,三棟別墅、一個院子和餐廳。他曾是大學老師,負責學生工作,教授「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但創業的火苗始終燃燒在郭鵬的心裡,2020年,他不顧家人的反對選擇了辭職,將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投入到了民宿。
開業的第一年遇上疫情,風景區幾乎沒有遊客,生意十分慘澹,資金無法回籠,還背上了幾百萬元的債。郭鵬本來指望著這個暑假和「十一」假期,「現在也沒戲了。」如果一切正常,這個月的營業額應該在20萬元左右。
自救
8月2日,雨終於停了,天氣轉陰。上午10點多,村裡組織遊客和外來務工者向外撤離。遊客們順著鐵路往外走,大家手挽著手,互相攙扶著前進,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則背著老人和孩子。
途經松樹口隧道,沿途滿是淤泥和碎石,每踩一腳,就要陷入十幾厘米。一直徒步了兩個小時,才抵達松樹口高速公路。
8月2日中午12點,李峰乘坐大巴前往淶水縣城。受訪者供圖
由於進村的路還沒有暢通,武警官兵和民間救援隊都在隧道出口等待,大巴車停滿了高速公路。「我們得救了」,見到救援隊的那一瞬間,遊客們紛紛激動得落淚。中午12點,李峰乘坐著大巴車駛離松樹口,前往淶水縣城,手機也才有了信號。
幾乎每一位野三坡的人都強調山區受災的嚴重性,是平原無法相比的,因為山區有山洪和塌方。
來不及傷心,郭鵬和村裡的青壯年們開始自救。洪水過境後,雖然村口的橋沒有被沖毀,但兩側的路已經不復存在,河道也已經改變,原來的田地和花園都變成了河道。由於缺乏水、電和冰箱等,村子裡只剩下維持生活最基礎的物資。
村子裡有幾輛大型機械,如鏟車、鉤機和挖掘機,在村幹部的帶領下,開始清理路面的石頭,打通被封堵的道路。但臨時搶修出的道路,只能步行通過。李峰所在的苟各莊村也類似,救援隊只能帶著物資徒步進入村子。
在郭鵬看來,目前救援難度太大,進入核心地帶的橋樑已被沖毀,車輛根本無法進入,需要大型搶險救災設備,比如能架起舟橋的專業設備。
據澎湃新聞報道,8月3日至4日,多支救援隊伍已從河北涿州撤離,轉戰拒馬河上游的淶水縣。
根據人民網8月4日報道,汛情發生後,經探查,從保定方向到野三坡,張涿高速通暢,有都衙、百里峽、百草畔三個出口可下,但進入淶水山區的交通全部中斷。從淶源到淶水縣其中口鄉的108國道,因淶源縣烏五龍溝鄉境內有塌方處於斷交狀態,由易縣到淶水縣龍門鄉的241省道,因易縣境內清源橋垮塌導致斷交,由北京門頭溝區到淶水縣九龍鎮的236省道,因北京方向災情不能通行,同時張涿高速三個出口因水情也難以深入。
淶水縣一方面派出工作專班通過無人機繼續探查路況,一方面調集工程機械清淤除障。目前,部分被洪水沖毀的道路已初步修通,部分通信和電力設施已恢復運行,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正在有序開展。8月1日晚已打通108國道30公里,實現指揮部與趙各莊鎮、九龍鎮直接貫通。截至8月4日中午,大部分村莊已與外界取得聯繫,但仍有個別村莊處於失聯狀態。目前,救援工作仍在進行中。
郭鵬還沒來得及處理自家民宿。8月5日上午,他從保定帶著3台發電機趕回村子,「心情最複雜地進山。」通過此前打通的小路,和村民們一起抬進村。
8月5日,郭鵬返回松樹口村,拒馬河上一座橋被洪水沖塌。受訪者供圖
郭鵬告訴新京報記者,松樹口村通信已經恢復。百里峽服務區設有救災指揮中心,救援物資都從百里峽服務區再送到各個村莊。
當天上午,村裡的微信群已經有了可以領救援物資的消息:方便麵每人一箱,火腿腸每人10根,礦泉水每戶兩件,奶每人一袋,八寶粥每人一罐,榨菜每人兩袋。
這不是野三坡第一次遭遇洪水。楊合泰還記得,2012年7月21日的暴雨也曾在野三坡演變成了一場突襲而至的洪災。而在更久遠的1996年發洪水時,他曾沿著山坡上從太原到北京的鐵軌逃離。這樣的逃離路線,他這兩天又走了一次。
眼下,景區的重建也要再來一次。
對於未來,李雲說,目前還沒什麼打算,「這幾年的損失也不小,先看看再說。」如果當地政府能把景區和房屋修好,「能繼續干還要接著干。」
張軍已經放假快一周了。野三坡景區7月29日通知閉園後,張軍和同事們把景區里需要防水的物品及設備用雨布蓋好,就撤出了景區。
現在他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去上班,「山上採摘園裡大片的桃樹、梨樹等樹都被沖走了,還需要重新種植。」但他期待著,野三坡景區重啟的那天。
(李雲、楊合泰、李峰、張軍為化名)
━━━━━━━━━━━━━━━
最近微信改版
經常有讀者朋友錯過推送
星標「剝洋蔥people」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