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一直覺著博物館挺好逛的,是一個非常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的好地方,而且室內涼爽,夏季逛博物館,那實在是一種享受。所以,這次自駕游肇慶,便去打卡了肇慶市博物館。
聽本地人說,這個館是新館,舊館在閱江樓,新館在端州區十字路5號。而且,有意思的是,我們的大巴車進新館,還開進了市政府大院,當時就感覺挺新奇的。據說,其實新館是另有路可以進的。
博物館的入口有一幅很大的雕像,上面刻著幾個人物:包公、六祖惠能、莫宣卿、利瑪竇和葉挺。或者可以說,整個博物館便是以這5位人物為線索,串聯起來的。
肇慶為千年端州之府,公元1100年前,大約有近500年被稱端州。宋朝時期,皇帝宋哲宗封他的弟弟管理端州,宋哲宗去世後,因為沒有兒子,便將皇位傳給了弟弟,也就是宋徽宗。宋徽宗認為是端州給他帶來了好運,在1118年將端州改為肇慶,喻意喜慶開始的地方。
那麼,包公、六祖惠能、莫宣卿、利瑪竇和葉挺與肇慶有什麼淵源呢?
先說包公。
包拯在公元1040年被調到肇慶任知州,雖然任期才短短三年,卻為肇慶做了不少事情。他為官清廉,看到肇慶人民因為水質不幹凈總是生病,還帶領人們打井,至今,在肇慶還保留著包公井。
總之,肇慶人民很感激他,還造了包公祠,甚至還有拜包公為乾爹的習俗。
至於六祖惠能,雖然他在廣州光孝寺的菩提樹下以「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的禪語折服主持,升座說法,但他曾隱居在肇慶的四會、懷集等地多年,如果沒有隱居多年的感悟,又何來頓悟?
莫宣卿是肇慶封開縣人,17歲得皇帝欽點為狀元,他是整個廣東省第一位狀元,也是最年輕的狀元。
雖然知道利瑪竇繪製過中文世界地圖,可是你知道他是在哪裡繪製的嗎?
明朝1584年,肇慶知府王泮出資刻版印刷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圖《山海輿地圖》,使中國人首次接觸了近代地理學知識,改變了對地球的認識。而這幅地圖,正好是利瑪竇在肇慶所繪。
不過,可惜的是,這幅地圖已經消失,沒有流傳下來。
倒是在博物館看到了一張利瑪竇在南京繪製的《山海輿地全圖》。看到地圖上標識的狗國、食人國、地鸚鵡,令人十分好奇。
後來八卦了一下,狗國的位置大概在東北哈爾濱一帶,地鸚鵡大致在雲南一帶,食人國按照《墨子》一書記載,約在楚之南。
當然,後來的事實證明,利瑪竇所繪製的地圖並不精確,但是在那個時代,在測繪工具稀缺的情況下繪製出中國地圖,確實夠牛的。
北伐名將葉挺與肇慶的故事可就多了,最浪漫的一件事情是,他是在肇慶舉辦的婚禮。
這5位人物的故事其實也並非是肇慶市博物館的全部,博物館裡還收藏了許多寶貝,其中有一件比較特殊。別看它是一件玻璃瓶,卻是來自於晉代時期的玻璃瓶。
據說全世界僅有5件。可見其珍貴程度。
總結來說,這是一座非常有意思的博物館,有機會的話去看看吧。
旅行攻略:
博物館地址: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十字路5號
博物館前面有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