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巫山發現一件文物,專家鑑定後直呼了不得,恐要改寫人類歷史

2023-09-24     開心菜菜慢生活

原標題:重慶巫山發現一件文物,專家鑑定後直呼了不得,恐要改寫人類歷史

課本曾經告訴我們,山頂洞人是人類最早的智人,是最聰明的原始人類,被認為是人類的祖先。可是,重慶巫山的驚世發現,恐怕要改寫對原始人類的認知了。

或許,山頂洞人並非是最早的原始人類,東亞人的祖先其實在重慶巫山。

要了解巫山,得先從巫山博物館開始。

巫山博物館收藏有一小段人類左側下頜骨,下頜骨上還保留有兩顆牙齒(館內為複製品,原件收藏於三峽博物館),經專家鑑定,這一小段人類下頜骨應該屬於一位女性老者,而且為200萬年前的直立人,即重慶巫山有智慧的原始人早在200萬年前就已經出現,比山頂洞人還要早很多很多年。

這一重大發現,預示著課本恐怕得要改寫了!

巫山博物館擁有館藏文物27187件/套,其中珍貴文物1345件。展示了許多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全部發掘於重慶巫山,留存了重慶新石器時代先民生活的痕跡,包括精美的飾品、玩具、動物雕像等等......而且大溪遺址也是重慶唯一入選國家「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的遺址,因此,博物館裡的藏品幾乎個個都是寶貝。

在這裡,你將會和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對話,觸摸大溪文化,了解先民的生活與思想。

巫山博物館內有意思的文物很多,足以使人看得人眼花繚亂,要說到它的鎮館之寶,那就給你們列舉幾樣。

1、綠釉雙耳陶釜

這件綠釉雙耳陶釜來自於東漢時期,實際上是古人用來吃火鍋的一個器具,發掘於1983年。它之所以能夠成為鎮館之寶,原因有二。其一,它是長江三峽地區出土的體量最大、最精美的東漢時期釉陶器;其二,此釜採用了雙色釉燒制,顏色豐富而且具有層次,在東漢時期非常罕見。

2、東漢灰陶庖廚俑

博物館展示了一組漢代陶俑,這些陶俑面部表情豐富,其中一個應該是一位廚師,他的手裡還有一條魚。要知道,巫山烤魚在重慶非常知名,打撈自長江三峽的草魚、鉗魚,少刺,而且味道鮮甜,肉質細嫩。餐館裡一條烤魚可甚至以賣到99元/條,不僅現代人愛吃魚,想必古人也愛吃魚呀。這位「顯眼包」不知道是不是也在為做烤魚而準備呢?

3、青銅虎鈕錞於

初看到這件戰國時期的青銅虎鈕錞於時,不清楚它到底是個什麼用途,經過了解才知道,竟然是一件樂器。

它頂端的盤子中央,立有一隻老虎,據說,老虎是其信仰的圖騰,古人認為老虎是喝人血的。這件又大又厚音質又十分動聽的錞於被譽為「錞於王」。

4、新石器穿孔石鉞

其實博物館裡展示的新石器穿孔石鉞可不止一件,單單這一件成為了鎮館之寶。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其它的穿孔石鉞很粗糙,但這件圓孔中間的位置竟然還有一道弧線,這種工藝,在現代都不容易出現,可它卻是新石器時代的產物。不得不令人嘆為觀止。

你能看出這件新石器穿孔石鉞的用途嗎?其實,它是巫師的道具。

4戰國谷紋玉璧

不產玉的巫山竟然有一塊戰國谷紋玉璧,而且做工精細,玉的表面刻有許多乳丁,乳丁又為漩渦狀,好似一個個谷芽。此時此刻,你能看出問題所在嗎?說明,巫山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與外界有了貿易往來。

當然,巫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可不止我所列舉的這5個,假如有時間,希望你能親自來博物館,看看其它的「顯眼包」。說不定,你能比我發現更多精彩之處呢。

而且,出了博物館,便是美麗的巫山風景,我保證,你會樂不思蜀的!

旅遊貼士:

巫山博物館地址:重慶巫山縣平湖西路369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09:00-17:00(16:30停止入場)

門票: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f2c7ce98db79e8d9ef430e5d57b98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