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甲狀腺患者,買保險攻略

2019-08-27   小熊保

01、什麼是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位於人體頸部喉結下方,分布在左右兩側,長得有點像蝴蝶節,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正常情況下,甲狀腺我們肉眼看不到,也摸不出。只有當甲狀腺腫大時,我們才可能摸到,甚至在喉結下部或兩側看見明顯隆起。

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甲狀腺疾病檢出率,每年正在以5%的增長率遞增。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近2億人患有甲狀腺疾病。其中,甲亢的患病率為1.3%,甲減為6.5%,甲狀腺結節為18.6%,而惡性結節(甲狀腺癌)占5%-10%。

雖然如此,但我們也不必太過擔心。因為對於甲狀腺結節患者來說,只有不足1%的可能性會患有預後不是極好的甲狀腺癌,有超過99%的可能性是可以繼續正常生活的。

而且,超過90%的甲狀腺癌是乳頭狀癌——一種預後極好的癌症。2017年,美國甲狀腺學會甚至對其更名,確認甲狀腺乳頭狀癌不再用「癌」字。

所以我們如果被檢查出來有甲狀腺結節的話,醫生一般會說沒事,每年定期複查就行了,如果複查結節沒有明顯增大,是可以不做進一步處理的。

可是,當我們想去買重疾險時,保險公司一看是甲狀腺結節,往往就不允許正常承保了。

對於術後預後良好的甲狀腺癌患者,醫療險、重疾險等產品更是往往直接拒保。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為什麼保險公司對甲狀腺問題如此謹慎,以及甲狀腺疾病患者的投保情況。

02、為什麼甲狀腺疾病比較難買保險?

既然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現在比較常見,一般情況下並不會致死,且治療費用也不高,為什麼保險公司要將這部分患者拒之門外呢?原因主要有兩點。

1、保險公司和醫學上對疾病不同認知

保險公司對疾病的認知角度不同於醫學上的。醫學意義上的疾病或重疾是需要醫療手段介入治療,因此不需要治療、只是防範階段的不在此類。

而保險公司在意的是患上疾病的潛在風險。保險的責任是對不確定的風險進行承保,對已確定的風險不予承保。

精算師在測算保費時,都假定投保此產品的人群為健康體,所以他們可以共用一套疾病發生機率表。

但如果是有潛在風險的人投保產品,雖然當下無礙,但日後發生此類重疾的隱患大大增加,這不符合保險公司定價的原則。

2、甲狀腺癌理賠率高

據數據統計,在各家保險公司的重疾理賠案件中,惡性腫瘤的占比永遠是排在第一的,占比不會低於65%。而在惡性腫瘤中,賠付率最高的正是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治療費用通常並不高,如果有醫保,早期治療,病人自負部分只需一兩萬元。

但由於重疾險屬於給付型保險,不論實際治療費用是多少,一旦觸發保險條款,保險公司都必須按約定保額進行理賠。

自2013年沿用至今的《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中用於保險產品定價和責任準備金評估的重疾表里是包含了甲狀腺癌的。

所以一旦被保險人確診甲狀腺癌,保險公司必須根據條款約定一次性給付保額。而重疾險的保額通常比較高,因此在實際操作中,甲狀腺癌患者能獲得比實際治療費用高得多的保險理賠,也就是「低保高賠」。

有的保險公司,因甲狀腺癌發生的重疾理賠甚至占其全部理賠的90%以上。

這樣的高理賠率加上甲狀腺癌近年來的高發趨勢,令患有甲狀腺疾病的人目前普遍被保險公司認定為高風險人群。因此如果投保時已經檢查出有甲狀腺疾病,保險公司核保時是會非常謹慎的。

03、常見甲狀腺疾病患者的投保情況

甲亢患者

什麼是甲亢?

甲狀腺激素分泌太多了,讓人過度亢奮。具體的表現為: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心慌、怕熱等。

投保醫療險:一般結果是責任免除或延期處理。

投保重疾險:接受過治療,目前甲狀腺功能正常的,一般核保結果是加費或標準體承保。如果存在症狀,治療效果較差的,就可能會延期承保。

投定期壽險:大部分線上的產品都沒有詢問,如果其他問題也符合,可以直接購買。

甲減患者

什麼是甲減?

與甲亢相反,甲減是因為甲狀腺激素合成及分泌減少,具體表現為心動過緩、厭食、記憶力減退等。很多患者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

投保醫療險:需要長期服藥,後續不確定性會更高,因此大部分醫療險會拒保。

投保重疾險:如果通過治療,目前沒有症狀,沒有併發症,一般會承保。如果有併發症的,保險公司會拒保。

投定期壽險:大部分線上的產品都沒有詢問,如果其他問題也符合,可以直接購買。

甲狀腺結節患者

什麼是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是指在甲狀腺內出現的一個腫塊,並且腫塊會隨著人的吞咽動作而上下移動,多為單發,也可以多發,從而出現甲狀腺病變、自身免疫能力下降、炎症等疾病。

上文我們提到甲狀腺結節非常常見,而甲狀腺結節中會有10%左右會發展成甲狀腺癌,甲狀腺癌正是各大保險公司重疾出險率高發病種之一,保險公司的賠付壓力很大。

因此對於結節患者,保險公司會很慎重。

在實際投保中,保險公司核保人員會搜集完整的投保客戶健康信息,包括完整的門診、住院記錄,體檢報告、近半年內的甲狀腺B超報告和甲功全項等材料。

保險公司會要求患者提供極盡完整的健康信息,經過綜合評估,來判斷是否正常投保。

在風險評估環節,常見的核保結論有以下幾種:

  • 當投保客戶提供了甲狀腺核素檢查,並診斷為功能性結節時,可以標準體承保。
  • 如果已經手術切除了結節,病理診斷為良性,可以標準體承保。
  • 如果投保客戶僅提供了B超報告,那麼以下六項B超描述將成為核保師評估風險的重要依據:

(1) 是否有鈣化點、微小鈣化、實性細回聲;

(2) 結節邊界是否模糊、不規則;

(3) 結節內是否血管豐富;

(4) 結節直徑是否≥1cm;

(5) 結節是否伴有淋巴腫大、淋巴超聲異常;

(6) 是否有要求穿刺或專科進一步檢查;

如果以上 6 項都沒有出現:壽險可以標準體承保,重疾險、醫療險會除外責任承保;

只要出現其中一項關鍵詞:壽險一般加費承保,重疾險大多直接延期、拒保,少數能除外承保;

如果出現第(6)項關鍵詞,將會要求客戶延期至明確診斷以後再向保險公司提出投保申請。

在延期期間,如果投保客戶進行了進一步的診斷治療,可以隨時將新的醫學資料提交保險公司,由核保師重新進行風險評估。

而且在要求延期的情況下,可以多嘗試投幾家保險公司,一般都能爭取到更好的核保結論。

甲狀腺癌患者

什麼是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是最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包括乳頭狀癌、濾泡狀癌、未分化癌和髓樣癌四種病理類型。以惡性度較低、預後較好的乳頭狀癌最常見。發病率與地區、種族、性別有一定關係。

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以青壯年多見,其中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男女發病比例為1:(2~4)。

我們已經知道甲狀腺癌的死亡率極低,10年生存率高達85%。其中乳頭狀最為常見,惡性程度低,治癒率非常高。

但它仍然是一種癌症,目前國內的現狀是患有惡性腫瘤病史(癌症)的一律拒保,因此目前大多產品對於有甲狀腺癌病史的一般會直接拒保。

不過很多香港的重疾險,已經明確在合同中寫明T1N0M0分期的甲狀腺癌是不屬於癌症理賠範圍的,而是屬於輕症。

而國內的目前保險行業也有將部分甲狀腺癌從重疾中剔除的趨勢,相信未來甲狀腺癌患者可以買到更好的保險。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讓大家都更加了解保險吧!